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论剑历史门户网 “科”之概念在先秦开始出现,但并不普遍运用。按照《说文解字》解释:“科,程也。”段玉裁注:“《广韵》曰:程也,条也,本也,品也。又科断也。按实一义之引申耳。”[22]何谓“程”?《说文解字》曰:“程,程品也,十发为程,一程为分,十分为寸。”[23]可见,科的本义为“程”,与“条”、“本”、“品”一样,同为类名。《论语・八佾》云:“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孟子》曰:“盈科而后进。”此处所谓“科”,均指“科”的本义“程”、“段”。“分科”一词与“分类”、“分门”相似,但在先秦时并未联用。
可见,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分、别、类、科等概念已经出现,分类、分别观念也较为普遍。正是在这些观念比较普及基础上,当先秦学者考察学术问题时,便相应出现了中国最早之学术分类。
二
先秦时期“分类”观念之产生与发达,与社会分工的出现及逐步细化密切相关。有了社会分工,便有了各职其司的百工,百工各司职守,便会导致分工明确化及确定化。只有当学术作为一种社会分工出现后,才谈得上学术分类及学术分科。对此,荀子在论述“礼法之大分”时有一段精辟阐述:“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24]然后“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已而已矣。”[25]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分工,才会有各种分职,有了农、商、百工、士大夫、诸侯、三公、天子各自的职守。正是因为有了“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才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及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周礼》对百官“分职”作了详细规定,其中论到“史官”时曰:“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达书名之四方,小史掌邦国之志。”可见,西周时已有外史与小史、内史之专业分工。殷周之际开始有了约略的分类观念,并开始运用到典籍目录上。
《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尧分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定四时成岁”,是“依时”分类的体现;舜命伯禹、弃、契各司庶务,是“依事”分类的开始。《尚书・洪范》所分的“九畴”,显然是一种分类法:“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义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饷用五福,威用六极。”九畴是大类的名称,五行、五事、八政、五纪、三德、五福、六极,显然是二级分类。这些分类名目所以能够出现,显然是长期观察的经验所致。对此,《周易・系辞下》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舆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既然“八卦”是取法于天、取法于地而长期观察的结果,那么“九畴”及所属的五行、五事、八政、五纪、三德、五福、六极,又何尝不是“取法天地”而长期观察的结果?
殷周时代关于事物分类的观念既然产生,那么作为知识分类的学术分科,自然随之而生。近代目录学家姚名达说:“分类之应用,始于事物,中于学术,终于图书。”先秦时期分类观念已经产生,并且开始用分类之法辨别事物。据《周易・易象》载:“君子以族类辨物。”《周易・系辞上》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又曰:“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周易》实际就是依据“推类”原则演绎出来的。对此,姚名达说:“《易》之为术,纯乎依推类演绎之法以行之。”[26]这就是说,事物分类进一步发展便是学术分类,而学术分类最后必然归宿于作为学术载体之典籍分类。
事物“分别”、“分类”概念出现后,学术分类自然出现。《周易》上关于“道器”的分别,似乎是较早的学术分类。《周易・系辞上》曰:“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根据“形上”与“形下”的分类标准,将知识类分为“道”和“器”,这不仅是“道术”与“方术”之区别,也是后来“学”与“术”的分别。这种“道”与“器”之分别,对于中国传统知识系统的建构产生了很大影响。
春秋以前,各种文献典籍均藏于官府,民间没有典籍,因此“学在官府”、“学术专守”,便成为非常自然的事情。典、谟、训、诰、礼制、乐章等皆朝廷制作,政府设官分职掌管。对此,章学诚曰:“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有书斯有学,故师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业。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27]既然“官守学业,皆出于一”,那么《周礼》所置百官,便是某种学业之执掌者。
《左传》云:“昭十二年,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子家语・正论解》亦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是古代典籍名称,抑或是学术类名?历来颇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均为古代典籍名称,而非学术类名,姚名达则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些有数码之名称,是“类名”而非典籍名称:“著者则以为既有数字,必非书名而为类名,如后世之合称《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六艺’,诸子为九流之例。倘此说不谬,则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为楚府藏书之分类名称。”[28]这就是说,它们不仅仅是典籍名称,而且同时是“类名”。
从古代其他文献典记载来看,姚氏之说并非没有根据。《周礼・天官冢宰》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一曰治典,二曰教典,三曰礼典,四曰政典,五曰刑典,六曰事典。”《礼记・曲礼下》云:“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尚书・舜典》亦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可见,三代之前已有所谓五典、六典者,并且它们均为藏书的类名,不仅仅是典籍名称。
如果进一步寻觅古代历史文献,则可以发现,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为典籍分类者,并非姚名达之发明。南北朝时之阮孝绪实际上已经有了这种意见。其《七录序》曰:“大圣挺生,应期命世,所以匡济风俗,矫正彝伦,非夫丘、索、坟、典、诗、书、礼、乐,何以成穆穆之功,致荡荡之化也哉。”[29]将三代之丘、索、坟、典,与春秋之诗、书、礼、乐并称,实际上认它们均为典籍类名。
在“学在官府”、“学术专守”之殷周时代,主要的学术门类便是所谓“六艺”。关于六经与六艺,历来学者有较大分歧。近代有人说:六经为“古代道术之总汇,非儒家所得而私之也。”[30]六艺有广狭之分与大小之别。一般说来,人们将礼、乐、射、御、书、数视为“小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则称为“大艺”。前者是殷周时代之“旧六艺”,而后者则为春秋以后之“新六艺”。
“六艺”之名,始于《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就是说,“六艺”最初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也是当时流行的六种学术。到春秋时代,六艺的内容逐渐演变为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六种古代典籍的传授和研习。章学诚曰:“六艺非孔子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领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31]这就是说,六艺是“周官之旧典”,在“学在官府”时代,六艺是当时周官职掌之六种知识门类,即当时流行之六门学科。对此,近代目录学家杜定友亦云:“六艺之名肇于周代,卿大夫设六艺以教万民。有五礼之义,六乐之歌,五射之法,五御之节,六书之品,九数之计。而刘《略》一变而为易、书、诗、礼、乐、春秋。夫刘氏去古未远,而六艺之名已不复旧观,此学与书之不同也。非深明类例之义者不足奏此。”[32]这实际上揭示了“六艺”内容之演变:殷周时代“旧六艺”是指六门学问,秦汉以后“新六艺”变成六种古代典籍;前者是六门学科,后者为六种古代典籍。
孔子删改“六艺”,实际上是指对古代《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古代典籍的整理,使之成为六门知识学科的教材。孔子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事比事,《春秋》教也。”[33]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谓“六艺”,也是指《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种古代典籍。
殷周时代的“旧六艺”是当时流行的六门学科,是无疑义的,那么孔子删改后的“新六艺”,仅仅是六种古代典籍,抑同时是六种学术门类?从前述孔子所谓的“《诗》教”、“《书》教”、“《乐》教”、“《易》教”、“《礼》教”、“《春秋》教”来看,显然不仅仅是六种典籍,而且同时是六种学术门类。对此,晚清学者刘师培以近代分科观念审视“六经”,认为六经是“孔门之教科书”:“《易》为哲学讲义,《诗》、《书》为唱歌、国文课本,《春秋》为本国近世史课本,《礼》为伦理、心理讲义,《乐》为唱歌、体操课本。”他进而指出:“至《论语》、《孝经》,又为孔门之学案,则孔学之在当时,不过列九流中儒家之一耳。”[34]目录学家刘国钧根据近代分科观念反观“六艺”时,也断定“六艺”是六种分科性学问,相当于近代意义上之六种学术门类:“所谓六艺,犹夫六学科也,故同性质之书,皆可列入。”[35]他强调说:“经部原名六艺,汉志有六艺略。然不曰六经而曰六艺,意者六经在当时为六种专门之学,一艺即是一专科欤。故奏议得入尚书,《史记》得入春秋,皆各从其类也。六艺为古人所治之学科,刘氏集之于一处,殆所以示为学之根本,故继之以小学,即治学之入门也。后人以六艺为六经,于是治学方法上首列之六艺,变为儒家之典籍,此后人之失也。”[36]刘氏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六经”一说源于战国时期。据《庄子・天运篇》记载,孔子曾对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熟知其故矣。”[37]这是古代典籍中最早将“六艺”称为“六经”的文字记载。“六艺”到战国后期开始称“六经”,到汉代逐渐演变为汉儒专门研习的“经学”。《白虎通・五经》对“经”是这样解释的:“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不能自成,是以圣人象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38]五经实际上成为五门求得圣人之道的学问。
“六艺”为何逐渐被尊为“六经”?章学诚认为,“六经之名,起于后世,然而亦有所本也。”所本者何?他解释说:“六经之文,皆周公之旧典,以其出于官守而皆为宪章,故述之而无所用作;以其官守失传而师儒习业,故尊奉而称经。圣人之徒,岂有私意标目,强配经名,以炫后人之耳目哉?故经之有六,著于《礼记》,标于《庄子》。损为五而不可,增为七而不能,所以为常道也。”[39]所以,“官守失传”与“师儒习业”,是“六艺”成为“六经”之关键所在。
同时,“六艺”所以被后世学者尊为“六经”,还因其具有重大之社会教化和知识功用。《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典籍,各有功用,缺一不可。《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是专讲《诗》的功用。司马迁《史记・滑稽传》载:“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六艺虽为六门学术,但其精神是相通的,是从六个方面体现先王之“大道”。对于六艺“大道为一”观念,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多能体悟。《荀子・劝学篇》曰:“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在荀子看来,“六艺”几乎包涵了人类一切知识,精研“六艺”,便会达到为学之极致、道德之极致,也就会毕尽天地之道:“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夫《诗》、《书》、《礼》、《乐》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广之而可通也,虑之而可安也”。[40]
孔子的这种观念,为后来汉儒所发挥。《淮南子》曰:“六艺异科而同道”,六经贯穿着“德教”[41]。《汉书・艺文志》亦曰:“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着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东汉儒生徐衷唬骸跋韧踔欲人为君子也,故立保民,掌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教。”他也强调“通”之重要:“通乎群艺之情实者,可与论道;识乎群艺之华饰者,可与讲事。事者有司之职也,道者君子之业也,先王之贱艺者,盖贱有司也。君子兼之则贵也,故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者,心之使也,仁之声也,义之象也。故礼以考敬,乐以敦爱,射以平志,御以和心,书以缀事,数以理烦。敬考而民不慢,爱敦则群生悦,志平则怨尤亡,心和则离德睦,事缀则法戒明,烦理则物不悖。六者虽殊,其致一也。其道则君子专之,其事则有司共之,此艺之大体也。”[42]六艺虽殊,其道则一,名专而内通。
三
《汉书・艺文志》曰:“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孔子死后,儒家分化。对于战国时期儒、墨分化情况,《韩非子・显学》有一段精辟论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后世之学乎?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能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43]这就是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墨家在墨子死后,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派。
为什么儒、墨两家显学在孔子和墨子死后会出现如此剧烈的分化?唐人韩愈分析说:“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因此,孔子之后儒学分门别派的原因,是由于孔门弟子“各得其性之所近,举其素昔所诵习而崇仰者,转以授之于其徒。而其所授者,又各有其性之所近,杂然殊涂,久之始各得其所宗。孟、荀之学,后世儒家之二大宗也。虽其学出之于孔子,则固孟、荀之所同矣。孟子之学出于曾子,荀子之学出于卜子。”[44]这种分析颇有道理。实际上,天下道术在春秋以后分为儒、墨、名、道、法、阴阳等“百家之学”,是学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儒家在孔子死后分为八派,墨家在墨子死后分为三派,也是学术分化的自然现象。这种情况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道术分化是非常剧烈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为后世儒者惊叹的“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现象。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春秋以后“道术将为天下裂”之学术分化情景。
殷周时代,学在官府,学为官守,道与艺合一;春秋时代,周室衰微,古代典籍流散民间,私人讲学之风兴起,诸子百家之学勃兴,学术格局及学术形态均发生重大变化。《庄子・天下篇》曰:“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庄子认为,先王之道“皆原于一”,古人道术均备,道术合一而不分离,俱存于“六艺”之中:“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45]这就是说,古之“道术”无所不在,并集中体现在《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典籍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