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3|回复: 0

[儒家学说] 桓谭(东汉)《新论》卷8祛蔽诗解1尽思虑伤精神窦公少盲专一内视精不外鉴恒逸乐所以益性命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9-6 2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桓谭(东汉)《新论》卷8祛蔽诗解1尽思虑伤精神窦公少盲专一内视精不外鉴恒逸乐所以益性命
题文诗:
颜渊所以,命短,孔子所以,殇其年也.
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出,门西向笑.
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之.此犹时人,
虽不别圣,亦复欣慕.如庸马与,良马相追,
衔尾至暮,共列宿所,良马鸣食,如故庸马,
垂头不食;何异颜渊,孔子优劣.余少时见,
扬子云之,丽文高论,不自量年,少新进而,
猥欲逮及.尝激一事,作小赋用,精思太剧,
立感动发,病弥日瘳.子云言成,帝时赵昭,
仪方大幸,每上甘泉,诏使作赋,为之卒暴,
思精苦也,赋始成遂,因倦小卧,梦其五藏,
出在地以,手收内之.及觉病喘,悸大少气,
病一岁也.由此言之,尽思虑者,伤精神也.
庄周病剧,弟子对泣,应曰我今,死则谁先?
更百年生,则谁后之?必不得免,何贪须臾?
余为王翁,典乐大王,见乐家书,言文帝得,
魏文侯时,乐人窦公,年百八十,两目皆盲.
文帝奇而,问曰何因?能服食而,至此?
对曰臣年,十三失明,父母哀其,不及众技,
教臣为乐,使鼓琴日,讲习为常,事臣不能,
导引无所,服饵不知,寿得何力.以为,
窦公少盲,专一内视,精不外鉴,恒逸乐所,
以益性命.齐桓公行,见麦丘人,问年对曰:
八十三矣.公曰以子,寿祝寡人?对曰使,
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以人为宝.余尝过故,
陈令同郡,杜房见其,读老子书,老子用,
恬淡养性,寿数百岁;今行其道,宁能延年,
却老乎哉?余应之曰:虽同形名,质性才干,
乃各异度,有强弱坚,脆之姿焉,爱养适用,
直差愈耳.譬犹衣履,器物爱则,完全乃久.
《原文》
祛蔽第八颜渊所以命短,慕孔子,所以殇其年也。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如闻?)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此犹时人虽不别圣,亦复欣慕。如庸马与良马相追衔尾,至暮共列宿所,良马鸣食如故,庸马垂头不复食;何异颜渊与孔子优劣。余少时见扬子云之丽文高论,不自量年少新进,而猥欲逮及。尝激一事,而作小赋,用精思太剧,而立感动发病,弥日瘳。子云亦言,成帝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诏使作赋,为之卒暴,思精苦,始成,遂因倦小卧,梦其五藏出在地,以手收而内之。及觉,病喘悸,大少气。病一岁。由此言之,尽思虑,伤精神也。庄周病剧,弟子对泣之。应曰:‘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必不得免,何贪于须臾?余前为王翁典乐大王,见乐家书记言:‘文帝时,得魏文侯时乐人窦公,年百八十岁,两目皆盲。
文帝奇而问之曰:‘何因?能服食而至此邪?’对曰:‘臣年十三失明,父母哀其不及众技事,教臣为乐,使鼓琴,日讲习以为常事。臣不能导引,无所服饵也。不知寿得何力。’’余以为窦公少盲,专一内视,精不外鉴,恒逸乐,所以益性命也。齐桓公行,见麦丘人,问其年几何,对曰:‘八十三矣。’公曰:‘以子寿,祝寡人乎?’对曰;‘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以人为宝。’余尝过故陈令、同郡杜房,见其读老子书,言:‘老子用恬淡养性,致寿数百岁;今行其道,宁能延年却老乎?’余应之曰:‘虽同形名,而质性才干乃各异度,有强弱坚脆之姿焉,爱养适用之,直差愈耳。譬犹衣履器物,爱之则完,全乃久。’
 【注释】 
应曰:‘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必不得免,何贪于须臾?
出自:
古本《庄子》佚文说:庄周病剧,弟子对泣之。应曰: “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先不得免, 何贪于须臾?”
鼓盆而歌
文言文原文: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翻译: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惠施)前往庄子家吊唁 ,只见庄子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着歌。惠子说:“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身死你不哭泣也就算了,竟然敲着瓦缶唱歌,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不对的,我妻子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仅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仅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气息。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她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随之而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达天命,于是就停止了哭泣。”(《庄子·至乐》)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他这番道理,姑且不论其真实程度。就以他对生死的态度来说,便远在常人之上。他摆脱了鬼神对于人类生死命运的摆布,只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的现象;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是像四时的运行一样。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