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倫敦奧運紀念幣,一套收藏價幾千元,但在專家眼裏這套紀念幣成本不過百元,同時倫敦奧組委聲稱從沒授權中國任何機構發行該套紀念幣。當下如此眾多的收藏品,在別有用心者的操縱下,盯准了老年人的錢袋子。買了劣質收藏品心存不甘的老年人選擇報警,可個別電視購物公司連個固定地址都沒有,讓警方也陷入為難境地。 事例一以為撿了漏兒卻當了冤大頭 市民李先生最近極其鬱悶,他花了7800元買的紀念金幣被專業機構認定為合金產品,成本價不足200元。 事情從年初說起,李先生是個收藏愛好者,退休後,總想着利用手中的余錢給子孫後代們留點啥。『奧運前夕,我在一家電視台消費頻道上總看見一個關於奧運金幣的廣告,說心裏話,我也不太相信,和對方溝通後,對方表示,我可以上他們的網站先看看,看到合適產品再決定買不買。我合計他們不是騙子,再說奧運題材的金幣之前我也買了幾枚,於是就和對方取得聯繫,買了兩枚紀念金幣和四枚紀念銀幣。一共花了7800元。 』 把六枚紀念幣買到手後,李先生沒忘了和好朋友分享快樂。他的一位朋友拿着金幣左右端詳,認為金幣不是真的,讓李先生到專業機構去鑑定。李先生拿着紀念幣馬上來到某機構,該機構經過認真檢測,認定紀念幣中金幣及銀幣都不是真的,除了表面刷的金銀粉外,裏面材質都是合金材料。六枚紀念幣的成本價不過200元。 事例二萬元買塊名表指針動都不動 和李先生有同樣遭遇的是王老太太,王老太太沒事時願意聽收音機,一次她聽說某款頂級手錶在某購物公司才賣一萬多元,總聽兒子念叨要買一塊手錶,王老太太趕緊拿出多年積蓄,打通電話,對方沒多久就給送了過來。 兒子下班回家後,王老太太興沖沖地拿出手錶送給兒子,沒想到兒子拿過去一研究,發現這塊一萬多元的手錶連指針都不動。王老太太知道上了當,幾次和商家溝通,最後對方表示,願意再送塊頂級品牌手錶作為賠償,王老太太把這個賠償來的手錶拿給兒子看,兒子說也是冒牌貨,市場價不過幾百元。 多次和對方溝通無果,王老太太心疼一萬多元就這麼打了水漂,大病了一場。記者從警方獲悉,近年來,個別電視、廣播購物公司把目光瞄準了類似李先生、王老太太這樣賦閒在家的老年人,他們低價買來一些產品,稍加包裝後,冠以各種名頭銷售給老年人。從昂貴的頂級珠寶首飾到女式內衣、生髮水等,種類五花八門。不少老人聽信了對方銷售人員的鼓惑:『讓錢生錢』、『給子孫後代留下寶貴財富』,上了大當。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