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87|回覆: 0

[醫藥臨床] 大柴胡湯加減治療小兒發熱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1-26 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發熱為小兒的常見症狀之一,也是家長心急之患,快速安全治癒其疾,是廣大父母的共同願望。『小兒乃稚陰稚陽之體,易於感邪』又為純陽之體,感受外邪後易入里化熱,出現少陽證或少陽陽明合病。臨床上少陽陽明合病之小兒發熱,往往高熱不退,或退而復發,而大柴胡湯加減對於此種小兒發熱有特效。筆者根據方證相對原則治療小兒發熱性疾病,方證相對,效果如神,特總結於本文。

大柴胡湯組方及方解

大柴胡湯出自【傷寒論】一書,由柴胡、黃芩、半夏、枳實、白芍、大黃、生薑、大棗8味藥組成,是表里雙解之劑,具有和解少陽,內瀉熱結之功效,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大柴胡湯臨床應用廣泛,但凡證屬少陽陽明合病者,皆可加減運用。

大柴胡湯組方

傷寒論】165條:『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枳實四枚(炙)、芍藥三兩、大黃二兩、生薑五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組成。上7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漬,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柴胡湯方解

方中重用柴胡為君藥,配臣藥黃芩和解清熱;輕用大黃配枳實內泄陽明熱結;芍藥柔肝緩急止痛,與大黃相配可治腹中實痛,與枳實相伍可理氣和血;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薑可治嘔逆不止;大棗與生薑相配能和營衛而行津液。

清代醫家黃元御認為本條汗出不解乃因內有陽明里證,熱自內發,非關表寒,汗去津亡,則燥熱愈增矣。大柴胡湯,柴、芩、芍藥清少陽之火,枳實、大黃瀉陽明之熱,生薑、半夏降逆而止嘔吐。

傷寒大家劉渡舟認為本條是講少陽兼有陽明里實證的證治,其包含主證有三個:第一是發熱而汗出不解;第二個是心下痞硬;第三個是嘔吐而下利。劉渡舟認為大柴胡湯有兩解作用,既能退熱又能治療心下痞硬和嘔吐下利的氣火凝滯。

日本漢方家湯本求真【皇漢醫學】云:『傷寒發熱,汗出不解者,是傷寒發熱時,以發汗而汗出不解之略也。傷寒表證,既有惡寒發熱時,當服適證之發表劑,而不因汗出,病仍不解也。心下痞硬者,胃部自覺停滯膨滿,按之則硬固之意。嘔吐而下利者,示嘔吐為主,而下利為客也』。湯本氏認為本條之病證由表證直入於大柴胡湯證,為本方證中之最劇者,而本方應用於由暴飲、暴食等之急性膽囊炎、腸胃炎、赤痢等之機會極多。

大柴胡湯之臨床運用

名家對大柴胡湯的運用

經方大家胡希恕善於運用大柴胡湯治療各種疾病,被稱為『大柴胡』。胡老認為邪在半表半里而里不實宜小柴胡湯;而邪在半表半里偏里實者,宜大柴胡湯。臨床上如果邪在半表半里而里實又有發熱,胡老往往會加用石膏,此時患者往往舌苔黃或漸黃而脈弦滑數。

當代傷寒名家黃煌認為大柴胡湯本是用來治療發熱性疾病的,如惡寒發熱或汗出熱不解,腹脹、大便不通、舌苔厚者,特別是按壓上腹部有壓痛者,效果最好,往往大便一通,汗出而熱退。湯本求真認為大柴胡湯不僅對於實證之喘息、咳嗽、胸痛等有良效,而且去大黃後對虛證之咳嗽發作及不可下之肺結核亦有良效。

筆者對大柴胡湯的理解及運用

筆者認為舌、脈、證對於大柴胡湯的運用極為重要。應用此方舌質必然紅,舌苔可白可黃;脈象一般弦滑有力或沉弦滑有力;症狀可有發熱而汗出不解或嘔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抑或臍周疼痛拒按而有脈弦滑有力者。

筆者在臨床上發現: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對少陽陽明合病之心衰喘累、下肢水腫有奇效;頑固性高血壓,服用降壓藥無效者,若屬少陽陽明合病者用大柴胡湯加減,血壓往往能達到正常,且療效穩定;大小柴胡湯合併『三金:海金沙、金錢草、雞內金』對於膽結石有很好之療效,往往能夠排出結石。此外筆者依據此條及諸家論述,應用大柴胡湯加減治療少陽陽明合病之小兒發熱性疾病,往往有滿意之療效,特舉例於下文。

驗 案

高燒伴頭痛

患兒,女,5歲,體溫最高達39.8℃,伴前額頭痛,口服退燒藥、輸液、打針均無效,遂求診於筆者。刻診:前額頭痛劇烈,哭鬧不已,體溫39.6℃,納差、噁心,臍周壓痛,小便黃,大便3日未解,舌質紅,苔白膩,脈弦滑數。辨證為少陽陽明合病,擬以大柴胡湯合升降散加減治療。

處方:北柴胡36g,黃芩6g,半夏12g,白芍6g,生大黃3g,生甘草10g,茯苓15g,炒萊菔子15g,蟬蛻10g,薑黃6g,生石膏15g,連翹10g,葛根15g。三劑。每天1劑,分早中晚3次沖服。

兩天後電話告知,服用一劑後,解大便一次,前額頭痛已消失,飲食可;服至兩劑又解大便一次,高燒已退,基本痊癒。其母問第3劑是否繼續服用,告其中病即止,不必盡服,囑其對小兒宜『七分飽,三分飢』。一周後隨訪,患兒病情未復發。

按:患兒納差、噁心、高燒、脈弦滑數即少陽證,前額頭痛、大便秘結陽明證備,因此本案屬於典型的少陽陽明合病。臨床上針對此種發熱,若強行發汗,不但體溫難降,反而導致患兒生命垂危之案例並不少見。方中柴胡、黃芩、蟬蛻、連翹外透邪熱,內清少陽;萊菔子、大黃、白芍、薑黃利氣通便止腹痛;茯苓、半夏健脾祛濕止嘔;葛根、石膏清陽明而止頭痛。諸藥相伍共湊解表清里之功效。

高燒伴手足口病

患兒,男,4歲,其母訴患兒3日前於幼兒園染手足口病,在某三甲西醫院治療後效果不佳,反而出現舌紅爛疼痛,遂求診於筆者。刻診:雙手掌可見大量疱疹,舌紅爛疼痛,扁桃體紅腫,臍周硬痛拒按,體溫39.8℃,大便4日未解,脈弦滑數。辨證為少陽陽明合病,擬以大柴胡湯加味治療。

處方:北柴胡30g,黃芩10g,麩炒枳實15g,白芍15g,大黃9g,芒硝9g,生甘草9g,黃連3g,石生膏45g,連翹30g,知母15g,生地15g。三劑。每天1劑,分早中晚3次沖服。

2日後患兒母親來醫院告知,服用一劑後,高熱已退,舌已不痛,但因大便每日數次,故不敢再服,改服西藥,舌復痛,問筆者如何處理,告其繼服中藥無妨。

又2日後患兒複診,其母告知筆者服完第二劑後解臭穢大便數次,雙手疱疹消失,舌恢復正常,唯胃納欠佳。觀其舌淡苔白,乃大病癒後胃氣尚弱,囑其以米粥自養即可。一周後隨訪,患兒病情未復發,胃納可。

按:此案例患兒手足口病伴高燒便秘,西醫採用抗病毒消炎治療無效,因其未用通腑泄熱乃『釜底抽薪,治根之法』,故治療無效。手足口病屬病毒感染,本案例乃其中之劇者,筆者用大柴胡湯去半夏加芒硝、甘草、石膏以和解少陽、清泄陽明燥熱,加黃連、連翹以清熱解毒,加知母、生地以滋陰清熱。2劑而愈,實屬意外。慨嘆仲景之方,效如桴鼓。

高燒伴咳嗽咽痛

患兒,男,8歲,因發燒、咳嗽1周,予霧化吸入、口服消炎藥、輸液治療均無效,遂求診於筆者。刻診:頻繁嗆咳,咽痛,口渴,扁桃體腫大,體溫達38.6℃,納可,夜間咳嗽難以入眠,小便黃,大便干,舌紅苔黃,脈弦滑數。辨證為少陽陽明合病,擬以大柴胡湯加味治療。

處方:柴胡24g,黃芩9g,半夏15g,枳殼15g,白芍15g,大黃3g,石膏45g,連翹15g,桔梗15g,生甘草15g。三劑(顆粒劑)。每天1劑,分早中晚3次沖服。

3天後患兒母親打電話告知,當晚服用一次後咳嗽即減輕大半,可以入睡,3劑後痊癒。

按:本案例患兒發熱、咽痛、脈弦滑數屬少陽熱毒;口渴、小便黃、大便干乃陽明熱盛。方中柴胡、黃芩、半夏、枳殼、白芍、大黃和解少陽而清解陽明熱毒,桔梗、甘草、石膏、連翹清熱解毒而止咽痛,全方表里雙解故發熱可退,咽痛可止。

發熱伴乏力

患兒,男,4歲,持續發燒近1周,白天37.6℃左右,夜間高達39℃以上,家長給孩子服用『美林』後體溫可暫時恢復正常,之後復發,遂求診於筆者。刻診:體溫37.6℃,乏力,口略干,胃納一般,小便可,大便2~3天1次,眠可,舌淡紅,苔白膩,舌尖有紅點,脈弦略數,擬以小柴胡湯合桂枝加葛根湯加減。

處方:柴胡30g,黃芩9g,姜半夏10g,葛根15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2g,生石膏30g,生薑15g,大棗15g 連翹10g。兩劑(顆粒劑)。每天1劑,分早中晚3次沖服。

二診:訴服藥後大便增多,白天體溫最高達38.6℃,夜間達39℃以上,脈弦較前略數,考慮舌尖紅點為熱毒熾盛,處方以大柴胡湯合葛根芩連湯加減。

處方:北柴胡18g,黃芩6g,枳實9g,白芍9g,炙甘草9g,葛根24g,黃連6g,山藥12g,萊菔子6g。兩劑(顆粒劑)。每天1劑,分早中晚3次沖服。

三診:白天體溫最高仍達38.6℃左右,訴乏力、腳冷。猛然醒悟,此乃氣虛發熱,急以補氣溫陽法處方,用補中益氣湯合人參敗毒散加減。

處方:生曬參12g,炙甘草9g,茯苓15g,川芎6g,羌活9g,獨活9g,柴胡6g,前胡6g,麩炒枳殼6g,桔梗6g,麩炒白朮9g,黃芪6g。兩劑(中藥飲片)。每天1劑,水煎至450ml,分早中晚3次溫服。後來電,服藥一次後體溫即降至37.6℃,一劑盡,體溫恢復正常。

按:本案患兒舌尖雖有紅點,但舌質淡紅,苔白膩,脈象雖弦數,但按之無力,且患兒平素易感冒,當屬虛弱體質,法當用黃芪建中湯或補中益氣湯以扶正祛邪。然筆者先用小柴胡湯加減不效,復用大柴胡湯加減更不效,方悟此乃氣虛發熱所致,正所謂『氣虛發熱,甘溫除』,藥不對證百劑難效,藥證相合1劑而病除。

(謝保弟 薛美婷 遵義市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