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努爾哈赤瀋陽故居建在城門邊 專家稱為逃跑方便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8-2 18:12| 發布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634| 評論: 0|來自: 瀋陽新聞

摘要:    7月31日上午,考古人員向記者展示罕王宮遺址內出土的蓮花紋瓦當。記者 查金輝 攝 瀋陽故宮根據【盛京城闕圖】做出了罕王宮的模型。主任記者 王志東 攝 為什麼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瀋陽的家建在明 ...

 

 7月31日上午,考古人員向記者展示罕王宮遺址內出土的蓮花紋瓦當。記者 查金輝 攝

瀋陽故宮根據【盛京城闕圖】做出了罕王宮的模型。主任記者 王志東 攝

為什麼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瀋陽的家建在明代九門邊上,而不是舒適的城內?原來是為了逃跑方便。

昨日,瀋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中街路北考古現場發布了罕王宮和豫親王府遺址考古發現。考古工作人員表示,罕王宮是瀋陽故宮的組成部門。對於兩處清早期遺址下一步的保護工作,將遵照國內外同類型先進展示保護的理念進行,計劃用遺址廣場的形式予以體現。

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請省內著名專家對北中街路北兩處清代早期遺址進行了現場論證,專家對兩處遺址表示認可並給予較高評價。

瀋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隊隊長趙曉剛表示,罕王宮是瀋陽故宮的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滿族皇室的宮殿分離的特點――殿是辦公場所,宮是休息場所。這在國內歷史上是罕見的。

對於接下來的遺址保護工作,開發商表示,將在瀋陽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的指導下,全力做好罕王宮遺址的保護和展示工作。罕王宮將遵照國內外同類型先進展示保護的理念進行,計劃用遺址廣場的形式予以體現。保護下來的遺址將與瀋陽故宮同輝,充分展示出清盛京城早期宮殿分離的具有滿族特色的皇家建築風格。

一二進院輪廓尚在在當時瀋陽最高處

罕王宮遺址位於工地北部,豫親王府遺址位於南部。豫親王多鐸,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但兒子的家顯然比老子的家奢華數倍。

罕王宮發掘區域南北長約30米,東西寬約30米。由於後期破壞嚴重,東西方向的遺址已看不清。難得的是,努爾哈赤家的一進院、二進院的輪廓仍很清晰。

罕王宮正對着明代的通天大街,而今則是恒隆廣場。後面是明九門。罕王宮大門朝南,東西長3.37米,南北寬1米,殘高0.4米。現仍可見當年的6個門礎石。還可見寬約1米多的南北圍牆。

二進院築於高台之上,僅發現由台階、磚築台基、夯土等共同構成的『回』字形,台基南北寬約23.5米。但門址已被一晚期的高台建築打破,僅剩一層青磚。

上世紀80年代,瀋陽故宮博物院的研究人員,偶然間在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裡一張清代地圖――【盛京城闕圖】上發現,北城門前的一座院落旁邊,用滿文清楚地寫着『太祖居住的宮』,也就是現在的罕王宮遺址。

瀋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聲能介紹,【盛京城闕圖】所示,『太祖的宮』位於明代瀋陽城北門(鎮邊門)里,坐北朝南,兩進院落,由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串起。兩院間以圍牆分隔,其中第二進院落建在一座由人工夯築的高台之上。

瀋陽故宮研究室主任佟悅介紹:『罕王宮為坐北朝南的兩進院落,入大門為外院,北側為通往內院的中門,與院內其他建築同建於墊起的高台之上。沿高台石階,過了穿堂便進入二進院落。這裡就是努爾哈赤和嬪妃居住的地方,努爾哈赤住在正面,而嬪妃則住在東西兩廂的配殿。

由於至今也沒有找到有關罕王宮的詳細史料,無法了解罕王宮的大小、結構等必要的信息,大致估算罕王宮總面積大約在2000平方米左右,『與普通的院落不同,後院與前院之間有着近3米的落差,由一處台階連接。』佟悅介紹說,滿族在起兵前多住在山寨之中,城內最高長官都住在最高處。

這種高台築房的建築方式,沿襲了滿族在山區生活時,貴族首領住宅建於最高處的生活習俗。從努爾哈赤在佛阿拉建立第一座都城開始,一直到東京城,他的宮室一直建在城內的最高處。到瀋陽後,由於瀋陽是平原城,他便夯土起台,將寢宮建於高台之上。

罕王宮建在城門邊就是為了逃跑方便

罕王宮一直不為人知,因為已經消失了300多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太祖努爾哈赤修建了瀋陽故宮,他本人就應該住在這裡。李聲能介紹,其實努爾哈赤當年遷都瀋陽時,他並沒有住在瀋陽故宮,而是住在非常簡單的罕王宮裡。瀋陽故宮的大政殿不過是他的辦公場所。起居、迎客都在罕王宮,除去出外征伐,努爾哈赤在此居住了1年多。

那麼為什麼努爾哈赤不願意住在舒適的城內,而是守着城門。趙曉剛解釋說,是為了逃跑方便。『他們家的後院直通九門,出門逃跑便是撫順,很輕易就可回到努爾哈赤發祥地――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 』

1621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興建東京城。 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瀋陽。他遷都是因為覺得遼陽漢民太多,且明軍隊離此也很近。

李聲能介紹說,努爾哈赤非常重視後宮的防衛。罕王宮有內外兩道門,還有專職值守的人員,其寢宮更是位於高台之上,本身就加強了它的防衛能力。為了增強防衛,在夜間即使是前來報信的人,也不許進入宮內。他還發布了一道命令:『在夜間,若是有敵方緊急消息,就打雲板。若有人逃出城內,要敲銅鑼。如果有好消息,要打鼓。』這種傳遞消息的方式,在古代皇宮裡十分少見。

1625年3月努爾哈赤遷都瀋陽,1626年8月病逝。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罕王宮一直是努爾哈赤的居所。 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罕王宮』改稱『福晉衙門』;1644年,清兵入關後,『罕王宮』逐漸廢棄。努爾哈赤的子孫都沒有在這簡陋的地方生活過。

考古發現綠釉瓦當只有王侯才能使用

昨日,考古人員展示了罕王宮出土的蓮花紋綠釉瓦當和豫親王府出土的龍頭建築構件。

三四個綠釉瓦當雖然殘破,但清晰可見上面的蓮花紋圖案。趙曉剛介紹,這種高等級建築材料只有在皇室、王府、寺廟才能見到。

瓦當是我國古代建築瓦件,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個筒瓦的瓦頭,形狀有半圓或圓形,表面多裝飾有花紋或文字。它既有保護房屋椽子免受風雨侵蝕的實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裝飾功能。

瓦當的造型千姿百態,它不但是繪畫、工藝和雕刻相結合的藝術,也是實用性與美學相結合的產物。唐宋以來,瓦當已引起了考古者的重視,在唐宋文獻中記載有當時人用瓦當做成硯台使用。清代隨着金石學的興盛,瓦當收藏之風大盛。但瓦當色彩是有講究的。如,明代帝王就有印着五爪龍紋的瓦當,大多是表面施黃釉的。

龍頭建築構件是在豫親王府遺址發現的。豫親王多鐸,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攝政王多爾袞之弟。為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但從建築風格、材料上都要比他的父王奢華得多。在考古現場,可見到當年的磚石甬道、方形廣場、東西7間廂房的房基等,還可見到當年的一棵大樹的樹根。

努爾哈赤家規嚴格 妃子如廁要掛燈籠

李聲能說,現在看來,努爾哈赤的罕王宮實在太簡陋,僅有兩進院落,十餘間房。而史料記載,努爾哈赤的大福晉(後稱大妃)和側福晉有十餘位之多,婢女更是眾多。

按照滿族習俗,努爾哈赤和大妃應住在正房,側福晉應住在廂房。現在已無從得知哪位側福晉住在哪間廂房,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麼多側福晉住在只有六間的東西廂房裡,只能是混居了,大家同在一個院落內生活。

『這種混居雖然符合滿族人的生活習慣,但很難保證私密性,尤其是努爾哈赤臨幸各福晉時,與其他庶福晉及婢女同處一室,多尷尬啊。』

當時努爾哈赤對罕王宮及諸貝勒家裡的福晉、婢女和使喚的男子有嚴格的規定:『福晉們和婢女去廁所時,要合眾一起去,不要兩三人去,否則就是亂行。女子不許獨自行動,在家院供使喚的男子也不許獨自行動。福晉們去廁所時,要打木槌,把燈掛在廁所上。 』

從這些規定可以看出,當時罕王宮內福晉和婢女是混居的,連廁所都是混合使用的。福晉們去廁所,不能獨自去,要有其他福晉或婢女陪同,由一位婢女打着木槌,一位婢女掌燈並掛在廁所上,告知別人廁所里有人了。

罕王宮介紹

據估算,罕王宮總面積大約在2000平方米左右,三間正房,前院迎客,有門房、東西廂房;後院起居。

但與普通的院落不同,後院與前院之間有着近3米的落差,由一處台階連接。


來源:瀋陽新聞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