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子】卷12道應訓詩解23達士不惑捨生忘死不失宗本大巧非智
題文詩:
昔孫叔敖,三得令尹,而無喜志;三去令尹,
亦無憂色.延陵季子,吳人也願,一以為王,
而其不肯;許由亦讓,天下弗受;晏子與盟,
崔杼而臨,死地不變,其儀此皆,有所遠通.
精神通於,死生則物,孰能惑之!荊有佽非,
得一寶劍,之於干遂,還返渡江,至於中流,
陽侯之波,兩蛟繞船佽非乃謂,枻船者曰:
嘗有如此,得活者乎?曰未嘗見.於是佽非,
瞑目勃然,攘臂拔劍,曰武士者,可以仁義,
禮說不可,劫而奪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
棄劍而已,余奚愛焉!赴江刺蛟,遂斷其頭,
船中盡活.風波畢除,荊王聞之,爵為執圭.
孔子聞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棄劍,
佽非之謂!故老子曰:夫其唯無,以生為者,
賢於貴生.達士達乎,死生之分,利害存亡,
弗能惑矣.捨生忘死,情真義深,義薄雲天.
齊淳于髡,縱說魏王,魏王辯之.約車十乘,
將使之荊,辭而行仍,以為縱說,之未足也,
復以衡說,其辭若然.魏王乃止,其行疏身.
失縱心志,而又不能,成衡之事.是其所固.
夫言有宗,事亦有本,失其宗本,技能雖多,
不若其寡.周鼎著倕,使齧其指,先王以見,
不可大巧.故慎子曰:匠知為門,能以為門,
而不知門.故必杜門,然後能門.大巧非智.
【原文】
昔孫叔敖三得令尹,無喜志;三去令尹,無憂色。延陵季子,吳人願一以為王而不肯;許由,讓天下而弗受;晏子與崔杼盟,臨死地不變其儀;此皆有所遠通也。精神通於死生,則物孰能惑之!荊有佽非,得寶劍於干遂,還反度江,至於中流,陽侯之波,兩蛟挾繞其船,佽非謂枻船者曰:『嘗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對曰:『未嘗見也。』於是佽非瞑目,勃然攘臂拔劍曰:『武士可以仁義之禮說也,不可劫而奪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棄劍而已。余有奚愛焉!』赴江刺蛟,遂斷其頭,船中人盡活。風波畢除,荊爵為執圭。孔子聞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棄劍者,佽非之謂乎!』故老子曰:『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焉。』
【呂氏春秋】卷20恃君覽3知分:
【知分原文】
三曰:達士者,達乎死生之分,達乎死生之分。則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與崔杼盟而不變其義。延陵季子,吳人願以為王而不肯。孫叔敖三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憂。皆有所達也。有所達則物弗能惑。荊有次非者,得寶劍於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次非謂舟人曰:『子嘗見兩蛟繞船能兩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見也。』次非攘臂袪衣,拔寶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己,余奚愛焉!』於是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荊王聞之,仕之執圭。孔子聞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棄劍者,其次非之謂乎!』
知分譯文:
通達事理的人士,通曉死生之義。通曉死生之義,那麼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所以,晏子與崔杼盟誓時,能夠不改變自己遵守的道義;廷陵季子,吳國人願意讓他當王他卻不肯當,孫叔敖幾次當令尹並不顯得高興,幾次不當令尹並不顯得憂愁。這是因為他們都通曉理義啊。通曉理義,那麼外物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楚國有個叫次非的,在干遂得到了一把寶劍。回來的時候渡長江,到了江心,有兩條蛟龍從兩也纏繞住他乘坐的船。次非對船工說。『你曾見到過兩條蛟龍纏繞住船、龍和船上的人都能活命的嗎?』船工蛻:『沒有見到過。』次非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撩起衣服,拔出寶劍,說,『我至多不過成為江中的腐肉朽骨罷了,如果丟掉劍能保全自己,我何必要捨不得寶劍呢?』於是跳到江裏去刺蛟龍,殺死蛟龍後又上了船。船裏的人全都得以活命了。楚王聽到這事以後,封他為執圭之爵。孔子聽到這事以後說:『好啊,不因為將成為腐內朽骨而丟掉寶劍的,大概只有次非能做到吧!』
【譯文】
以前孫叔敖三次得到令尹的官職而不露喜悅之情,三次失去令尹的官職而沒有憂愁之色;延陵季子,吳國人要立他為王,但他堅決不肯;許由,堯準備將天下讓給他,但他不接受;晏子與崔杼盟誓,面臨着死亡威脅而不改變他的原則。這些人都能對事物作長遠思考。人的精神能夠認識到死生之分,那麼還有什麼外物能誘惑他!楚國有位佽非,在干遂得到一寶劍。返回時渡長江,船到江中心時,波浪湧起,兩條蛟龍挾持纏繞着船。佽非對船艄公說:『你見過在這種險境中逃生的人嗎?』艄公回答:『沒見過。』這時佽非怒目圓睜、血氣勃涌、捋起衣袖、拔出寶劍,喝道:『武勇之士可以用仁義之禮來說服,但不能威逼強奪他的志向。人總是要變為腐肉朽骨的,就是棄劍而能保全性命也沒什麼意義,所以生命又有什麼值得吝惜的呢!(如果丟掉劍能保全自己,我何必要捨不得寶劍呢?)』說完便跳入江中搏殺蛟龍,終於將蛟龍的頭斬斷,使一船的人全得以保全性命,風浪也平息下來。楚王於是封給了佽非執圭爵位。孔子聽到這件事後說:『好啊!不因為吝惜生命而棄掉寶劍,佽非稱得上這樣的人。』所以【老子】說:『只有那不貪生怕死的人,才勝過厚養生命的人。』
【原文】
齊人淳于髡以從說魏王,魏王辯之。約車十乘,將使荊,辭而行。人以為從未足也,復以衡說,其辭若然。魏王乃止其行而疏其身。失從心志,而又不能成衡之事。是其所以固也。夫言有宗,事有本,失其宗本,技能雖多,不若其寡也。故周鼎著倕,而使齧其指,先王以見大巧之不可也。故慎子曰:『匠人知為門,能以門,所以不知門也,故必杜,然後能門』。
【譯文】
齊國人淳于髡用合縱策略遊說魏惠王,魏惠王認為淳于髡的辯說有道理。於是為他準備了十乘車子,派他出使楚國實施合縱。但在淳于髡告辭將要出發之際,他又覺得合縱策略不是十分完善,於是又用連橫策略遊說魏惠王。言辭同樣說得雄辯有理。但魏惠王卻認為淳于髡有些反覆無常不可信,就不讓他出使楚國了,並有意疏遠了他。這樣,淳于髡既沒有實施合縱的意願,也無法施行連橫的策略,這正是他的鄙陋之處。這說明說話要有宗旨,辦事要抓着根本;失去了宗旨和根本,就是有再多的技能也無濟於事;還不如技能少些為好。因此周朝的鼎上鑄有工倕的像,還特意讓他咬着自己的手指頭,是想告誡人們過分智巧不可取。所以【慎子】說:『工匠知道做門,但如果不知道怎樣使門能開能關,這就等於不知道做門的關鍵所在。所以一定要知道這門之關鍵所在,才能算會做門。
【注釋】
1出自【呂氏春秋】卷18審應覽4離謂
齊人有淳于髡者,以從說魏王。魏王辨之,約車十乘,將使之荊。辭而行,有以橫說魏王,魏王乃止其行。失從之意,又失橫之事,夫其多能不若寡能,其有辯不若無辯。周鼎著倕而齕其指,先王有以見大巧之不可為也。
2『匠人知為門,能以門,所以不知門也,故必杜,然後能門』出自【慎子】卷8逸文 :匠人知為門,能以門,所以不知門也。故必杜,然後能門。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