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哪些期刊被“山寨” 事实上,一般读者看不到像“山寨”版《中国报道》这样的“学术刊”。 陈实手中的这本“山寨”版《中国报道》是由一位投稿者提供的。“山寨”版本身并不公开发行,公众根本买不到。“他们只会寄给投稿者,连我们手上也仅有举报者向我们提供的这些。”陈实说。 笔者以“中国报道”、“投稿”等关键字组合搜索时,词条中出现很多论文发表中介的信息,但却找不到“山寨”版出版、发行、印刷等信息。“山寨”版《中国报道》有一个域名为“zhongguobaodao.com”的“官方网站”(《中国报道》杂志正刊的官方网站网址为“www.chinareport.org”――编者注),但目前已无法正常打开。 利用网页快照功能,笔者在“山寨”版《中国报道》的“官方网站”上能看到“武汉编辑部,主任陈某”等字样,还有“山寨”版刊物2011年全部12期杂志以及2012年前5期的电子版链接。但当笔者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ICP备案网站却无法查询到该网址的备案信息。 这一起偶然发现的“山寨”版刊物侵权的事件令陈实始料未及。在感慨“国内期刊出版的环境竟然如此恶劣”的同时,她认为这与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太轻”有很大关系。 “现在这样的违法、违规刊物就算被抓到,也只罚个几万块钱,对他们来说,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整顿期一过可能又会继续。”陈实说。 近日,笔者拨通了“山寨”版《中国报道》杂志上留下的编辑部联系电话。对方称自己是与不同杂志社都签有协议的“独立采编室”,目前,他们“与《中国报道》杂志社的协议已经到期”,不再提供投稿服务。但随即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另一本杂志――《中国产业》,称“采编室”现在与这本杂志合作,仍可提供论文“包发表”的有偿服务。 笔者随后致电《中国产业》杂志社总编室求证上述说法。 “我们就压根儿不是一个发论文的杂志。”接电话的一位编辑告诉笔者,“我们杂志社从来没有授权出版什么‘学术刊’。”据这位编辑介绍,《中国产业》杂志社早在2010年年底就遇到过类似的“被山寨”的情况,当时,杂志社采取的措施是:对那些能找得到联系方式的中介和“采编处”逐个警告,在《中国产业》杂志上刊登声明,并联合有关部门查封了假刊的网站。(叶雨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