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成立了『世界記憶工程』中國委員會以來,中國向【世界遺產名錄】申報的文獻達113件(組),入選的有7項,其中包括:
1.中國傳統音樂檔案:大浪淘沙鋼絲錄音帶(琵琶曲) 1.中國傳統音樂聲音檔案 中國有非常豐富的民間歌曲和民族音樂傳統。1950年,一個記錄這些音樂的重要項目啟動,開展至今已形成了7000多小時的資料,其中包括西藏民間音樂,新疆維吾爾族民間音樂,苗族、侗族、瑤族和其他50個民族的音樂,道教和佛教的宗教音樂也收錄其中,還有秦代音樂和西安鼓樂的記錄。另一個重要項目是記錄中國戲曲傳統。其中很多民間傳統都面臨着風險,因為其賴以生存的地方文化正逐漸受到世界文化和中國大城市主流文化的影響。這部分音樂檔案是世界音樂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利用它們開展研究,這對我們了解世界音樂發展歷史十分關鍵。 保存狀況:這部分檔案記錄在音頻磁帶上。因為這些磁帶會不斷老化且會失效,加之保存環境不利,處境危險。由於磁帶存儲很脆弱,為便於利用,亟需將其轉錄為數字格式,保存環境也亟待改善。它們目前保存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於1997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2.清內務府檔案:西方文化在中國的滲透 16世紀和17世紀,凡是與葡萄牙建立貿易協議的地方都會建起一座教堂,並會向相鄰地區派遣天主教使團。1541年,葡萄牙將澳門定為商貿區之後,隨即尋找機會向中國內陸派遣傳教士。1582年,利瑪竇成功地組建了一個傳教團,於1583年先到肇慶,後於1598年來到北京。1630年,湯若望接管了北京的傳教團。利瑪竇和湯若望都因其科學技術著稱,特別是對日(月)蝕的計算和對中國曆法的改革得到了皇帝的獎賞。這些傳教士每年都向羅馬發回一份長長的報告,這些報告向西方提供了有關中國極為重要的信息,當時,傳教士還製作了第一份精確的中國地圖。1664年,湯若望被捕,罪名是故意錯算日期,導致皇帝於1661年去世,最終湯若望的罪名被澄清並被釋放,但其所受的迫害導致他在1666年去世。1992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24頁清宮大內檔案就是有關湯若望的案件記錄,該檔案是用滿文手寫的。 保存狀況:檔案中許多頁記錄已破損,雖然在短期內沒有損毀的危險,但需進一步採取保護措施,存儲條件有待改善。該文獻現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3.古納西東巴文字手稿 納西人(目前人數約30萬)居住在西藏、雲南、四川交界的長江上游流域,他們創造了一種與其他任何文字都不同的獨特象形文字,大約由2000個字組成。世人不知道這種文字發明的確切日期,但至少應在幾百年前。只有納西祭司(『東巴』)才知道怎樣閱讀這種文字,但目前僅有少數人能夠閱讀東巴文。據了解,目前有大約2萬冊東巴文古籍存世,分散在世界多個圖書館中。2003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整合的具有代表性的1000冊東巴文古籍,內容涵蓋東巴宗教、納西英雄故事、納西歷史、生活方式、經濟、立法、文化和政治等方面。這些內容都手寫在納西東巴紙上,裝訂在一起,書法和繪圖封面的美學價值很高。這些納西古籍的獨特不僅在於記述了生活在偏遠山谷中一個小部落的生活方式和信仰,還記載了書法的早期歷史和文明的起源。這些古籍構成了一筆具有極高美學和文化價值的文學遺產,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保存狀況:這些古籍存放在不利於長久保存的環境中,狀況不斷惡化,亟待搶救。其中的100冊最近印刷了新版。東巴文手稿現存於雲南社會科學院東巴文化研究院,2003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4.清代科舉考試金榜 在清代,中國的官員任用前都要求其通過一系列的公開考試。這種考試面向幾乎所有男性開放,分為地方、省和國家等級別,有複雜的規定避免作弊和賄賂。通過考試能夠選拔人才,只有少數應試者才能在最關鍵的國家級考試中成功。國家級考試在皇宮內舉行,通過考試的人將面見皇上,並最終獲得『進士』頭銜。後來,英國人將這種公開考試制度引入了英國。19世紀中葉,英國的公開考試又被引入美國和歐洲其他國家。中國的科舉制度是世界官員公開考試制度的起源,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在中國科舉制度里,通過國家級考試的人員名單會寫在黃色的紙上(『金榜』),並呈遞給皇帝本人。現存的金榜有200多件,內容涵蓋科舉制度存在的最後250年,於2005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保存狀況:這些檔案目前雖未面臨迫切威脅,但需更好的保護措施和保存環境,應對原件進行縮微複製,避免對原件的過度利用。金榜現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5.清代樣式雷檔案 從17世紀晚期至20世紀早期,雷氏7代人均為中國皇帝的御用建築師,為皇宮設計建築、家具及其內部裝飾。這部分家庭建築檔案共包含2萬多份記錄,留存至今。檔案中包括木製、紙制模型、建築調查、圖案設計、平面圖、設計草圖、樓層平面圖、立視圖、截面圖、裝飾細節方案、信件等。至今現存的雷氏家族設計、建造的建築還有很多,如天壇、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清皇陵等,所有這些建築都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系統、完整的雷氏家庭建築檔案中的內容詳盡、色彩鮮艷、字體優美。中國古代建築是世界文化遺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樣式雷檔案可以使人們了解中國宏偉建築從最初設想到最後竣工的全過程,以及中國古代是如何對待和培養建築師的。 保存狀況:樣式雷檔案現保存在溫濕恆定的環境下,短期內不存在損毀的危險。然而從長遠角度考慮,其存儲條件有待改善,需要製作數字拷備。目前只有10個建築模型被保存下來,但也處於瀕危狀態。多數檔案現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另有部分檔案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於2007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6.本草綱目 傳統中醫使用大量的草藥和其他有藥效的天然產物,對這些藥物的辨識與適用病症的鑑定從數千年前便開始了。李時珍自31歲起,歷時27年,於1578年完成了一部藥典,被稱為【本草綱目】。書中記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對每一種藥物的用法和功效都有詳細說明和觀察記錄,還對古代醫書中錯誤的進行了修正。自首次出版以來,【本草綱目】已成為中國傳統醫學界人士的必備書籍,在日本、韓國和越南也是如此。這部系統的醫典是世界同類型書籍中的首部,在醫藥科學探索方面有重大的影響。這部著作在今天仍在不斷重印。於2011年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金陵版原刻本【本草綱目】是現存於世最古老的印本,為1593年木版印刷,共54卷,其中包括1109幅圖示。 保存狀況:【世界記憶名錄】中收錄的這部典籍保存在溫濕度恆定的條件下,雖並未面臨迫切威脅,但仍需要進一步保護並設置專門的存儲設備。這部古籍現存於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館。 7.黃帝內經 在很早以前,中國傳統醫學就強調通過加強飲食營養、採用適當的醫學補品等方法來預防疾病。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就研究出了疾病防治的理論。這些理論與老子學說有着密切的聯繫,強調人的生活需要與自然之道協調一致。與此同時,中國學者還對人體進行了研究,形成了『氣』如何在體內循環的理論。正是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產生了針灸和艾灸的概念――將細針或火置於氣交結的地方,以影響氣的流通。早期的中國醫學學者還確定了診斷、病理體系和治療的原則。公元前221年,所有這些材料被匯集成一部【黃帝內經】,並以中國古代發明醫藥基礎原則的皇帝――『黃帝』的名字來命名這本醫學百科全書。公元9世紀,該書被加以補充、修訂,之後以標準的版本正式出版。這部書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統類百科全書式的醫學專著,有巨大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時至今日,該書仍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基礎,其理論遍及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2011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版本是現存最古老的印刷版本,為1339年的木刻版,共18卷。 保存狀況:該書現保存在溫濕度恆定的環境下,短期內沒有損毀的危險,現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來源:中國檔案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