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28|回复: 0

[儒家文化] 修道在哪里修?

[复制链接]
刘余莉 发表于 2023-7-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道在哪里修?不是到深山老林里与世隔绝,而是自己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一举一动都合乎礼,这就是道。 ... ...

修道在哪里修?不是到深山老林里与世隔绝,而是自己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一举一动都合乎礼,这就是道。 ... ...

《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邻,近也。言君臣道近,相须而成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须,依靠。舜帝说:“啊!臣哉近哉,大臣应当亲近君王!近哉臣哉,君王应当亲近大臣!”禹说:“是啊!”邻,近的意思。说的是为君和为臣的道相近,相互依靠而成。君臣是一体的关系,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互相扶持、互相感恩、荣辱与共、团结一致,共同治理天下,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达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效果。

君臣应该如何亲近?《论语》记载,鲁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对以君礼臣忠。这里的君臣是相互对待而成就的,君主让臣子办事,首先要以礼对待他,国君在上,应该以礼使臣,凡事应该按照国家所规定的规矩办,不能乱指挥。君主对于朝廷的臣子,《中庸》讲“敬大臣”,对大臣要尊敬。因为朝廷里的大小官员都是替国家、国君办事,所以要尊敬他。“君使臣以礼更重要的是听从大臣的建议和意见。

臣事君以忠”,“忠”,古人解释为“尽己之谓忠”,臣子竭尽全力地把领导者交给自己的事情办好,这就是尽忠心。既然在朝廷替国家办事,规定办什么事,就要把事情办得彻底,这就叫忠。以忠对待君主,并不仅仅指君这一个人,他只是一个国家的首脑、代表,为君主办事也是为百姓办事,替君主尽忠也是替百姓尽忠,如果公务人员迟到、早退,喝茶水、看报纸、开着电灯领工资,就不是尽忠了。

君使臣,臣事君”,这是讲两个方面。对君而言,对待臣子要使之以礼,如果君使臣不以礼,臣就不会真心办事。对于臣子而言,必须对君主尽忠,如果臣不能尽忠,又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国君?所以,君臣相遇是缘分,要懂得惜缘。怎么惜缘呢?应该各尽其道。

皇侃的《论语注疏》中说:“言臣之从君,如草之从风。”皇侃认为孔子讲这句话的意思是,臣顺从君主就如草顺从风一样,风从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这就叫风行草偃。他说:“故君能使臣得礼,则臣事君必忠也”,所以君主能完全以礼来对待臣子,那么臣子也必然尽忠。换句话说,君若无礼,如果君对臣子失了礼敬,“则臣亦必不忠也”。皇侃认为孔子这句话讲的是这个意思。

但是有人认为,“故君能使臣得礼,则臣事君必忠也”,这里加了“则”字,好像是有条件的。“君若无礼,则臣亦不忠也”,臣子看君主怎样对待自己,你怎样对待我,我才怎样对待你,这就叫有条件。

有人批注并不赞同这种讲法,因为孔子的话中没有加“则”字,孔子说的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圣人所讲的话是没有条件的,就像儿子对父亲孝,并不以父亲是否对儿子慈为前提,只是讲做儿子的应该对父母尽孝;反过来也是一样,做父母的应该慈爱教导儿女,彼此都不以对方是否尽责任为前提。

同样,作为臣子应该尽到忠,没有条件说,君主必须对我礼敬,我才对你忠;你对我不够礼敬,我就对你不忠。做君主的对待属下、臣子,必定是使之以礼,无论他是否尽忠职守,都要使之以礼,所以这也是不偏袒任何一方,既不偏重君主,也不偏重臣子。君主既然用臣子,就要以礼相待;臣子既然是臣子,侍奉君主就要尽到忠。所以,假使国君没有礼待我,我就不尽忠,这不是孔子的本意。

那么当君主不能使臣以礼时,臣子应该怎么做?真正的臣子看到君主失礼时,就要劝谏,劝谏三次君主还不听,他就不干了。不管君主把待遇提得多高,有怎样的优厚,只要不拿他当大臣对待,他就离君主而去。

什么是不当大臣来对待?自古以来做大臣的,不是做太监的,太监负责伺候君主,君主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但是大臣并非如此,大臣的着眼点是办政治,他是为天下百姓着想,为天下百姓的利益着想。如果国君背离这个宗旨,自己就要赶快离开,这是臣子应尽的本分,也就是君失礼则辞。如果担任职务,拿国家的俸禄,但是不尽忠职守,得过且过,罪过非常重。为什么?大臣的俸禄都是老百姓所纳的税,如果拿了老百姓纳税的钱自己享受,但是不替老百姓着想,那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罪过非常严重。

这是讲君臣相处之道,虽然是孔子针对鲁定公所讲,但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仍然有君臣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员工对老板尽忠,老板对员工要以礼相待,起到君亲师的责任。什么是尽忠?就是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尽心尽力做好,这就是尽忠。我们不管在哪里工作,如果按照孔子教导的去做,就会做得很平稳,后面也不会有很多麻烦,这就是修道。

所以,修道在哪里修?不是到深山老林里与世隔绝,而是自己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一举一动都合乎礼,这就是道。不这么做而是随顺世间人,争名夺利,结果确实得了一时的名利,但是本分没有尽到,不仅没有尽到,还得罪很多人,甚至还做了很多恶事,到寿终的时候,财富、名利全带不走,为此还遗臭万年,甚至后代子孙也跟着蒙羞,这就是迷惑颠倒。

为什么圣人教导人们要按照五伦八德去做,按照五伦八德去做就叫“顺天者昌”。不仅在有生之年会平安无事,而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能庇荫子孙。所以,修道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待人处事中去修。如果待人处事不能够尽忠职守,不能尽到自己的本分,这个道就没办法修了。做人都没做好,怎么可能成圣成贤?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