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中创新的诗者 而最能体现兼擅各种学术领域成就的是启先生的诗词创作。虽然启先生的诗名常被书名所掩,但他绝对是当今古典诗词创作的重镇之一。从题材上看,启先生最擅长写的是题画论书诗,以生病或其他坎坷经历为题的、充满自我嘲讽的感怀诗,咏史怀古诗,论诗论词诗,亲友之间的投赠诗,以及充满现实关怀的抒情诗。高度的文学修养,深厚的文献学及小学的底蕴,深刻的史识,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充满包括禅学在内的智慧与哲思,对诗书画内在关系的深刻理解,都在这些诗词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他的创作成就及对古典诗词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对传统的深入继承。这又表现在多方面,如古典语汇的丰赡与精美,善于练字酌句,善于点化前人的诗句,用典巧妙妥帖,对仗工稳严谨等。其中最见功力的是那些托物言志诗,因为它必须以丰富的想象力与丰赡的学力为保证。无想象力则不能将诗人内在的情志与外在的景物绾合在一起,达到“言外意内”的统一;无学力则不能借助典故及精美的语言表达出言与意、物与志的神合,故能否写出优秀的借物寓志的寄托之作可视为检验诗人写作水平的试金石。启先生即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如《友人家昙花一盆,盛开速落,因赋长句。时在一九七七年秋》: 深宵何物幻奇芳,色逊梨花故作香。根蒂几时来异域,声华毕竟藉空王。轻拈迦叶成微笑,一现阎浮识淡妆。R漏未移英已尽,这般身世太寻常。 表面看,句句是咏昙花。依次写它于深夜梦幻般地绽出芬芳;它的美色不及梨花,故只能特意地以香味诱人;它产地不同凡响,不知是何时来自异域;它毕竟要借助于佛教的声望才能博得如此的美誉;它借助佛教“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神秘异常;它终于一现人间,让人们见识到它的真容;但生命短暂,夜未央而花已尽;最后感慨它的身世不过如此而已。但深入看,句句又都寄托着深意。启先生于题目中特意标明此诗作于“一九七七年秋”,即透露出其主旨:刺江青也。依次写她神秘地、奇幻般地出现于政治舞台;她资质本不如人,所以只能故作特异;她本非此圈中之人;她之所以声名鹊起、以至如日中天,乃是借助了特殊的地位;她借助特殊的身份博得了特殊的象征价值;她有朝一日终于浮出水面,登上政治舞台,让人们见识到她的真面目;但她只落个“盛开速落”的下场;最后写她的身世不过如此而已,难逃宿命。如此看来,这首诗又绝不是寻常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双关寄托的手法运用得何等炉火纯青,遍寻古代名作,也难见如此妙制。而这类作品在启先生集中可以找到很多。 二是对传统的大力创新。如善于以新事物、新感情、新语言、新韵脚入诗,而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幽默诙谐风格的大发展。严格说来,幽默是中国人的弱项,也是中国诗歌的短板。天生幽默诙谐的启先生填补并大力发展了这种风格,使其成为一种鲜明的特色,值得在诗词史上大书特书。如他的《自撰墓志铭》云: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诗中“瘫趋左,派曾右”;“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几句虽然难掩其“少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都抛”的辛酸;“博不精,专不透”“面微圆,皮欠厚”等句难掩其兀傲之情,但全诗皆以诙谐自嘲、超脱旷达的口吻出之,而这种诙谐戏谑又绝不是简单的插科打诨、更不是庸俗的油腔滑调,而是深具品格与智慧的幽默。这类作品在他的诗集中可谓比比皆是。而这首诗三言诗也堪称古今以来最优秀的三言诗,如今它真的已镌刻在启先生的墓盖之上,昭示着他的文化风采。 总之,启先生在学术、艺术众多领域都取得顶级的成就,在书法领域又成为数百年才能出现的领军人物之一,因此称他为“不世出”的“间世”之才,绝非溢美之词,他的文化价值亦当放眼更加遥远的未来而不被一代所限。 来源:光明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