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華韻國學網 返回首頁

草月風的專欄 https://www.chinulture.com/blog-216.html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詩·詞·曲】常識

熱度 2已有 2357 次閱讀2010-9-13 07:53 |個人分類:詩詞歌賦

【詩·詞·曲】常識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這是古人寫作七言近體詩時對一句之中各字平仄調配的變通規定,爲常用口訣。這種規定的基本精神是對平仄聲字的運用可以有靈活處置的地方,使作詩時不致爲平仄律束縛得太死,不因詞而害意。其內容是說:在一個七言律句之中,第一、三、五字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而第二、四、六字則必須平仄分明,不能任意使用。該用仄的必須用仄,該用平的必須用平。這是因爲第二、四、六字是節奏點所在,平仄必須清楚,不能混用。對於五言詩來說,就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不論』和『分明』,在拗體詩或特殊格式的詩中,有些一、三、五字的平仄也是要『論』的;有些二、四、六的字也可以不『分明』。
一 字 豆

  由一個字組成的『領字』稱爲一字豆。豆又寫作『讀』、『逗』。它們由動詞、副詞或連詞等詞充當,用於詞句之前,在詞中起轉折、過渡、串合、聯結、引領下文的作用。領字與被領字之間可以略事停頓,所以稱爲『豆』。用作一字豆的詞,主要有問、愛、總、怕、待、正、乍、看、任、將、方、嗟、嘆、盡、憑、早、快、況、悵、算、更、想、料、奈、但、似、甚、念、莫、若、應、已、未等。例如秦觀的【望海潮】詞:『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有』是一字豆,它總領『華燈』及『飛蓋』兩句。一字豆所領的句子,可以是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各句的平仄安排是對立還是相粘,一般不計領字在內,在算節拍時應把它除外。如秦觀【八六子】:『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念』是一字豆,引領兩句,所領者均爲六字句。這兩句講究同句之中的平仄交替,對句的平仄對立,都不算領字『念』在內。
一韻到底

  近體詩的律詩和絕句要求一韻到底。一韻到底是指全詩從頭到尾用韻書中同一個韻部的字,中途不轉韻。如:李頎【送魏萬之京】詩:『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本詩用歌、河、過、多、跎等字押韻,同在歌韻,一韻到底。
一題聯章

  聯章的一種。幾首詞同詠一個題目的聯章叫『一題聯章』。
七 言 詩

  每句七個字的詩。嚴羽【滄浪詩話】謂『七言起於漢武【柏梁】。』但柏梁體是一人一句湊合而成,非爲一體七言,難以認爲七言詩之始作。又有人說七言起於【楚辭】(如其中的【大招】、【招魂】,都是七言)和楚歌,如項羽的【垓下歌】等。【垓下歌】確以七言爲句:『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但此說也未成定論。不過,七言起於漢代的說法,大概可以成立。南北朝時,七言詩有繼作。到了唐代,七言詩經過李白、杜甫、岑參、韓愈、白居易、元稹等人的推動,更爲盛行。後世律詩,多以七言爲體。
入  聲

  漢語的一種聲調。它在中古時發音比較短促,並且帶有[-p]、[-t]、[-k]三種韻尾,帶[-p]的入聲字如急、及、十、納、雜、妾、聶等;帶[-t]的入聲字如竭、月、伐、越、末、活、刮、切、節、屑等;帶[-k]的入聲字如屋、玉、局、足、酌、藥、昔、惡、郭、白、碧、尺、石、激等。入聲在元明時代失去三種韻尾,入聲韻變爲非入聲韻,入聲這個聲調也就消失,它所管的字就分別合歸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等聲調去了。入聲字在宋詞中已經可以用爲平聲,在元曲中則『派入』三聲,作爲其他三聲的字來運用。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廣其押韻』(周德清語)。
入派三聲

  元人周德清在編撰北曲韻書【中原音韻】時對聲調的一種處置方法。中古時漢語的聲調分爲平、上、去、入四聲,宋代後期,作詞曲者多以入聲字『派入』其他三聲以『廣其押韻』,周氏在【中原音韻·正語作詞起例】中說:『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者,以廣其押韻,爲作詞而設耳。然呼吸言語之間,還有入聲之別。』周氏將入聲字派入三聲,主要是歸納前輩作者及時賢的作法而來,所以他又說:『平、上、去、入四聲,【音韻】無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前輩佳作中間備載明白,但未有以集之者,今撮其同聲,或有未當,與我同志改而正諸!』現代學者有些人以爲『入派三聲』就是『入變三聲』,當時的入聲已經消失。事實上,在周德清生活的時代,入聲仍然存在。周氏自己說得很明白:『呼吸言語之間,還有入聲之別。
廣  韻

  著名韻書。它是宋朝人陳彭年、邱雍等人奉詔重修【切韻】和【唐韻】而成的。書成於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廣韻】在【切韻】一百九十三韻和【唐韻】一百九十五韻的基礎上,分爲二百0六個韻部。全書共收二萬六千一百九十四字,比【切韻】多了一倍以上。【廣韻】在體例子眩要是依據【切韻】,特別是所用的反切,更是採錄【切韻】而來。當然,它也作了一些修訂。【廣韻】的註解,引用了大量的古籍,注釋相當詳贍。它行世以後,成爲宋代初年以後甚爲流行的一部官韻書,文人作詩用韻,均以之爲依據。宋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丁度等人據它進一步修編成【集韻】。
小  韻

  一、韻書中一個韻部之內,調類、韻類、聲類都相同的一個同音字組。一個小韻用一個切語註明其讀音,並註明該小韻所管的字數。如【廣韻】魚韻『居』字之下註明『九魚切,十四』,這就表明魚韻『居』小韻的讀音是九魚切,本小韻共收居、裾、琚、車等十四個同音的字。這個小韻以『居』字爲首,一般稱爲『小韻著字』。
  二、齊梁間詩人沈約等人所提出的詩作『八病』之一。其內容是五言詩兩句之內各字之間不能用同屬一個韻部的字。如:『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樹』與『露』同韻,『連』與『泉』同韻,這就犯了『小韻』的毛病。
大  韻

  一、指韻書中的一個韻部,相對於『小韻』(同音字組)而言。
  二、齊梁間詩人沈約等人所提出的『八病』之一。其內賓是指五言詩兩句之內不能有與韻腳同一韻部的字,不然就是犯了『大韻』的毛病。例如:『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胡與韻腳『壚』字同一韻部,這就犯了『大韻』的毛病。
平 仄

  古人作詩區分漢語聲調的一種術語。仄就是側,即不平之意,取其與平相對。平仄概括了古代漢語的四聲。平包括平聲,仄則包括上、去、入聲。近體詩中平聲字與仄聲字有規律地排列、交錯、相對形成不同聲調的字參互錯用,構成詩歌格律的重要表現之一,這稱爲『平仄律』。唐宋的格律詩一般只以平與仄對舉,而宋元時代出現的詞、曲,爲了歌唱的需要,不單要講究平仄,而且在仄聲字中分別講究上、去、入聲字的運用,特別重視對上、去聲字的調配使用。這是詩與詞曲在運用聲調上的重要差別。近體詩對平仄的運用,一是講究句中各字平仄的排列;或是一句之中平仄聲字的交替,或是對句之內平仄聲字的對立,另一是一篇之中各句平仄聲的安排,如講究相粘之類。平仄的交替、對立、相粘等做法,使詩句的格式變得多樣化,這也就是劉勰在【文心雕龍·聲律篇】中所說的『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的異音相從的表現。

  我國古代韻文的一種重要體裁。原稱爲曲子詞、曲、曲子、曲詞,或稱爲雜曲、歌曲、琴趣、長短句、詩餘、語業、樂章等,到南宋時稱爲詞。詞本是一種配樂的詩歌,它是按一定的曲譜填寫出來的歌辭,所以作詞又稱爲『填詞』。詞很講究聲律,可以上口演唱,所以有人又稱之爲『樂府』。事實上,它也是古代的樂府演變而來的。清人宋翔風【樂府餘論】說:『宋元之間,詞與曲一也。以文寫之則爲詞,以聲度之則爲曲。』詞的曲調有很廣泛的來源,有的來自域外樂曲、邊疆民族音樂,有的來自中原內地的民間歌曲,有的則是文士或樂工的製作。詞所用的曲調清新流暢,它出現於唐代,而在晚唐形成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至宋代大爲盛行。文人所作的詞據傳起於唐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而到了溫庭筠手中,詞作在藝術技巧上已趨於成熟。唐代著名的詞家有劉禹錫、白居易、韋莊、皇甫松、司圖空等人,南唐的著名詞人有李煜,北宋的名家則有晏殊、晏幾道、歐陽修、范仲淹、王安石、蘇軾、秦觀、周邦彥、柳永、張孝祥、李清照、辛棄疾、陸游、陳亮、姜夔等人。詞的格律,是由前代的詩演變而成。在運用四聲平仄以及對仗等方面,大體上仍繼承了前代詩歌的傳統。詞的體式很多,句子也長短不齊,每一首詞都有一個調名以表示所用樂曲,這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詞牌』。詞牌有多種多樣,所以詞的格式也多種多樣,一般按它篇幅的大小分爲小令、中調和長調三類,又按音樂節奏的不同分爲令、引、近、慢等。詞的用韻、平仄、對仗等都有別於近體詩。

路過

雷人
1

握手

鮮花

雞蛋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覆 伊寧 2012-1-24 15:41

facelist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