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養專家洪蘭教授說:在多元化的社會,行行出狀元,能力比學歷來得重要多了。要讓孩子有接受挑戰的勇氣,不畏挫折的決心,關鍵就在於孩子的自信心,而孩子自信心的養成,其實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
* _ _" L1 K0 h7 q2 b9 V 在傳統社會,『不打不成器』被許多台灣家長奉為育兒座右銘;隨着少子化社會的來臨,現代父母對孩子又呵護過度,往往變成了所謂的『直升機父母』。以打罵為主的教養方式會造成孩子的自我形象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呵護過度,凡事讚美,卻又讓孩子缺乏抗壓性,變成了容易受傷的『草莓族』。
( x0 K% A# V+ K) O Part 1理論篇. W% S' `0 D( a' b, O) w
培養自信孩子的秘訣: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
7 W6 }# q5 t3 K- @& E/ w 潛移默化的漫長曆程
' H p; ?$ k- l" P 自信心的養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歷程,但要培養自覺有能力接受挑戰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長必須提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不斷重複練習、實作的機會。台灣嬰幼兒教保學會理事長劉冷琴表示,有些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例如不需要特別訓練,孩子自然就能學會翻身、爬行、走路、利用雙手吃飯……。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是否有足夠的學習機會?並且在不斷的嘗試中嘗到了失敗以及成功的果實?
4 G* i) T! X# O( {. c [) g 教養新知. g6 J1 ~# {, l3 f5 Y
越來越多的國外研究指出,當孩子發現自己原來有能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時,孩子更能夠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而這種對自我的評價比起父母親凡事讚美的效果要高出許多。+ ?7 t2 W4 Z Z' ^. n3 B( u
現代孩子從小缺乏學習機會
, d: o8 U" u+ R# S* }+ t! ` 劉冷琴理事長指出,許多父母總會認為,0~1歲的寶寶什麼都不懂,於是習慣性的從小幫孩子處理生活的大小事,等到(他們認為)孩子(應該)懂事之後,才需要開始教育。有些父母則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了,應該具備自理的能力,卻忽略了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提供孩子充分學習的機會,反而讓孩子不敢嘗試,害怕失敗。8 m) F9 Z- ^, j
教養新知4 K5 H( ~- H" T$ x* {2 l$ x
2008年5月號【Parents】雜誌一篇【培養自信孩子的秘密】一文中提出了一個親子教養新觀點:現代父母應該少說話,讓孩子多做事。也就是說,身教重於言教,因為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特別是孩子都是透過模仿大人的行為來學習的,因此,與其做個碎碎念不停的父母,使孩子感到厭煩,還不如以身作則,做孩子人生中最好的學習榜樣。# g6 z6 L( j6 _6 ^- q8 m% l9 F
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做看
& h& b4 e: {5 `4 A" }* | 所謂的自信心,指的是當孩子在生理上已經發展成熟而能夠行使某些能力時,孩子不僅具備了該階段應有的能力,並且自我感覺有這項能力去完成所託付的任務。劉冷琴理事長表示,舉例說,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孩子就具備了『覓乳反射』的能力,能夠讓他們靠着自己的力量找到母親的乳房,並且奮力的吸吮到乳汁來填飽自己的肚子。/ g! ~1 k: d( ?- i: m
教養新知
9 e# m; v3 K7 b) N. X8 x, w 劉冷琴理事長提醒父母,想要培養充滿自信的孩子,就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做看,在實作中建構孩子解決事情的能力。
6 z+ ~% S% J$ g; @- ^& [ Part 2實戰篇
1 @+ X. n6 u& Y6 b7 G 0~1歲,配合寶寶的發展階段,5大階段性實用技巧一一道來。
) G. Z' u5 R' f: n3 l3 x( D/ n Step 1
" A; h. q1 U& z/ x8 r6 s 新生兒時期~餵食第一口
+ @4 l( V+ L. \ 研究發現,從出生起就靠着自己的力量去尋找到母親的乳房,使盡力氣喝到母乳的孩子,比起由大人直接將乳頭或奶嘴塞到嘴裡的寶寶,在未來的發展上會更有自信。劉冷琴理事長解釋說,這是因為前者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去達成任務,而後者則不需要耗費任何力氣,就能夠品嘗到甜美的果實,反而漸漸的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即使是簡單的日常生活瑣事,也沒有信心完成,變成了自信心低落的孩子。0 `+ w$ u7 R4 _
Tips d0 q3 |3 a6 }9 {% @$ W2 A
建議想要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新手媽媽,在開始哺乳時就得記得要讓寶寶自己去尋找到乳房,而避免使用相對而言餵食比較方便、容易吸吮的人工奶嘴。
2 H3 O8 l E: x! c( M Step 2/ j; C' y$ a3 K* P+ T& Q! a$ Q
坐月子期間~依附情感的建立# ~- c1 V1 M/ j0 a
當孩子離開了母親溫暖的子宮,成為了獨立的個體之後,最容易感到孤單、無助。特別是在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劉冷琴理事長說,滿月前只要寶寶哭了,父母應該立刻響應,因為這是幫助寶寶建立依附情感的關鍵時刻,當寶寶發現自己發出的訊息(哭)是會被接受的(父母的響應),在潛意識當中就會對這個世界產生了基本的信賴感,未來成長才會更有自信並且願意表現/表達自己。8 p f, J8 a0 I( }! i, U0 d; o
Tips5 S5 {) f6 b/ Z) |) n
初生寶寶的哭其實透露了許多訊息:尿布濕了、肚子餓了、想睡覺等。新手媽媽也要對自己有信心,經過與孩子的親密相處,就能分辨出孩子的哭聲,滿足孩子的需求。
3 ]3 P5 P3 i' d& h9 ^- n Step 3' W; w8 Q- P7 h- E% ]8 m8 L
4至6個月大~模仿寶寶的聲音6 I4 b8 V. }& o+ s# n! K# ]
大約到5個月大,寶寶開始對父母的聲音有愉悅的反應,會發出咿咿喔喔的聲音,並且開始發展出手眼協調的能力。劉冷琴理事長表示,這個時期,父母可以模仿寶寶的聲音,當寶寶聽到了父母發出的聲音,會從中創造出新的聲音,而當寶寶能夠發出新的聲音,會讓寶寶對自我能力感到驚奇,也更願意不斷的嘗試與學習。
- ]) _" H# a7 G Tips6 |, H' U- Z! O1 {6 `; W9 _
滿6個月大的寶寶,其聽力與大人相同,這時期寶寶的活動力也越來越好,建議在日常照護中可以多與寶寶互動,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 y- b- o0 T$ L1 }( o4 e Step 4: q) q+ Y. m& O8 Y$ B
7至9個月大~讓寶寶自己吃東西
" c$ d! a8 l1 v& h+ R" y h0 g 當寶寶進入吃副食品的階段,並且隨着手眼協調的能力越來越好,而開始想要自己拿東西吃的時候,父母親就應該讓寶寶有機會自己學習吃東西。劉冷琴理事長說,大多數父母都會擔心寶寶自己吃得慢、吃得很髒,往往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要知道,孩子各項能力的養成,是不斷重複練習的結果,缺乏學習機會的孩子,會以為自己就是沒有這樣的能力,而不敢自己動手做。
N0 }* w! l) T q/ W. p Tips- F5 l# s K/ b2 d8 p7 _, P( V- N
建議父母為寶寶準備專屬的餐具,並將食物處理得適合該階段的孩子進食,放一些在孩子的餐盤中,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吃。即使寶寶吃得很髒也應避免責罵,反而應該鼓勵寶寶,透過每天不斷的練習,父母親會發現即使才剛滿1歲的寶寶也能夠學會自己進食。
8 N' ]2 @7 f: W. f Step 5
# y& H/ e! J% s 10個月至1歲~讚美貴在具體
2 Y, D+ K; \- E0 g1 l6 G3 g3 ^ 隨着孩子的成長,當孩子開始學會翻身、爬行、站立到走路,現代父母總是習慣性的給予讚美與鼓勵,劉冷琴理事長說,凡事讚美並不會讓孩子更有自信,反而可能培養了自負、眼高手低,或是沒有讚美就不願意自己動手做的孩子。記住,孩子可能將讚美變成了一種習慣,因此,劉冷琴理事長強調,讚美要貴在具體,不要超乎事實。 Q L' l: l& A' E
Tips! X8 c( x- E. ?/ Z* d+ P- k
舉例來說,常常聽到大人對孩子說:你好棒喔!劉冷琴理事長表示,孩子並不會明白『好棒』的意思,與其用孩子無法理解的形容詞,不如直接針對孩子的努力稱讚來得有效。例如,當孩子自己吃完餐盤裡的食物時,可以對孩子說:你今天自己把飯吃完了喔!明天要繼續努力,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d3 c; v( o. Z" n
Part 3叮嚀篇' c) j2 x6 K. J
孩子的自我意識抬頭,正是自信心最容易被破壞的時期。
7 x: v) R! n/ s, q+ ~" k# i Point 1
, M! j- G* w4 V l: W4 J 1歲大以後~培養孩子做決定的能力 a, ~1 b7 d% K, D
孩子終將會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父母親必須培養孩子做決定的能力,而不是幫孩子做決定。劉冷琴理事長表示,隨着孩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有自我意識,開始會想要自己做決定時,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往往大人說東,他偏要往西。
2 y4 W3 [! x& H7 v7 ] 在這段時期,孩子的自信心最容易被破壞,因為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會認為孩子不聽話,可能因此缺乏耐心而責罵孩子。& \& I2 P8 S* I) u: C
Tips
& y L3 x( B: k6 f! U' ~) j }# S 父母可以利用『說反話、設圈套』的技巧,例如想要孩子往東,就故意說要孩子往西。並且給孩子兩個選項,一個是孩子會選擇的(同時也是成人希望孩子做的),另一個則是孩子不會選擇的,一方面讓孩子學習自己做決定,一方面又能達到教養的目的。" H8 Y7 }$ ]) e* ]" P; P
Point 2
1 @/ x0 i2 [8 ]$ O5 r- y 排便學習~配合孩子的生理發展步調9 _, U! n7 m! f; z- [% P1 Y& S
劉冷琴理事長表示,人類天生就具備了某些能力,但是這些能力的發展必須配合生理發展的步調。她舉例說,想要給學步兒進行排便學習時,應該確保孩子的括約肌已經發育成熟之後再開始,而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盡相同。
. S5 j5 i9 i9 X+ S, {6 v5 R 她說,當括約肌發育成熟之後,孩子才有能力控制便便或尿尿,在孩子的生理發展還不成熟時,就以外力、強迫或恐嚇的方式要求孩子學會上廁所,反而可能培養出具有『肛門性格』的孩子:個性孤僻、固執、吝嗇,甚至只要遭受到壓力就會頻尿,容易緊張。1 z- h+ D* i! ?* X+ d. J5 A' D1 X, M
Tips9 o: h$ M" a: \3 q# V3 ~
建議父母應採取漸進式的方式,例如新生兒時期開始藉由勤於更換尿布,讓小屁屁隨時保持乾爽,從而讓寶寶了解干、濕的感覺。隨着寶寶長大開始會模仿大人的行為時,可以試着讓寶寶和父親或母親一起上廁所,慢慢的讓寶寶自己決定何時該與尿布訣別。* p, g7 ~ C7 S+ p% m/ u6 [
Point 3
6 ]1 p& J2 u1 o3 S7 E1 _ 培養專注力~給孩子時間慢慢來
$ i0 ^; r* Y/ I5 W# D7 i E) d 劉冷琴理事長指出,常見有些孩子缺乏專注力,在處理事情時很容易生氣,而且無法將事情處理完畢。她說,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情形時,應留意是否每次孩子在進行某些事情(遊戲)時常常被打斷?4 l" g& x5 a2 M" ]$ v2 }; p) Z
例如就寢時間到了,而孩子還在玩玩具,父母可能會要求孩子不可以再玩;當吃飯時間到了,孩子正在看書,父母可能會要求孩子先吃飯……,玩耍是孩子的生活重心,也是孩子學習的必經之路,一個做事(玩耍)常常被中斷的孩子,就容易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發脾氣(因為被中斷),並且缺乏自信(因為從沒把事情做完),變成了擁有『挫折症候群』的小孩。0 X! u' f" }' p% I. H3 j
Tips
# G" p3 c3 c8 i2 H p& Q 建議父母親,讓孩子把當下的事情完成之後再進行另一件事情,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能夠讓孩子對自我更有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