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94|回復: 1

[医药临床] 固崩止漏汤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周信有(1921—2018)男,汉族,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之一,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生前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国医大师周信有医学精华〗等著作。

组成:党参20~30克,炒白术9~15克,蜜炙黄芪20~30克,熟地20克,益母草15~20克,乌贼骨30克,续断15克,补骨脂20克,醋五味子20克,阿胶珠9克(烊化),艾叶炭6~9克,棕榈炭9~15克,侧柏炭9~15克,仙鹤草15~20克。

功效:补脾固肾,益气摄血。

主治:因中虚气陷所致的月经过多、漏下不止、体倦乏力、面色白光白等;对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引起的出血亦可酌情选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阿胶烊化后兑入,早、中、晚分3次服用。

方歌: 崩中漏下妇人疾,血热气虚兼血瘀;

固崩止漏参术芪,熟地坤草海蛸续;

棕榈侧柏艾俱炭,五味骨脂鹤胶依;

清热补虚消瘀阻,无瘀归芎非所宜;

此为疑难危重症,加减化裁更须记;

芥炭参倍柏茯寄,熟识于胸径不迷。

方解: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妇女崩漏,最为大病。』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重症。方中参、术、芪同用,共凑补益中气、摄血固崩之功;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月经不调,崩漏下血常用之品;〖开宝本草〗谓补骨脂有专治『妇人血气堕胎』的功效,五味子对一切气血耗散的休克、虚脱,皆可用之,二者配伍,有温肾固涩,生津健脾的功效;阿胶珠补血养血为血肉有情之品;益母草于方中行佐使之用,消水行血,祛瘀生新;仙鹤草收敛止血,可有效缓解体倦乏力的症状;续断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亦为治崩漏的良药;棕榈炭、侧柏炭、艾叶炭三者共用,以增强止血之功。诸药协同,补脾固肾,益气摄血。

加减:伴有出汗者,加五倍子9~15克;伴有头痛者,去艾叶炭,加荆芥炭9克;气短懒言、疲乏尤著、脉细弱者,去党参,加人参9克,另煎兑入;心悸加茯神20克、炒柏子仁9克;腰酸腹痛者,加桑寄生15克。

临证备要:1.周信有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责于冲任不固,不能统摄经血。其成因常见有脾虚、肾虚、血热、血瘀。但在具体发病中,此四者又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在治疗上应抓住血热、气虚、血瘀这三个崩漏最基本、最重要的病理机制,采用热者清之,虚者补之,瘀者消之的治则。2.诊断血瘀以有无小腹痛为判断依据。如无瘀血现象,则治疗时不用当归、川芎。因两者皆气辛而易动,且川芎之动尤甚于当归。

(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殷世鹏 澳大利亚悉尼凤荣中医诊所 李凤荣共同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今日平说 發表於 2025-3-26 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固崩止漏汤》方义阐微

周信有先生此方深谙"脾统血,肾主封藏"之旨,融补益、固涩、化瘀三法于一炉。方中参、术、芪三味相须为用,大补中气以复统摄之权,暗合李东垣"益气升阳"之法;熟地、续断、补骨脂滋肾填精,温固下元,取张景岳"阳中求阴"之意。更以五味子酸敛收涩,阿胶珠养血止血,共成固本培元之功。

其配伍特色尤在炭类药运用之妙:棕榈炭、侧柏炭、艾叶炭三炭并举,既止血而不留瘀,又寓"血见黑则止"古训;佐乌贼骨涩中有通,仙鹤草补中有行,益母草化瘀生新,使全方固摄而不滞邪,止血兼能调经。此等配伍,正合《女科经纶》"崩漏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之阶梯疗法。

临证运用当辨明虚实:若暴崩势急,当加重黄芪至60克,并入红参急固其脱;血热明显者加生地、黄芩;瘀阻甚者酌加三七、蒲黄。先生此方执中央以运四旁,固先天以资后天,非仅治标之剂,实乃调本之方,深得"治病必求于本"之奥义。
水亦寒 發表於 2025-4-7 0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固崩止漏汤方义阐微与临证心悟

周信有先生所创固崩止漏汤,乃集六十年妇科临证精粹而成,其组方法度谨严,融汇脾肾双补、气血同调、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于一炉,诚为治疗崩漏之典范。今就方义机理与临证要点析论如下:

一、立方根基:脾肾为本,气血互济
本方以参、术、芪为君,深合李东垣"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之旨。黄芪蜜炙更增甘温升提之性,与党参相伍,效仿补中益气汤意,使脾阳得振,统摄有权。熟地、补骨脂、续断为臣,取张景岳"阳中求阴"之法,补肾中真阴真阳,尤妙在补骨脂与五味子配伍,暗含四神丸温涩之理,使肾封藏得固。三组药对构成"中焦健运-下焦固摄"双向调节,契合崩漏"虚在下焦,治在中焦"之要义。

二、止血机理:炭药相须,动静结合
方中乌贼骨、棕榈炭、侧柏炭、艾叶炭四味炭药并用,彰显"急则治标"之智。乌贼骨咸温涩敛,兼具化瘀之长,较之单纯收涩更为妥帖;艾叶炭温经止血,尤宜胞宫虚寒;侧柏炭凉血止血,可制参芪之温;棕榈炭收敛力专。四炭同用,寒温相制,使止血而无留瘀之弊。更佐益母草活血调经,深得唐容川"止血不忘消瘀"之三昧。

三、配伍精要:
1. 阿胶珠运用之妙:烊化兑服保留胶类补血效能,珠制后减其滋腻,尤宜脾虚湿重者。
2. 仙鹤草双向调节:现代药理证实其既促凝血又强心,对崩漏伴气脱者尤为适宜。
3. 加减法度:五倍子固表止汗,实含"汗血同源"之虑;荆芥炭代艾叶炭,取"血晕用荆芥"古法;人参易党参,乃宗独参汤救脱之意。

四、临证要点
1. 辨证关键:见血色淡质稀、舌胖齿痕、脉沉弱者为适用。若见经色紫暗夹块、舌黯瘀斑,当酌加三七、蒲黄。
2. 疗程把握:血止后需守方3-5剂,继以归脾丸、左归丸善后。周老强调"崩漏愈后,当调经三月"。
3. 现代拓展: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修复迟缓者,可配合周期疗法,经前期加重补骨脂用量至30克。

此方之精,在于构建"补气摄血-温肾固冲-化瘀止血"三维体系。学者当知:炭类药非简单堆砌,实为构建"止血膜";益母草之用,恰似堤防疏导。周老尝言:"治崩如治水,堵疏需得宜。"诚哉斯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