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永樂大典】副本殘本散落多國 影印冊成珍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10-10 23:41| 發佈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808| 評論: 0|來自: 燕趙晚報

摘要:  (記者 紅珊 通訊員 陳儒)『書中的文字全是手寫楷字,圖稿全是手工描繪,看着都是一種享受。』昨日,已過古稀之年的遷安市民趙田老人,手捧一冊影印本【永樂大典】愛不釋手,『這樣一部「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 ...
 (記者 紅珊 通訊員 陳儒)『書中的文字全是手寫楷字,圖稿全是手工描繪,看着都是一種享受。』昨日,已過古稀之年的遷安市民趙田老人,手捧一冊影印本【永樂大典】愛不釋手,『這樣一部「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的鴻篇巨製,沒想到藏在遷安華豐造紙廠的「深閨」。雖然是影印本,也因數量極少而彌足珍貴。』

歷經磨難的鴻篇巨製

這本【永樂大典】影印本是在遷安一家造紙廠被發現的。前不久,熱衷古代文物書籍研究和收藏的趙田老人,在採集遷安造紙文化資料時,意外地在這家造紙廠發現了一冊【永樂大典】影印本,令他大為欣喜。

談起這部世界罕見的大型叢書,趙田熟稔於心:『【永樂大典】為明成祖朱棣賜名,原著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凝聚着三千餘編修人員十多年的心血。自成書後歷經磨難,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間,皇宮曾遭一場大火,由於搶運及時,【大典】免遭厄運。為防不測,嘉靖皇帝命109人全部抄寫一遍,為【大典】副本。明朝末年,藏書樓文淵閣失火,【大典】正本被燒毀。副本於清雍正時移入翰林院。1900年,【大典】副本橫遭八國聯軍劫運,亦毀之殆盡,少數倖存或被掠至海外,或散落民間,現存很少,殘本400冊約計800卷現散落於多個國家和地區,數量不及原書的4%。』

趙田介紹說,這本【大典】為真字韻門制類,計三千五百十八至三千五百十九兩卷,原冊全帙當為56頁,殘去16頁,現存39頁零一角。此冊是【大典】中門制之首,開篇展示顏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子昂等十九位歷代書法名家所書各種字體的門字。書中所涉起先秦,迄隋末歷朝門制,詳列長壽門、魯班門、龍樓門、堯母門、定鼎門等57種門,並配有各類門的樣式圖,註明各式門扇欞格的名稱。

『這可是我們學習前賢智慧,研究古代建築、制具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獻。』趙田老人對書中幾十幅圖畫名稱如數家珍。

得來不易的影印本

如此珍貴的歷史文獻,如何落到遷安?趙田經走訪得知,上世紀八十年代,山東掖縣一位老太太用家中一本有字有畫的書剪紙、夾鞋樣,後來聽說這是一本珍貴古籍,經專家鑑定,確認為【永樂大典】『門』字韻,是一本『過去各家均未著錄』的【永樂大典】『孤本』,老太太遂將其捐獻給國家。為便於學術界整理研究,1983年,國家書目文獻出版社決定依原貌影印出版。

然而,依原貌影印【大典】,對紙質有着特殊要求,出版社經與多家造紙廠商談,皆因技術要求高且印量小而遭拒,最終找到了以生產皮紙盛極一時的遷安華豐造紙廠。工廠為此組織精幹技術力量,新上一條生產線,採取人工剪料、潑漿機抄等新開發工藝,在短短一個月內,按質、按量、按時生產出了影印【大典】的3噸遷安皮紙。【大典】出版後,出版社特意給遷安造紙廠送來感謝信,並贈送了一冊【永樂大典】影印本作為紀念,從此它便一直保存在工廠的檔案櫃裏。

資料顯示,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海峽兩岸的中華書局和世界書局幾度影印出版【大典】。後經過多次補充出版,目前已正式出版的【永樂大典】797卷,占現存總數的99%。但即便如此,這一數字也足以見得它罕見而珍貴的身價。


來源:燕趙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