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亞氏的其他有關『中道』的見解還可以正確引領我們走出對先秦儒家之所謂『中庸之道』認識上的最大誤區,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到底什麼才真正是古今中外之所謂『中庸之道』。例如亞氏在討論中道、過度和不足三者之間的對立關係時曾經說過,這三者中的每一項與其他兩項間總是相反的:中道與不足是相反的、中道與過度是相反的,而不足和過度之間則也是相反的。正如中間對於『多』來說是『少』,而對於『少』來說則卻是『多』;中間品質對於『不足』來說是『過度』,而對於『過度』說又是『不足』;怯懦的人認為『勇敢』是『莽撞』,而『莽撞』的人卻又認為『勇敢』是『怯懦』,』所以兩個極端總是以中間為另一個極端』(10)。這與以上所談到的『中』雖因由『極』而生、憑藉『極』而得到說明,但卻並不完全附屬於『極』之下,而是獨立於『極』之外並與『極』同時對立着的又一個獨立而絕對的客觀存在的觀點和看法完全相同;換句話說,無論是在亞氏還是在先秦儒家那裡,『中』都同樣是既相對立、又相反對的兩個極端之間的客觀存在。它既不完全等同於前者,當然,也不完全等同於後者。在亞氏看來,它是兩個極端之外的另一個極端;而在老子和孔子看來,它則是『三』,即老子之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的那個『三』,既一分為二、又合二為一。這大概便是亞氏與先秦儒家共同的『中庸之道』。如果我們具體用中國古人的話,那麼它大概就是所謂『溫而厲』、『強而義』,『威而不猛』、『樂而不淫』,『能文能武』、『亦莊亦諧』,『不卑不亢』、『無偏無頗』;與此同時,如果我們具體用亞氏本人的話說,那麼,它大概就是既不要易怒又不要麻木,既不要魯莽又不要怯懦,既不要無恥又不要羞怯,既不要放蕩又不要冷漠,既不要揮霍又不要吝嗇,既不要諂媚又不要傲慢。
然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在先秦儒家看來,卻殊非易事,是故孔子才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而在亞氏看來,要在倫理行為中始終選好『中道』,同樣也是十分困難的事情:要在每件事情上都找到中道是很困難的,正如要找圓的中心只有有知識的人才能做到。任何人都會發怒或花錢,但知道這應該對誰,在什麼時候,以多大的量,為什麼目的,用什麼方式才是最好,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認識清楚的。在不足和過度這二者中,有時這方面的危害大些,有時那方面的危害大些,要恰當地取得中道是困難的,只能選擇那危害比較小的,兩害相權取其輕。還應該研究我們自己的傾向和期望,他特別指出要對快樂加以警惕,因為它容易將人引入歧途。他認為選擇適度行為是困難的,如對誰發怒,以什麼理由、什麼方式、多長時間和多大程度,是不容易確定的;我們有時稱讚那不及的行為說是溫文爾雅,有時又稱讚愛發脾氣的人說他有男人氣概。稍許偏離一點是可以的,走得太遠便要受到責備;要控制到多大程度是難以確定的,因為要根據個別事實,由知覺加以判斷;因此往往偏於不及或是偏於過分,不容易找到正確的中道(11)。 亞氏稱『中道』的理念而為『善』或者『幸福』(happiness),並且要稱『中道』的行為(mean)和『思辨活動』(contemplation)而為『真正的善』、『最高的善』以及最大或者最高的『幸福』(12)。既如此,相反地,他也便自然要『把那些或者太過或者不及的品質稱作「惡」』(13)了。而在這一點上,孔子本人亦同樣將『中庸』稱之為『至德』和『至道』;而【大學】本身,則更將『中庸』稱之為『至德』與『至善』,者稱之作『最大的德』與『最高的善』――只不過在孔子那裡,在這一問題上,他所做的還僅僅只是將『中庸』的對立面直接稱之為『反中庸』;與此同時,大概是要到了孟子和荀子之時,他們才最終將『中庸』與『反中庸』的思想和行為涇渭分明、直截了當地分別稱之為『人性善』與『人性惡』而已,這也還是對於『極』的一種理解罷了。 因而,在總體上,亞里士多德與先秦儒家的中庸之道大致可以說是基本相同或者說是極其相似的。這一點,無論就其中道或者中庸思想學說的基本含義、論證過程、目的性質而言,還是從其個人命運及其思想的影響程度來看,都無一不可以得到有力的證明。僅從政治學這一角度上說,『孔子和孔門弟子的【論語】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政治學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政治學教科書』(14),而且在實際上,它卻又比柏拉圖的【理想國】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都要早大約一個多世紀(15)。我們不禁驚詫於中庸之道原來竟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驚詫於它不僅屬於中國、屬於東方而且還屬於西方,屬於整個人類世界,驚詫於『中庸之道』竟乃是一種世界精神。 (作者:王順然) 【參考文獻】 [1][2][3][4]摘自【中庸】第一章。 [5]羅國傑,宋希仁。【西方倫理思想史(上卷)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6]董根洪:【論亞里士多德中道觀與先秦儒家中庸觀的異同】,【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第1期及【新華文摘】2002年第5期。 [7][13][美]加勒特・湯姆森(GARRETT THOMSON)、馬歇爾・米斯納(MARSHALL MISSNER)著,張曉林譯:【亞里士多德】(ON ARISTOTLE)第95-96頁。 [8][9][10][11][12]汪子嵩、范明生、陳村富、姚介厚著:【希臘哲學史】第三卷(下冊),第931-932頁,1048頁,933頁,933頁,912-1032頁。 [14]李祖德、陳啟能主編:【評魏特夫的<東方專制主義>】第31-32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15]日知:【孔子的政治學――<論語>】(世界古典文明叢書)第4頁,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來源:中國儒學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