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故宮"人患"由來已久 "宮""院"分離建議惹熱議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9-19 18:34| 發布者: 里人| 查看: 1858| 評論: 0|來自: 城市快報

摘要: 長假前故宮表示壓力很大    國慶長假臨近,每逢節假日,北京的故宮等地就會成為遊客聚集地。如果你曾在節假日裡去過故宮的話,眼前首先出現的或許不是在那裡展出的珍品和古代建築藝術的美,而是到處都是遊客的 ...
長假前故宮表示壓力很大 
  國慶長假臨近,每逢節假日,北京的故宮等地就會成為遊客聚集地。如果你曾在節假日裡去過故宮的話,眼前首先出現的或許不是在那裡展出的珍品和古代建築藝術的美,而是到處都是遊客的黑壓壓的畫面。
  眼下,或許有個辦法可以解決遊客過多的問題。近日,北京市政協建議擇址新建博物院,分離宮廷展示與文物展示功能,減輕景區負擔。
  據稱,故宮每年的遊客數量頻頻突破千萬人次,給故宮的文物保護、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故宮有相同命運的,還有頤和園、天壇、八達嶺等重要文物保護景點。故宮是因為遊客眾多,頤和園則因為大量遊客踩踏,造成宮殿地面凹陷不平,八達嶺長城上的情況呢,是因為遊人密集,導致有些區域每兩年就因損毀嚴重而需要更換一次地磚,而天壇內蹬踏古建、破壞古樹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面對這樣的情況,相關部門和專家提出了一些對策。比如北京市政協建議,故宮可考慮將『宮』與『院』分離,一方面使故宮成為集中展現明清皇家宮廷文化的場所,另一方面擇址新建一座博物院,作為專門展示故宮所藏180餘萬件文物舊藏的場所。除了故宮以外,他們還提出天壇、頤和園的一些管理方式,如採取劃分文物保護區和休閒鍛煉區,對重點保護區域施行特殊管理,嚴格控制舉辦大型活動的數量等。
  □網友觀點
  長假馬上到來,故宮等地早已讓很多人心馳神往,此條新聞一出,自然引得不少關注。天壇、頤和園等還罷,對於故宮『宮』與『院』分離的建議,則引起相關專家和公眾的熱議。故宮本是『故宮博物院』的簡稱,既是古代皇家居所,又是收藏和展出國寶之地,如把二者分離,故宮是否還是原來的故宮?此事,頗讓網友費思量。
  很明顯,網友在對此事的關注中形成了兩種觀點的PK,一種贊成,一種反對。同意者多站在遊客的角度,覺得『宮』『院』合一,游起來太大、太累;而反對者則認為,即便分離,遊客也不會減少,反而會生出新的問題。
  支持方: 
  故宮太大,遊覽不便!
  作為遊客,大家都想在一次遊覽中,將故宮的所有好處歷盡。可事實則是,故宮太大,好東西太多,一雙腳走到筋疲力盡也還有很多未到之處,因此一些網友認為,這項建議是在替遊客節省精力,能在有限的時間裡集中看到更多的好東西。
  網友『jaaaasmine』在微博中說:『同意「宮」「院」分離,故宮太大了,而我還是個完美主義者,不走遍不甘心,如果能分開,我看得輕鬆,也不會和自己較勁了。』而網友『蘇小刀』則說:『說實在的我是支持的,只要別距離太遠就好。去故宮的時候看到排長隊買博物院票的,很長時間都是長長的人龍不怎麼動,確實對於保護文物和環境來說都不太好。』
  反對方: 
  本是一體,如何分家?
  對此建議不贊成的人們,理由似乎更多,他們認為『宮』『院』本是一體,如果分開,就會少了故宮的味道,而且從參觀者的心態考慮,也未必會有太實際的作用。
  網友『MING豆汁兒焦圈炸醬麵』說:『「宮」「院」分離的話,誰會去「宮」,誰會去「院」?旅遊團會覺得博物館太學術又無聊,還是成批湧向故宮看古建築,別到時候落得「宮」的壓力沒減下來,「院」里的珍寶沒人看!』類似這樣,從網友的反應來看,如果『宮』『院』分離,則會對故宮的管理水平和保護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當然,也有人從文化內涵的角度闡述了自己反對『宮』『院』分離的意見。微博賬號『故宮的王戈』寫道:『文物離了故宮便成遊魂野鬼,故宮離了文物便成行屍走肉。因為故宮博物院以明清皇家收藏為主體,所以「宮」「院」不宜分離。』還有網友認為:『分離了,就沒有了那份文化蘊含的精粹,破碎的文化不再是完整的文化了,就像軀幹跟人的四肢分開一樣,沒有完整性!』
  □鏈接
  故宮『人患』由來已久
  近年來,關於故宮每年因遊客眾多,造成一定程度損壞的新聞時有出現。
  事實上,故宮的『人患』問題由來已久。據資料記載,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首度向公眾開放。第一天免費,次日門票半價,收大洋五角。兩天之內,5萬名市民湧入紫禁城,真正是『皇帝前腳走,老百姓後腳進來』。『北京故宮每年有近700萬人到訪,令這座入住過24位中國帝王的宮殿,承受着沉重的壓力。』英國著名旅遊指南出版商佛羅摩推出新書【500個在消失前應該到訪的地方】,收錄了全球一批面臨破壞甚至瀕危的旅遊目的地,北京故宮也不幸『榜上有名』。
  據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每逢長假,故宮每天就要承受近10萬人的遊客量。為此,故宮博物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太和門以及兩邊的廂房、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兩側的廂房等地舉辦各種展覽,並將外西路的武英殿闢為專門的書畫館,近15萬件書畫作品每年在這裡分三期展出等。
  對於故宮在遊客心中的地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早前曾表示,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認為『故宮不是博物館』,即便買票進來參觀,也還有人疑問:『這裡是博物館嗎?』在單霽翔看來,參觀故宮的需求是剛性的。故宮博物院觀眾人數的增加,是社會發展環境造成的。隨着廣大民眾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故宮博物院的參觀人數必將持續增長,這是難以逆轉的趨勢。
  (蘇莉鵬)
來源:城市快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