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探訪寧夏中華黃河壇 感恩母親河傳承千年文化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7-9 08:05| 發布者: 開元之治| 查看: 1398|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新網寧夏吳忠7月8日電 (記者 丁思 信江)首次親臨黃河,踏訪寧夏中華黃河壇的上海遊客劉軍感嘆稱,『百聞不如一見』,壯觀雄偉的建築風格凸顯了中華民族寬容大氣的性格,靜靜細說着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同時 ...
 中新網寧夏吳忠7月8日電 (記者 丁思 信江)首次親臨黃河,踏訪寧夏中華黃河壇的上海遊客劉軍感嘆稱,『百聞不如一見』,壯觀雄偉的建築風格凸顯了中華民族寬容大氣的性格,靜靜細說着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同時,更是向前來祭拜的中華兒女傳承着千年文化精髓。 
  7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組織的中央媒體『感知寧夏』來到久負盛名的『中華黃河壇』。中華黃河壇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青銅峽市金沙灣生態農業試驗區黃河西岸,為了禮敬黃河、祭拜黃河、感恩黃河,2010年5月開工建設,2011年4月底完工。
  『當地民間自古便有祭拜河神的傳統習俗,修建禹王廟,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導遊馬慧琳說,每年5月8日母親節,黃河壇還會舉行萬人感恩母親河黃河型慶典活動。2011年母親節,取黃河流經9省區域黃河水,匯集祭壇大鼎內。九象徵着『九九歸一』,也是寓意中華民族大一統。
  黃河壇長999米,寬200米,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在建築布局上按『三區、五牌樓、三大道、三大殿、一廣場、一壇、一院』,全部採用青銅製造。
  三區即為『思恩區、禮恩區、感恩區』,五牌樓為『中華黃河壇大牌樓、思恩牌樓、禮恩牌樓、感恩牌樓、文淵牌樓』,三大道為『碑林大道、農耕大道、文華大道』,三大殿為『中華人文始祖殿、慈孝懿範殿、百家姓祠堂』,一廣場為『黃河廣場,一壇為中華黃河壇,一院為黃河文化研究院』。
  『訴說黃河五千年文化史』是黃河壇建築的其中意義之一。穿過高15.8米、跨度45米的中華黃河壇牌樓,循着碑林大道,來到了令遊客劉軍驚嘆不已的『黃河五千年照壁』。它長72米,高7.2米,照壁上惟妙惟肖用浮雕的方式,敘述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歷代封建王朝其中162個經典故事。
  三皇五帝夏周商,五霸七雄鬧春秋……順着清晰的歷史線路躍然銅壁,來自寧夏81歲的漢族老人趙中堂盡情回味在中國歷代王朝的歷史事件中,並給身邊陪同的孫兒講解個中傳奇人生。
  『感恩』則是黃河壇建造的根本意義所在,設有思恩牌樓、感恩牌樓、禮恩區、感恩區等,感恩區也是黃河壇曆年舉行大型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
  建築結構上,凸顯中國黃河傳統文化與寧夏西域文化完美結合也是其亮點之一。牌樓上方的『妙音鳥』的點綴為牌樓更增添幾分神秘西域色彩,牌樓頂部清真寺建築風格的造型與下方的黃河鼎、黃河鍾更是完美結合。
  此外,渾天儀、地動儀、指南針和日晷這『四儀』擺放在壇內,矗立在農耕大道上的二十四節氣柱圖文並茂展示農耕文化史;收錄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四書五經的18面青銅鑄成的巨幅竹簡。壇內的每一件作品都堪稱藝術精品,運用了漢族、西夏和回族的建築風格和文化元素,從不同角度詮釋再現着黃河留給人們的千古之謎和文化脈絡。
  趙中堂告訴記者,寧夏之所有美稱為『塞上江南』,黃河的流經孕育了沿岸的老百姓,黃河在他們的生產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元宵節的時候,我們會在黃河裡放河燈,祈求老天爺風調雨順,龍王爺不要蓄意發水等』。
  馬慧琳說,『這裡的每一個雕塑,每一個鑄件都有着特殊的意義』。每次給遊客講解,如同再一次溫習黃河文化大百科全書,中華黃河壇不僅濃縮傳承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精華,通過黃河壇這個祭祀平台,也再次凝聚了華夏兒女飲水思源感恩母親河的念想。(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