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作为一种字体,成熟于魏晋时期,以钟繇(yao)和王羲(xi)之、王献之的小楷最著名。唐代书法家对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风格,被称为“唐楷”。唐楷以“初唐四家”及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为代表。 学习楷书,写好每一个点画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满足大家学习楷书书法的愿望,我们总结归纳了一下几个点画的书写要领~希望对各位书友有所帮助。 书写要点:反捺是将捺变成点,与长点的形态基本一致。 笔尖顺锋触纸,边行笔边下压笔锋,至点的最宽处略停,向下行笔,同时笔锋渐渐上提,至收笔处略停,再收起笔尖。 例字: 书写要点:斜切起笔写横。 在横的结束处略停,然后折锋竖下。 折后的竖笔上粗下细。 例字: 书写要点:竖折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写法,在竖的结束处向左侧外略提笔,略停后斜切作横部的起笔,如“出”字。 第二种写法,完成竖笔后直接折锋向右行笔,如“昆”字。 例字: 起笔:笔尖斜触纸。 行笔:边行笔边下压笔锋,至最宽处略停,向下行笔,同时笔锋渐收上提。 收笔:至笔画末端时,略停,收起笔尖。 笔形坚定果断。 起笔:行笔:向左下行笔,同时慢慢提笔,笔画渐渐变细。 收笔:行笔至笔画末端时,,笔锋渐渐收起。 笔形洒脱有力。 起笔:笔尖斜切。行笔:向左下作弧形行笔,笔锋渐收。 收笔:行笔至笔画末端时,笔锋渐渐收起。 笔形舒展洒脱。 起笔:笔尖顺锋入纸。 行笔:加速向右下行笔,笔锋下压,至笔画最粗处略顿,边向右行笔,边提起笔锋。 收笔:至笔画末端时,笔尖顺势收起。 笔形舒展有力。 上面是对楷书几个基本笔画的写法分步讲解,但书写时一定要看清楚动作要领,最关键的是要注意不能太快,一定要慢写,仔细体会书写时的笔法要领。下面是楷书书法最关键的3个笔画,学好这3个笔画,再结合前面的笔画书写要领,楷书的书写可进一大步。 基本要领:竖钩的形态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向左平钩,钩出部分往往与竖同宽,如“可”字。 第二种,略作钩意而收敛钩尖,钩出部分小于竖宽,如“泉”字。 竖与钩的形状及大小由其在字中的位置和作用决定。 基本要领:横钩的钩部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至横部末端即顺势向右下斜切,接着向左下钩出,如“军”字。 第二种,至横部收笔处,下压笔锋,笔锋上顶凸起,然后向左下钩出,如“宫”字。 基本要领:弯钩中钩出前的笔画,呈弧形,弧形部分先轻后重弯钩一般在字的下部,支撑或者部分支撑着整字,因此要有力量。 书写时,随钩在字中作用的不同,其形态会产生一定变化。 中锋与侧锋 中锋与侧锋是毛笔在书写时笔锋的两种不同状态,行笔时笔尖在笔道的中间称为中锋,行笔时笔尖偏于笔道的一侧称为侧锋。 中锋行笔,笔画圆劲厚实;侧锋行笔,笔画俏丽活泼。在楷书中。楷书的起笔、收笔常为侧锋,行笔多是中锋。因此,在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中,中锋与侧锋往往自然地转换。即使是中锋书写的笔画,笔尖也不一定在笔道的正中间,很可能略有偏侧。因此,很难说哪一笔全是中锋,哪一笔全是侧锋,不必刻意注重中锋行笔,更不需要强调笔笔中锋。 书写要点:斜切起笔写横。 在横的结束处略停后撇出,力量一直贯至撇尖。 第一种写法,在撤的结束处向撤的左侧外略提笔,笔尖不离纸,略停后,斜切作横部的起笔,如“玄”字。第二种写法,在撤的结束处向撇的左侧边轻提笔,笔尖不离纸,略停后,斜切作横部的起笔,如“去”字。藏锋与露锋 藏锋与露锋是指笔画起笔和收笔处的形态,以笔画起收时是否出现锋尖来区别。 藏锋的笔画显得稳重厚实,露锋的笔画显得灵巧轻快。藏锋与露锋可以根据书写需要灵活运用,它们在楷书中的运用往往与字的大小有关系。 一般来说,小字多露锋,大字多藏锋。当然,书法家在书写时也往往有自己的偏好,有的多用露锋,有的多用藏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