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為什麼要把那些『事』『標誌』出來?詩人將那些事標誌出來,是為了『保存-存留』。詩人要將那些『已經不存在』,或者『正在不存在(消失)』的『事』『存留-保存』下來,『傳諸久遠』,詩人的作品,保存了『存在』,不使『消失』,使之『存在』。『詩』保存了『事』,保存了『(歷)史』。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生之無常,覺今是而昨非,而『今是』也會成為『昨非』,甚至『今是』就是『昨非』,『是』『非』不是一般道德論的意義,而是存在論的意義,『存在』與『非存在』交替出現,原本也是『一』。蘇東坡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自其『非存在』觀之,一切皆歸於『無』;然則世間尚有『存在』在。『詩』就是使『存在(什麼-事)』『存在』的一種方式。『詩』為『思(想)』方式,也是『存在』方式。『詩』將『存在』『標誌』出來。 『詩』不僅僅是將『過去』的一些『事實-facts』列舉出來,或者揭示諸事實之間的因果關係,不是將已經『消失』了的事實『存放』在『語詞』之中,『詩』中的『事情』並未『消失』,並未成為『非存在』,『詩』不使『事物』『消亡』,甚至『挽救』事物之『消亡』。 如從實際『功用』角度看事物,世間萬物,莫不『被消耗』,就具體事物言,莫不從『有』到『無』,海枯石爛,日月滄桑,然則此情綿綿又並非僅僅為詩人的誇張。並非是這個精神性的『思』,反倒比『石頭』還要『堅硬』;只是說,『詩』不『消耗』任何『事物』,而只『存留』『事物』,甚至包括它自己所用的『語言』。 『話』出如風,人們常是『得意』而『忘言』。語言作為交往的『工具』,的確只是一種『形式』,其『意義-意思』是主要的,『理解』了『意思』,『語言』的『形式』是次要的。 『詩』的語言則不同。『詩』不『消耗』自己的『語言』,並非『得意』就『忘言』。『詩』的『意』和『言』,不可分割。『意』就『住』『在』『言』里。『詩』的『什麼』與『是-存在』不可分。『詩』的語言不是『抽象』的語言。 『詩言志』,『言』和『志』不可分,二者合而成為一種『存在』方式。『詩』固為『意識形態』,但也是一種『存在形態』,體現了『意識』與『存在』的同一性,『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因為它們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時代的,歷史的。 『詩』中的『事』不是抽象的『事實』,不是某種或某些抽象的『屬性』所能概括得了的。何謂具體的、歷史的、時代的『事』? 『事』是『人』『做』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的歷史、時代條件之中,是有『限制』的,於是『人』之所作所為,也都是具體的、有限制的。亦即,『事』都有其『情況-status』,亦即希臘人以及晚近福柯說的『ethos』,所以,我們說『事物』,也說『事情』,『事物』是有『情況』的,不是抽象的。 這個『事物』的『情況』之『情』,不僅僅是『感情-情緒』這類的主觀欲求和情緒,而帶有客觀的歷史性。它是『事物』的實際-真實『情況』,而不是『事實』屬性之間的單向關係。 如果把『歷史學』作為一般的編年史――如同古代希臘人那樣,則無怪乎亞里士多德要說,『詩比歷史還真實』。此種『歷史』,只是單純的記錄『過去』了的『事實』,而『詩』則是全面地『存留』着『歷史』的『存在』。『歷史』記載着『非存在(過去了的,現已不存在的)』,而『詩』『標誌』着『存在』。『歷史』面向『過去』,『詩』則面向『未來』。單純的『歷史』竟然可以是『非時間性』的,『詩』才是『時間性』的。既然一切現實、真實的東西都是『時間性的』,於是,就古代希臘的情況來說,亞里士多德就有理由說『詩比歷史還真實』。 來源:中國藝術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