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的樹】,【英】韓素音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任菲 離開中國,奔向中國 韓素音自傳【傷殘的樹】,這是一本被埋沒的書。說它被埋沒,是因爲雖然成稿於30年以前,其文化內核卻經久不衰,而如今被遺忘在舊書堆里。好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慧眼識珠,將1983年董樂山、孟軍先生的譯本重新付梓。羅素曾經這樣評價韓素音的作品:『我花費許多時間閱讀韓素音的作品,在一小時之內了解的東西,比我在中國待一年所了解的東西還多。』韓素音筆下的中國,不只是她眼中所看到、聽到的中國,更是在她心智成熟之後,以一種觀察者的姿態分析和回望歷史,剖析社會現象背後深刻的文化背景之後所了解的中國。混血兒的身份,複雜多樣的人生經歷和中西合璧的受教育背景,又使得她不受某種單元文化的局限,能夠更加清醒地看到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再由比較和反思進一步加深對彼此的理解。『尋根』是韓素音創作中的一種情結,作爲一個出生在中國,遊歷於世界,卻始終不忘關注祖國的作家,她的文化尋根意識格外強烈,半生漂泊反而使得她對中國的感情更加深刻,對中國文化更爲認同。正像作者自己所說:『我的一生將永遠在兩個相反的方向之間跑來跑去:離開愛,奔向愛;離開中國,奔向中國。』 從1885到1928 【傷殘的樹】是韓素音五卷自傳體小說的第一卷,它的時代背景是從1885年晚清到1928年革命初見成效的中國社會,也即是作者的童年時代。與一般自傳體小說有所不同的是,其敘述重點與其說是作者本人,倒不如說是一幅當時中國社會的眾生群像,涉及到的相關人物除了作者本人及她的親人、祖輩,更有上至與她家庭有往來的士紳、外國人、軍人,下至車夫、保姆、乞丐,囊括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展現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整個圖景。它名義上是自傳,反映的卻是整個波瀾壯闊的歷史以及多種文化間的衝突和矛盾。而作者保留的第三人稱視角,使得個人的感情並沒有左右對客觀事件的判斷,這種廣闊的視角,以及多元文化碰撞中產生的獨特敘事,是普通的自傳體小說所少見的。單是概括式的歷史或是個人經歷的歷史,各有所長卻稍嫌片面,而在【傷殘的樹】中,這兩種敘事角度是交替出現,互爲補充的。如第二、第三章對四川地理環境的概述、客家人的歷史以及作者家族發展過程的梳理,展現的是封建體制下的中國社會。緊接便是身處其中的家族成員――作者父親個人的成長經歷以及心理變化,通過他的體驗,再從細節上反映封建社會縉紳階層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而新舊時代交替之際,保皇派的保守與提倡改良和革命新思潮的對立,漢滿兩種文化的衝突,以及由清朝統治者刻意引起的民眾對洋教及其信徒的排斥甚至仇恨情緒,這些社會現象,都是從具體的歷史事件以及父親的個人體會兩方面進行描述的,因而作者筆下的歷史大而不空,具體卻不膚淺,分析和事實相輔相成。 在歷史的裹挾中前行 另一特點是『羅生門』式的敘事方式,即同一事件的不同親歷者不同的看法和體會,在比較中見差異,在主觀中找客觀。全書以父親、母親、三叔、『我』四人的視角交替進行敘述,有時會將他們對同一事件的講述並列起來。如父親和母親從相識到戀愛的不同記憶,他們對對方的第一印象,使他們墜入情網的不同原因。又比如父親的家庭迎接母親進門一事,以母親、三叔的視角分別進行敘述,中國人傳統的男女之間的避諱和三叔對自己嫂子的尊重,卻被身爲外國人的母親誤認爲是三叔對自己的蔑視,她認爲父親家庭對自己不重視,其實對方卻是爲了體面地迎她進門不惜向人借錢。爲不使嫂子寂寞,三叔叮囑家裡妯娌多與母親交流,而母親卻認爲自己的個人隱私受到了侵犯。文化上的隔閡,在這些最細微的小事上一一展現出來,母親對中國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一開始就註定了她今後在現實中的碰壁,父親也因爲家裡人出於對他善意的保護而對家鄉的真實情況懵然不知,他們即使在最初衝破阻礙走在了一起,卻無法抗拒時代帶給他們的磨難,而不得不像其他無數的普通人一樣,在歷史的裹挾中跌跌撞撞地前行,直至被衝散。 人性的複雜構成了人的歷史 即使在同一國家、同一家庭背景下成長的父親和三叔,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政治立場。父親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文人,在少年時的他眼裡,江河湖海、綠野鮮花,乃至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無一不可以入詩,而卻唯獨忽略了苦難。性格深層的對傳統和權威的懾服,又使得他一開始對於『革命』持不理解的態度,直到親自經歷了種種磨難,才意識到變革的必然性。他的回憶,主要是圍繞著自己的感覺展開的,有著文人特有的傷感和細膩。三叔則更加理性,對於變化和徹底的革命並不排斥,主動去適應,他很早就注意到社會微妙的轉向,也清醒地認識到西方人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因而三叔的回憶,更多是關於時局的分析,以及對身邊人事的印象。父親少年時的朋友達春則是一個徹底的革命者,乃至爲之獻出了生命。父親、三叔、達春三人,反映了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不同思想傾向。在個人的敘事中,時代背景藉由孫中山、康有爲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不時地顯現而得到確認,雖然名字的主人從未真正出現,但這些名字所代表的改良抑或變革的社會力量卻存在於街頭巷尾的話題里和被禁卻從未真正停止傳播的書本中,直至滲透人心――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 本書最核心的部分是人性的複雜,這種複雜構成了人的歷史,卻也影響著歷史中的人。作者寫自己的童年,卻不用第一人稱,而直呼其名。她穿透時光看那時的自己,將自己也作爲一個陌生人來分析。少年時的困惑便逐漸清晰起來了。爲何西方人一邊扮演著慈善家的角色,同時卻在侵略中國?爲何人能夠一邊心存悲憫,卻又一邊作惡?爲何父母真心相愛,卻又彼此傷害?將這些問題置於歷史和人性本身的複雜當中,就認識到了事物的因果,以及個人在大時代中的渺小和無奈,無論是父母、作者自己,乃至顛沛流離的芸芸眾生,其實都是歷史的受害者。作者這一代童年的成長經歷,就仿佛是一棵『傷殘的樹』,好在『樹受到了傷殘,但她仍活著,誰說她的果實不比別的樹更甜更好吃呢?』(任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