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61|回復: 0

[汉语词典] 趣话“巾帼”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07-5-9 1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网络
阅读书报,不时可见“巾帼”这一名词,尤其每年三八节前后,这一名词在新闻媒体上出现就更加频繁。记得我年少时,有一次参加灯谜会,我懵中了一条谜面为“统一中国”的字谜,谜底是“帼”(意思是“帼”字加上个“一”,便成为“中、国”)。但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帼”的深刻含意,待到年长,方知“巾帼”不但常被用于妇女的代称,如称女能人为“巾帼英雄”、“巾帼豪杰”等。而且,还有一些值得弄清楚的典故。
的确,对于一些人来讲,“巾帼”这个词是比较陌生的。为何“巾帼”可以作为女子的代称呢?原来,巾帼是我国古代妇女的一种假髻,它用金属做成框架,外裱黑色缯帛以代头发。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因只用于妇女,故引申为妇女的代称。唐代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中就写道:“椎髻抛巾帼”。这是说,南方女子头上光是梳个发髻,不戴头巾和发饰。
正因为巾帼是女子佩戴的东西,所以古代有人将巾帼送与男子以示羞辱。《三国志・魏志》中记载,诸葛亮出斜谷,屡向司马懿挑战,但司马懿却避而不出。诸葛亮无可奈何,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一来以此发泄心中的愤懑;二来藉以嘲弄司马懿没有男子汉的英雄气概。
在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理学家黄道周的家乡福建东山岛,有一副当年黄道周撰写的,嘲讽司马懿祠妙联,此联就借用到《三国志・魏志》和《三国演义》的典故,联曰:“巾帼遗羞,当年尝怕诸葛计;帕头出字,今日方知司马灵。”说也奇怪,这一副充满辛辣味的讽联贴出后,一时不胫而走,引人品评深思。不久,司马懿祠也就香火冷落了,这一脍炙人口的讽联轶闻后来还被收进《东山县志》。
今天,“巾帼”早已没有羞辱男子的意思,它已成为新时代女性的一种尊称了。同时,“巾帼”作为女性的借代,也常常用于灯谜等文艺作品。如“巾帼逞威”(猜字)谜底:“戌”(意思是“戌”字加上个“女”,便成为“威”);“巾帼豪杰”(猜离合字)谜底:“好女子”;“巾帼胜须眉”(猜词牌名)谜底:“女冠子”;“巾帼不平凡”(猜物理名词)谜底:“瓦特”;“巾帼榜样不一般”(猜称谓)谜底:“女模特”;“巾帼个个有才干”(猜体育名词)谜底:“女子全能”。
作者:林长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