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華韻國學網 返回首頁

達性暢情的專欄 https://www.chinulture.com/blog-56369.html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劉向【說苑】卷9正諫詩解11(上)枚乘上書喻諫吳王變所欲為危而易安 ...

已有 388 次閱讀2022-6-30 17:07 |個人分類:劉向說苑

劉向說苑卷9正諫詩解11(上)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危而

題文詩:

孝景帝時,吳王濞反,梁孝王之,中郎枚乘,

字叔聞之,為書諫王,曰臣聞得,全者全昌,

失全全亡;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禹無,

十戶之聚,以王諸侯;湯武之地,百裏;

不絕,三光之明,不傷,百姓之心,

有王術也!父子之道,人之天性,忠臣直諫,

不敢避誅,事無廢棄,功流萬世,誠願,

披腹心而,效愚忠恐,大王不用;誠願大王,

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之言;夫以一縷,

之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

不測之淵,雖甚愚人,且猶知哀,其將絕也.

馬方駭而,重驚之也,系方絕而,重鎮之也;

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

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能用臣言,一舉必脫;

若所欲為,危如重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

易於反掌,安於太山.今欲極,天命之壽,

弊無窮樂,保萬乘勢,不出反掌,之易以居,

太山之安;乃欲乘,重卵之危,走上天難,

此愚臣之,所大惑也!大道至簡,易知易行.

​真情至朴,赤子童真.利慾薰心,咎由自取.


文】


  孝景皇帝時,吳王濞反,梁孝王中郎枚乘字叔聞之,為書諫王,其辭曰:『君王之外臣乘,竊聞得全者全昌,失全者全亡。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禹無十戶之聚,以王諸侯。湯武之地,方不過百裏;上不絕三光之明,下不傷百姓之心者,有王術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敢避誅以直諫,故事無廢棄而功流於萬世也,臣誠願披腹心而效愚忠,恐大王 不能用之;臣誠願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之言。

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且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駭而重驚之,系方絕而重鎮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誠能用臣乘言,一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如重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太山。今欲極天命之壽,弊無窮之樂,保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以居太山之安;乃欲乘重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注釋

 1枚乘(?—公元前140),字叔,西漢初時淮陰人。初與鄒陽等在吳王濞手下供職,任郎中,以文辭著稱。吳王謀反,枚乘上書諫阻。吳王不聽,於是枚乘與鄒陽等至梁孝王門下。吳王起兵後,枚乘又上書勸諫。七國反叛平定後,景帝拜他為弘農都尉(弘農,漢郡名,在今河南靈寶縣東),不久,辭去。武帝即位,召他進京,死在路上。枚乘善於辭賦,所作【七發】今傳於世。【漢書】有【枚乘傳】。 

說明:吳國是當時諸侯中的大國,吳王劉濞野心很大,圖謀叛亂。漢景帝任用很有才能的晁錯御史大夫,晁錯主張削減各諸侯國的領地,加強中央的權力。劉濞看到一些諸侯王紛紛被削減了領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難免,於是聯絡其他的幾個諸侯準備叛亂。  

  枚乘寫了【上書諫吳王】對劉濞進行勸諫。在諫書中,他說: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樣去做,那是比磊雞蛋還要危險,比上天還要艱難的;不過,如果儘快改變原來的主意,這比翻手掌還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還穩固。』   

 公元前154,劉濞以清君側、殺晁錯為名,起兵叛亂。漢景帝聽信讒言,殺了晁錯,向諸侯王們表示歉意。   

 枚乘在此時又寫了【上書重諫吳王】,勸劉濞罷兵。劉濞還是不肯回頭。不久,漢朝大將周亞夫率領軍隊打敗了叛軍。吳王劉濞被殺。

2出自上書諫吳王原文

臣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禹無十戶之聚,以王諸侯。湯武之土不過百裏,上不絕三光之明,下不傷百姓之心者,有王術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誅以直諫,則事無遺策,功流萬世。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之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又重鎮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極天命之上壽,弊無窮之極樂,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注釋: 1、全,完備,指行為完美無瑕。 2、聚,村落。 3、三光,日月星。不絕三光之明,指無日食月食金木水火土等星運轉正常。古人以為日食等現象是上天對帝王的警告;日月星不發生異常現象,這是天下有道所致。 4、王(wàng)術,王天下之術。 5、語見【孝經聖治】。這裏說父子下面說,這是說父子君臣的道理是一樣的。 6、這話的意思與鄒陽【獄中上梁王書】中的願大王孰察,少加憐焉的意思相近。惻怛(dá),等於說惻隱,有憐憫的意思。 7、任,負擔。 8、方,將。 9、系,用如名詞,指縷。鎮,壓,指加上重量。 10、這是說出得來與出不來,其間相差極微。隱喻能不能從災禍中逃出來,決定於今日,已經很急迫了。 11、脫,指脫離災禍。 12、累卵,堆疊起來的蛋。 13、天命,天所賦予的。上壽,指百歲以上。 14、弊,盡,指享盡。

譯文上書諫吳王

    我聽說『能夠行為完美無瑕的人一定會昌盛,做不到的人就會滅亡。』舜沒有立錐之地,而擁有了天下;禹沒有十戶人家那麼大的村落,而能夠在諸侯之間稱王。湯武的土地方圓不過百裏,上天日月星辰運行正常,沒有發生特異的自然現象,對下不傷害百姓的心,是因為用仁政來治理天下。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忠臣不懼怕殺頭而(對君主)進行直諫,處理事情沒有缺漏或錯誤的謀劃,功績流傳萬世。我願意剖開自己的心腹獻上愚笨的忠心,希望大王對我的話稍微考慮一下以表現您的憐憫之心。 

用一根線的負擔,系起千鈞的重物,上面懸掛在沒有盡頭的高處,下面靠着不可測度的深淵,雖然我是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擔心線將斷絕。馬就要受驚,卻去擊鼓驚嚇它;系物的線將要斷絕,又給它增加重量。系物的線在高處斷絕,不能在接好;重物掉進深淵,不能在把它取出來。形勢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境地,能否避免禍患只在一念之間,當中連一根頭髮都容不下。假使能聽從忠臣的話,所有的行動一定能夠免於災禍,如果一定要順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那就比累起的蛋還危險,比登天還難。改變自己的做法,比翻過手掌還容易,比泰山還安穩。現在要享盡天賜的壽數,享盡無窮的樂趣,終保王侯的威勢,不從做翻掌這樣的事情出發,來得到像泰山那樣的安穩,卻要趁着累卵的危險,經歷登天的困難,這就是我心中最大的疑惑。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