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支出遠超盜版賠償 雖然古籍整理作品版權受法律保護,但要藉此與盜版抗衡,其實並不容易。『一個尷尬的事實是,我們的維權支出,要超過我們從盜版方所獲得的賠償。』任海濤說。 在向法律機關尋求司法保護時,他們通常會貼進去三筆費用:發現侵權產品後,首先得購買它們,而這些產品定價都非常高,動輒千元、萬元;緊接着,在請公證處做證據保全時,網絡證據保全的花銷約在1萬元左右,實物證據保全,也在1500元到3000元之間;而訴諸法庭、外聘律師時,一起最普通的知識產權案件,律師收費也在1萬元以上。 『2010年,【康震評說蘇東坡】被盜版侵權一案,我們維權的實際支出就在2萬元左右,而盜版公司最後的賠償,卻只有1.5萬元。』任海濤介紹,自2002年起,中華書局勝訴的數字盜版案件有37起,其中大多數收支持平,收不抵支的情況也不時發生。顧青指出,違法成本過低、執法成本過高,是很多公司敢於明火執仗地盜版古籍整理作品的重要原因。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圖書盜版的賠付標準主要有三: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非法獲利以及法官在0至50萬元之間的自由裁量。『前兩條或難以計算,或是不會被如實披露;第三條也只是「填平式賠償」,也即,你若受損1萬元,便只判侵權公司賠付這1萬元的損失。』 任海濤介紹說,目前正在修訂的【著作權法】草案,把法定賠償數額的上限由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從而將『填平式賠償』變成了『懲罰性賠償』,算是一大進步。 雖然數字公司的盜版行為有望得以抑制,但對於掃描成PDF文件上傳網站的盜版行為,他們仍然『疲於應付』,『根據現行法律,給這類文件提供上傳和下載空間的網絡服務商,只有接到通知後刪除文件的義務,並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出版社又很難尋找到作為侵權主體的上傳者本人,若真將所有的上傳人都告到法院,維權成本太高,所以只好聽之任之了。』任海濤說。 小知識 百餘文史專家20年整理點校本『二十四史』 古籍整理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它通常由文史界最為資深的專家學者皓首窮經完成。 以點校本『二十四史』的整理工作為例,從1958年開始到1978年完成,歷時20年,匯集了包括顧頡剛、陳垣、王仲犖、鄭天挺、吳則虞、白壽彝、羅爾綱、唐長孺、聶崇岐、劉節、柴德賡、劉乃和、羅繼祖、鄧廣銘、馮家N、傅樂煥、翁獨健等人在內的全國百餘位文史專家。『這一串人名,幾乎代表了整個當代文史學界。』顧青笑言,現在各大高校搞文史哲的教授,可以說都是他們的『徒子徒孫』。 已故北大教授張岱年就曾評價,『校點「二十四史」,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這些文史專家夜以繼日,逐句逐字,精加校點,最終才將點校本打造成海內外學術界最權威、最通行的版本,並享有『國史』標準本美譽。(韓亞棟) 來源:北京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