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當漢服成時尚 這是文明的復興還是一種倒退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7-9 10:14| 發布者: 郭丘奶| 查看: 1688| 評論: 0|來自: 東方今報

摘要:   □東方今報記者 毛韶華 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首席記者 孫濤 記者 陶蕾   幾千年前的神州大地上,漢服無處不在。而300多年前,清政府的一場『剃髮易服』卻讓它幾近消失。如今,寬袍大袖的它重現中原,這是單純 ...

  □東方今報記者 毛韶華 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首席記者 孫濤 記者 陶蕾

  幾千年前的神州大地上,漢服無處不在。而300多年前,清政府的一場『剃髮易服』卻讓它幾近消失。如今,寬袍大袖的它重現中原,這是單純的愛好,還是文化的復興?自端午節起,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都市報道】以『漢服成為一種時尚』為主題進行了一系列採訪和報道。鏡頭前的漢服愛好者們,展示的不僅有古風古韻,更展示了漢服包裹下的一顆顆赤子之心。

  推廣漢服的小團體,如今在鄭州成規模的就有5個之多,每個團體有四五十個人,他們為什麼這麼痴迷漢服?其中一位年輕人用這樣一句話做了回答:『因為它一旦穿在身上,就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讓你不自覺地開始注重漢文化的學習。』

  在漢服愛好者一腔熱情提倡漢服復興的同時,近年來,關於它的爭論更是此起彼伏,從未停歇。近日,當網絡上一張小朋友穿漢服走秀的照片被某電視台主持人轉載並評論稱『這才該是中國的校服』時,又引來了眾多網友的關注。『這是民族主義、形式主義、歷史的退步……』面對愛好者,反對者們提出了『漢服三宗罪』,而河南省文史館研究員李鐵成則認為:年輕人能通過服飾重視傳統文化本身是件好事,但服飾文化本身也在隨着人類歷史不斷進步,與其全民恢復漢服,倒不如致力在現代服飾中融入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趣味。

  近年來的『漢服之爭』,河南省文史館研究員李鐵成始終在關注,對於年輕人在傳統節日身着漢服到大街上舉辦一些活動的做法,他的態度首先是讚賞的。『服飾是傳統的一部分,這種做法本身,就說明了不少年輕人是重視傳統文化的』。

  在肯定漢服愛好者做法的同時,李鐵成也表示,社會畢竟在進步,服飾文化本身也在隨着人類歷史不斷進步,讓如今的人回過頭去全穿漢服,一定不現實。『與其全民恢復漢服,倒不如致力在現代服飾中融入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趣味』。

  漢服的推廣,會進入一種民族主義的概念?

  質疑者說:

  早在幾年前,作家余秋雨就提出,如果中國人都要穿『漢服』,那就進入了一個民族主義的概念之中。由此,他向漢服推廣者提出疑問:『你們把五十幾個少數民族放在哪裡?如果改叫「華服」,那麼進一步的問題又來了,不汲取少數民族的元素,大家反而會心理受傷,徒生摩擦;如果都汲取了,那該是一種什麼服裝呀,你敢穿嗎?』 而他的這一觀點,在近年的多次漢服爭論中,被質疑漢服是否需要推廣的人們反覆提及。

  愛好者辯:

  漢服愛好者們認為,這個觀點太過上綱上線。『推廣漢服只是希望得到一種「平等」的待遇,希望更多的人懂得「漢族」兩個字背後的文化和傳統,而不只是用於區別其他民族的一個文字符號』。

  提倡穿漢服,是形式主義的狹隘舉動?

  質疑者說:

  與學者相比,更多普通人對漢服的質疑,主要在實用性方面。『戴着黑框眼鏡登着恨天高用愛瘋玩自拍,穿漢服像樣嗎?開着車打着羽毛球健着身,穿漢服像樣嗎?坐在或現代簡約或歐式美式風格的家裡,穿漢服像樣嗎?』不少網友以這樣的類比提出:漢服還是讓它活在舞台上吧。他們認為,一切形式主義的狹隘舉動,極端主義的譁眾取寵,反而表現出了對祖國文化的不自信。

  愛好者辯:

  最實用的質疑往往是最實際的問題,不過愛好者們認為,既然現代人都知道重大場合穿正裝是一種禮貌,那麼作為一個民族,在重大場合展現民族服裝更是展示民族文化的最好方式。『少數民族在這樣的時刻,一般都會首選自己的民族服裝。而日本領導人到各國訪問,夫人身着和服也是這個道理』。

  『漢友們』精神空虛,需要藉此尋找寄託?

  質疑者說:

  從『傾城計劃』到漢服做校服在網絡上引起的熱議,這一切熱鬧之事在質疑者看來,都是愛好者因思想空虛而藉助自己所愛好的事件尋找的精神寄託。

  愛好者辯:

  對於這一質疑,漢服愛好者糖糖以一個真實的體驗來反駁:『幾年前,一位留學生在國外進行文化交流的時候,見到其他國家的學生都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裝介紹自己的國家,而輪到了自己,她只能穿着一件T恤上台演講。』糖糖說,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需要表明自己身份的時候,我們的確需要一種物化的精神寄託。一鍵分享到【網絡編輯:李鵬勛】【打印】【頂部】【關閉】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