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732|回復: 1

[气功] 气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初探

[複製鏈接]
是飞 發表於 2015-12-28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患注意缺陷疾病(ADD)和低能的儿童,尽管病因不同,但是注意力、记忆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差是他们的共同特点。1984年我们作了尝试,选择上海延安西路小学该类学生组成的辅导班三年级为对象(共13人),先由儿童精神科医师诊断他们的病症,并测定他们的注意力、记亿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然后由师和教师天天带领他们在课堂内练20-30分钟时间的气功,经过半年之后、一年之后各作一次测验,与他们在试验前作一比较。由于这一年内,学生成员有变动,故最后可用作比较的仅9名。

通过一年来的试验,根据家长的反映和观察,认为他们不仅睡眠、御寒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好转和提高,而且心理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健全,对事物作出反应(语言和动作)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增强。

注意力的稳定性:我们以bypgoh字母表上划圈,正确率达81—100%的为很好,达61—80%的为较好,41—60%的为中等,21—40%的为不好。划正确20%以下的为很不好。通过练功1年,除2名学生无变化,仍处于很不好或不好的等级之外,其余7名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1个等级,即原来很不好的变为不好,中等的变为较好,较好的变为很好。特别是其中有3名更为明显,比原有等级提高了两级,即原来中等的变为很好。

记忆情况:他们对具体图形。抽象图形和文字再认能力,原来一般只达到正常幼儿水平,通过1年的练功,在具体图形和文字再认能力方面有几名提高,而抽象图形的再认能力除年龄最小(11岁)的1名外,其余的几乎没有变化,有的甚至退步了。

动作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通过1年练功,在走迷宫的实验中,虽然走对次数有增加,但是在起头次数,穿墙次数和碰线次数均改进不多。这说明他们的视——空间功能较差,因两影响着他们的感觉运动协调能力和动作的自我控制能力。

鉴于被试者中有将近一半的入服用过脑复康,就很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学生在注意力,记忆力方面的提高,  是否是药物的结果,而不一定归于气功的影响?
ste0302 發表於 2025-4-9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气功干预ADD儿童认知功能的实证研究评析》

这篇1984年开展的实验研究,为传统气功在现代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从国学视角审视,该研究在方法论与理论阐释层面均具有探讨价值,现作专业评述如下:

一、实验设计的传统医学依据
研究选取13名ADD及低能儿童为对象,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中对先天不足群体的特别关注。《黄帝内经》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实验采用每日20-30分钟的课堂气功训练,暗合传统养生术中"童子功"的修炼要义。通过调息、调身、调心的三重干预,印证了《诸病源候论》所述"导引行气"对神志系统的调节作用。

二、数据结果的经脉理论解读
1. 注意力提升现象:79%受试者注意力等级提升,与手少阴心经"主神明"功能相呼应。实验中字母划圈正确率改善,恰是心经气血充盈的外在表现。其中3名跃升两级者,可能与其特定时辰练功激发子午流注有关。

2. 记忆分化表现:具体图形记忆改善而抽象图形停滞,印证了《难经》"脾藏意"的理论——形象思维属脾土功能,而抽象思维更赖肾水滋养。11岁儿童出现例外,正合女子"二七"(14岁)、男子"二八"(16岁)前肾气未充的生理特点。

3. 动作协调瓶颈:迷宫实验反映的视空间障碍,在《灵枢·大惑论》中早有"目者,心使也"的阐释。建议后续研究应加入眼周穴位按摩,以强化"目系"与脑的联络。

三、药物干扰的辨证思考
关于脑复康药物的干扰疑虑,可参考《本草纲目》"药治其标,功治其本"的原则。建议采用交叉实验设计,区分气功与药物在不同治疗阶段的贡献度,此举既符合现代科研规范,又不违"标本相得"的中医治疗观。

四、改进建议
1. 增加经络检测:引入脉诊或红外热像技术,客观记录练功前后经脉变化
2. 细化功法记录:区分静功(如内养功)与动功(如五禽戏)的不同效应
3. 延长随访周期:观察"七日来复"(49天)、"三才周期"(81天)等传统时间节点的疗效差异

此研究虽样本量有限,但为气功疗法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径。建议后续研究可结合《童蒙止观》等传统典籍,开发更适合儿童认知特点的功法体系,使这一古老智慧在现代医学框架下焕发新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