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一次確定要搬遷的話,就是萬聖的第四次遷址了』,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里尷尬地笑了笑。 萬聖書園是北京最有名的民營書店之一,位於北大與清華之間,稱得上是北京的文化地標。文化圈裡有句說法,『來北京,其中一站就是萬聖』。 事實上,面臨搬遷的不只有萬聖,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藍色港灣內的民營書店『單向街』因難以負擔高額租金,亦於7月下旬關張,着手遷入新址。這家由許知遠、吳曉波、張帆等媒體文化人共同出資籌辦的書店最早開在圓明園,此前已遷址兩次,下一站是朝陽大悅城。 與萬聖和單向街相比,其他幾家曾經紅火一時的民營書店眼下已難覓蹤影。2010年年初,北京最大的民營書店第三極在虧損近8000萬元後黯然離場,驚動業界。在此前後,民營實體書店大規模陷入困境,廣州三聯書店,上海思考樂書局、席殊書屋以及北京光合作用書店、風入松書店等紛紛倒閉。 實體書店,尤其是民營實體書店,已經愈加舉步維艱。 電商紛紛搶灘圖書市場 萬聖書園發展最為壯大的時期,在全國幾大城市中擁有近10家分店,而如今,僅剩下北京總店。作為上海文化地標的季風書店則一度擁有8家分店,目前還留下3家,都在上海。『現在的實體書店,80%以上成了一個陳列室,一個為人們提供網購指南的陳列室。』上海季風書店董事長嚴搏非如是說。 民營實體書店的經營者無不提到,之所以有如今的窘境,首先緣自網絡書店的衝擊。 2006年、2007年,當當網與卓越亞馬遜發起價格大戰,2010年年底,京東加入,圖書銷售市場被完全打亂。如今,更是幾乎沒有電商不在賣書,噹噹、卓越亞馬遜、京東、天貓以及蘇寧易購紛紛搶灘圖書市場。在混亂的市場爭奪中,民營實體書店深受衝擊。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還出入實體書店的讀者都抱怨店裡的書太貴,他們習慣了一種模式:在店裡挑好書,回頭上網買。一位第三極的常客陳辰說:『去書店我一般是看多於買的那種,買書主要還是在網上。我最喜歡第三極,書很全,看書的環境很好啊,又不會趕人走,但是我們這種人估計也是造成它倒閉的元兇之一。』 實體店為何不能降點兒書價留住讀者呢? 相較於實體書店,網絡書店具備不可忽視的兩大優勢:成本,渠道。 張帆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單向街目前的收支剛好平衡,房租是單向街最大的一塊成本,占幾乎一半,我們藍色港灣的合約到期可以再續,但是房租比原來漲了近3倍,實在無力負擔。還有一大部分是人力成本,占40%左右。』 多家民營實體書店負責人均表示,除去房租、員工工資和各類稅費,其利潤約在5%左右浮動,『基本不賺錢』。在這一方面,網絡書店的顧慮沒有這麼多。 網絡書店不受地域限制的輻射範圍更令實體書店難以企及。 單向街最早決定從圓明園搬走的時候,就是因為『那個地方人流太少,平均每天賣不了多少錢』。 此外,憑藉廣闊的覆蓋範圍所產生的巨大需求量,網絡書店可以從出版商處獲得更低廉的圖書進價。 嚴搏非對此很無奈,『我們從出版社拿貨都要65折、68折,但是網絡書店對摺就拿到了,這怎麼弄?』劉蘇里更是直言:『全世界都不可能有中國如此低價的網上賣書,實際上已經構成了價格入侵。』 『網絡書店興起時巨大的價格優勢擠垮了一批實體書店。』而近年來,網絡書店本身也經歷了一次次蛻變。第一波價格戰之時,噹噹與卓越亞馬遜的圖書經營比例占網站的70%以上,而今4年過去,其圖書份額在其網絡銷售份額上僅占20%左右。 『已經不能稱之為「網絡書店」了。』北京市實體書店發展規劃研究課題負責人之一、中央財經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李桂君表示,圖書已經不是電商盈利的核心點,『電商賣的商品,一些為了盈利,另一些是為了宣傳用,賣書就是相當於付了廣告費』。 當當網總裁李國慶就表示,他們向一些知名出版社拿貨時必須遵守限折規定,否則會被停止供貨,但當當網『總是一股腦兒全場大讓利』。 在雄厚的資本支撐下,各大電商在圖書價格戰上堪稱不遺餘力。嚴搏非認為,網絡書店的競爭所引發的圖書市場的價格無序,並非信息技術自發的結果,而是其『背後的大資本的行為沒有被約束,肆無忌憚』。實體書店對此顯然無力應對。 對於實體書店老闆們的埋怨,李國慶在微博上回應道:『網絡書店的便利擴大了全國圖書銷售蛋糕,網絡書店80%是把餅做大,20%是搶實體書店蛋糕,因書不是生活必需品。』 劉蘇里分析稱:『從根本上來講,實體書店的消失不僅僅是電商帶來的衝擊,也涉及到整個電子時代對印刷文明的衝擊,只不過這個衝擊不會像19世紀印刷文明興起之時對社會的衝擊那麼大。從大的趨勢上來說,書的生產是沉重、不方便更不環保的,我覺得大概還會有15%的書存在。實體書店要做的也在這15%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