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588|回复: 1

[礼仪知识] 礼乐人生-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之君子风范与礼乐之道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09-10-23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礼乐人生系列文章系摘自网络

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我们从小学开始,要读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书。时下,家长把孩子送进小学,企盼他考入重点中学,再考上名牌大学。把多少学生送进重点高中或者大学,成了社会评价这所学校的惟一标准。在许多家长、孩子的心目中,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好日子。难道这就是我们办学的目的?能够升入大学的学生是少数,没考上的怎么办?对于千千万万学生来说,读书与人生究竟是什么关系?作为他们立足于社会的人格教育,究竟由谁来培养?中国自古就崇尚教育,我想来回顾一下儒家的教育理念,看其中是否还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地方。

读书与修身
儒家认为,儿童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谈得上其他。我们看古代的童蒙类书籍,几乎都是从修身开始讲起的。因此,人之所以要读书,首先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精神需求,是为了闻道明理,求得正确的人生坐标。孔子把学习的目的区分成两种:为人之学和为己之学。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意思是说,古人是为了自己修身的需要才读书的,而今天的人是为了他人才读书的。对孔子的这两句话,朱熹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书好比是食物,因为肚子会饿,有内在的需要,所以才需要食物,这是“为己之学”。而有些人不然,他们的食物似乎不是为了自己食用的,而是放在门口给别人看的,炫耀自己家里有多少食品,这就是“为人之学”。
“为人之学”,不是为了修身,而是为了利禄,就是找份好工作,过个好日子。孔子非常鄙视这种“为人之学”,他对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和“小人儒”同是读书人,但读书的起点和终极目标却是判然有别的。君子儒努力修身进德,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小人儒则成天盘算一己之私,没有对于大众、社会的人文关怀。两者可谓水火不容。

那么,“为己之学”应该如何措手呢?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从十五岁就有志于学,经过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阶段,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不管是颠沛流离,还是艰难困厄,始终不放弃学习和对真理的探求,他说自己的一生,都处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状态,为了做有道之人,无时无刻不是据德依仁,而游文于六艺之中。孔子读书是为了淑世救民,所以他才会有常人所不及的坚毅。

乐与人生
如果说礼的作用是从外表来规范你的行为举止的话,那么乐的作用就是从内心来扶正你的性情,使得修身的功夫由外入内,进入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境界。
人是性情的动物,也是最容易被情绪左右的动物。喜怒哀乐伴随人的一生,可以带来福,也可以带来难。人之所以需要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根本的原因是在自己的情绪上,对某一事情好恶过甚,在行为上就容易偏颇,甚至失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礼只解决“标”的问题,而没有解决“本”的问题。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所以,一方面要解决行为失范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导致行为失范的心性问题。

战国楚•铜编锺
大家都有一个体会,就是音乐对于人的情绪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强烈。你要是听了《黄河大合唱》,马上就会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上前线;你听了《高山流水》,立刻会心静如镜,意存高远。如此之类,不胜枚举。儒家非常看重音乐的这种妙用,孟子曾经感慨地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礼记•乐记》也注意到乐可以打动人心,使人心向善的作用:“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孝经》更是看到了好的音乐对于转换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可谓深得其旨。

礼的几个原则
中华(当谓华夏——中华乃中共创称,而废礼,是故当正以“华夏”;华夏者,服华礼夏也,礼仪之源)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抓、搞”二字亦非礼,因土共而著)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和听众,我本着简明、便于记忆的愿望,把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净、静、雅四个字,不一定准确,但在目前尚没学者来归纳的情况下,不妨先来试一下。

敬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沈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止于至善的人,志就有定向,心就会宁静,随处而安,思虑精详,就能得其所止。立大志者,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净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要用一块称为“籂”的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有每旬沐浴一次的规定。
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例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旁边有一座斋宫,天子祭祀之前要在这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宰杀前都要处理得很洁净。祭器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擦洗,有些食品上面有专用的布覆盖,以免沾上灰尘。祭祖也是如此,卫生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人尊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祭祀父祖的程序,要与他们生前受到的奉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从祭祀仪式可以推知,生者的生活是非常讲究卫生的。

雅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有人觉得西方人吃东西很文明,他们那套规矩,中国人都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读《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就餐非常文雅: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不要当众剔牙;吃肉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抄食物吃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这里,我们尤其要提到古人丰富而典雅的礼仪辞令。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之一,它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比如对方赠给自己礼物,要回答说:“敬谢厚赐!”对方宴请自己了,要说“承蒙赐席!”称对方的家,要用“尊府”、“潭府”、“府上”等词。向对方赠送礼物,东西再好,也要说是“薄礼”,不过是“聊表寸心”、“聊为芹献”、“区区微物,不成敬意”等等。这些优雅的语言,今天的年轻人听了都觉得耳目一新,非常喜欢。

可是,“文革”十年,以粗俗为美的习气,至今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地吐痰、衣冠不整、行为懒散、满嘴脏话之类的失礼行为,低头不见抬头就见。有人认为,言谈举止不雅,无碍大局。殊不知,一个民族的形象会就此受损。“文革”已经过去了三四十年,现在该是彻底清除它的粗俗文化的影响的时候了。
有人认为,对别人介绍自己的妻子说“这是我老婆”和说“这是我内人”,意思是完全一样的,干嘛非要说那种文绉绉的话?确实,这两种语言要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但却有雅和俗的区别,反映出你受教育的程度。一个中学生给父母写信,说“爸爸妈妈身体好吗”这样的遣词用句,与他的受教育程度是一致。但是,当这个孩子上了大学之后,还是用这样的字句写信,就有些奇怪了,因为你的文字表达方式没有任何提高,它与你受教育的程度不相称。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难道你就写不出更有文采的信来吗?我们去读读曾国藩的家书,去读读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的书信集,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学养深厚”。把他们的书信和自己写的书信放在一起,你就会明白什么是高雅,什么是低俗,你会汗颜的。

以上,我简略地谈了礼的四条原则,如果大家时时用它来提示自己、衡量自己,那么,你的德行就会与日俱增。
曾经有学生问我:“古书上有没有不许随地吐痰的规定?”我告诉:“没有。”难道古人允许这种现象?当然不是。古人以立德为本,只要心中有德,则言行自然会考虑是否妥当,随地吐痰属于非常低级的错误,古人自然不屑来讨论它的合法性问题。
还有同学问我:“时代在发展,新事物不断出现,有些时候应该怎样讲礼,书上都没有提到,那怎么办?”其实,类似的问题,古人也会碰到,从古到今,社会生活的变化每天都在出现,人当然不可以过分泥古,而要与时俱变。《礼记》上有“礼,时为大”的话,意思是说礼一定要跟上时代,所以,隋唐的礼与秦汉不完全相同,明清的礼与宋元不完全相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过,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形式上,而礼的内核,也就是道德理念,则没有太多的变化。如果连内核也变了,礼也就消亡了。那么,礼变化或者创新的依据是什么呢?《荀子•大略》说:“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人心者,皆礼也。”意思是说,礼一定是顺应人心的。“亡”通“无”,就是没有,“亡于礼经”,就是在礼的经书上找不到的,只要你的做法顺乎人心,那就是礼。《礼记•礼运》也说:“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意思是说,礼是以“义”作为内涵的。用义来考量自己的做法,如果两者是一致的,那么即使先王从来没有提到过,那也是符合礼的。“可以义起也”是一条制定新礼的原则。因此,我们不必处处泥古,而应该有“法古开新”的气魄。
如果没有 发表于 2010-8-2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采,认识楼主三生有幸,哈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