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17|回复: 0

[医药临床] 专治风湿类风湿等痹病的七个效验方

[复制链接]
悦读中医 发表于 2020-7-9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导读

痹病是指以肢体、关节、筋骨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治疗痹病,这7个方子了解一下。

风湿痹病

风湿痹病

01、补肾祛寒治尪汤(验方)

《组成》补骨脂12g,熟地黄24g,续断18g,骨碎补20g,桂枝6g,麻黄6g,苍术10g,威灵仙12g,松节9g,伸筋草30g,牛膝15g,透骨草20g,寻骨草15g,自然铜9g。

《功效》温肾散寒除痹。

《适应证》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遇寒痛甚,关节屈伸不利,肌肉消瘦,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02、补肾清热治尪汤(验方)

《组成》生地黄25g,桑寄生30g,桑枝30g,地骨皮15g,知母12g,黄柏12g,续断18g,骨碎补18g,白芍15g,威灵仙15g,羌活9g,独活9g,忍冬藤30g,桂枝9g,红花9g,乳香6g,没药6g,炮山甲9g。

《功效》清热毒,补肝肾。

《适应证》游走性的关节疼痛,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伴有腰膝酸软,心烦,低热,舌红,脉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03、增损麻黄各半汤(《中医药学报》)

《组成》麻黄9g,桂枝15g,秦艽15g,川芎15g,没药15g,红花15g,黄芩15g,当归15g,防风20g,石膏50g,黄芪30g,附子20g,甘草10g。

《功效》祛湿散寒。

《适应证》肢体关节疼痛,肌肉酸楚,重着,关节屈伸不利,遇寒加重,舌淡苔白,脉濡缓。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04、白虎加桂枝二藤汤(《中医药学报》)

《组成》桂枝15g,知母20g,赤芍20g,石膏50g,鸡血藤20g,忍冬藤20g,地龙15g,羌活15g,独活15g,防风15g,甘草10g。

《功效》清热利湿通络。

《适应证》游走性关节疼痛,活动不便,局部的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时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05、祛风定痛汤(张春娥)

《组成》威灵仙20g,防风12g,秦艽12g,桂枝10g,木防己12g,海桐皮12g,赤芍15g,当归6g,知母10g,三七粉1g,杜仲15g,川断12g,甘草6g。

《功效》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适应证》主治风湿痹痛,每于冬春季节,四肢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恶风,舌苔白腻,脉濡。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饭后服。三七粉分2次开水冲服。连服10剂可见其功效。

06、四妙散加味方(《印会河抓主症经验方解读》)

《组成》黄柏15g,苍术12g,牛膝10g,薏苡仁30g,萆薢15g,木通9g,滑石15g(包煎),泽泻15g,车前子9g(包煎),木瓜9g,青黛8g(包煎)。

《功效》清热燥湿。

《适应证》主治关节肿痛,甚则变形,疼处觉热,或有胀感,心烦掌烫,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可用于西医学风湿及类风湿病、痛风属湿热证。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

《辨证加减》病久加土鳖虫9g、地龙15g、乌梢蛇30g,以化久瘀,通经遂;去木通、青黛,加椿根皮15g、蚕沙30g,治疗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湿盛者可加防己9g;热盛者加土茯苓30g、贯众15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07、膝痹消汤(《中国中医药报》郭剑华验方)

《组成》川牛膝30g,独活20g,三棱20g,莪术20g,海桐皮30g,乳香20g,没药20g,土鳖虫15g,制川乌10g,威灵仙30g,红花15g,舒筋草30g。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适应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用法》每日1剂,加水3000mL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煎20分钟,趁热熏洗并热敷患膝关节20分钟,早晚各熏洗、热敷1次,10剂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

特效方治病,去患者之苦痛。

这些方子,或出于经典,或来自个人经验,因效佳而流传下来,快来学习一下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