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破解中国当代艺术谜团 天价背后究竟谁在得利?(2)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8-14 23:15| 发布者: 酒满茶半| 查看: 1685| 评论: 0|来自: 广州日报

摘要: 六十年代,美国当代艺术家波洛克、安迪・沃霍等横空出世,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巨星。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被波洛克疯狂肆意泼洒颜料的巨大油画、安迪・沃霍直接将包装箱放进展厅当作艺术品的做派,弄得目瞪口呆;随之而来 ...

六十年代,美国当代艺术家波洛克、安迪・沃霍等横空出世,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巨星。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被波洛克疯狂肆意泼洒颜料的巨大油画、安迪・沃霍直接将包装箱放进展厅当作艺术品的做派,弄得目瞪口呆;随之而来的一套专家解释体系,则更让人瞬间石化:睿智的格林伯格说,喜欢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是庸俗,喜欢抽象画的是精英。沉稳的阿瑟・丹托说,哲学终结了、艺术也终结了,艺术就是生活。面对神一样的解释,泪流满面啊!我们只是喜欢艺术而已,没想到伟大的艺术如此深奥如此内涵!

郁闷归郁闷,但这些大师作品被市场抬得如此之高,且一年翻几番;所有人都在无比兴奋地谈论他们。

在这套强横逻辑和完整市场策略的背后,您是否猜到了藏得极深的当代艺术概念股庄家想干什么?对了,圈钱套现。――任何的概念股推出的终极目的都是庄家套现。

先大量吃进,造成价格猛涨;邀请评论家和权威放出利好舆论,混淆视听;通过涨停板让市场信心高涨到顶点;大量抛出、卷资金走人、让接盘者套牢。当代艺术作为一只最不透明的概念股,恰好符合短线投机操作的条件。于是当代艺术火了,利好消息铺天盖地;但没过多久就无声无息――过去一问,庄家早已挣得盆满钵满溜了,这些艺术品的当下持有者被套牢,吃了哑巴亏眼泪汪汪等着咸鱼翻生呢。所谓“炒股炒成股东”,说的就是这个事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批洋人来到中国艺术圈淘金。他们不看国人视为至宝的传统书画,也不看耗费艺术家巨大劳动的新古典、新写实主义油画,直接奔着圆明园画家村那些落魄潦倒的当代艺术家去了,把一头雾水留给中国的艺术家和评论家。九十年代初,当代艺术家方力钧的作品,大概是一百美元一件。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国当代艺术家被邀请参加世界顶级艺术展,西方藏家争先恐后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2008年,方力钧的画作,均价为数百万美元。

美术史家行动起来了,他们把当代艺术家们写进历史;批评家理论家行动起来了,他们为中国当代艺术召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美术馆馆长和收藏家站出来了,说当代艺术是保值的、永恒的……只有这些洋人偷笑了,但还得和前面那些人一起正襟危坐,一脸对艺术的虔诚。时机不到,不要露出来。

时机到了。2011年3月,知名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宣布,将拍卖其收藏的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消息在当时艺术圈引起震动,清醒的人已经看出这是套现的明确信号,但出于利益考量,谁也不说。这些藏品以4.27亿港元拍出,尤伦斯夫妇成功清仓。

时隔一年,方力钧的作品以2348万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出,成功保住当代艺术F4作品千万元级别的水准。这件作品仍然来自欧洲藏家,接盘的仍然是中国人。

股市中,在概念股的热炒、形成泡沫、破裂之后,资本会向稳健的蓝筹股转移,直到新一轮经济景气开始。但旧的概念股多数是沉底,极少有机会重新受追捧,也极少有机会成为蓝筹。当代艺术是否已经涨停?是否面临崩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策划:黄颂豪 撰文:吴杨波)


来源:广州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