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95|回覆: 0

[古代科技] 宋代的雙季稻(6)

[複製鏈接]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1-6-27 10: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歷史千年
4 對宋代雙季稻的估計


    儘管雙季稻作為一種技術在宋代已經發展起來了,但其對於當時的糧食生產和經濟發展卻不能估計過高,這主要是因為當時雙季稻的普遍程度還極為有限。有些地區雖然這些技術都有了,但由於推廣面積不大,在整個糧食生產中的作用有限。以江西的隆興府(今江西南昌)為例,儘管早熟稻也已有了,雙季稻栽培技術也已出現,但普遍實行的還是一年一熟制。此地『襟江帶湖,湖田多,山田少,禾大小一收……豫章所種占米為多,有八十占、有百占、有百二十占,率數月以待獲,而自餘三時,則舍穡不務,皆曠土。』[31]湖南的情況雖然我們缺少直接的材料去證明當時各地的稻田耕作制度情況,但我們可以通過後來情況加以推測。如清乾隆【湘潭縣誌】載:『田為藝稻,一熟之外,土不復耕,雖勸種雜糧,無有應者。』([12],396頁)直到20世紀40年代有些向來被認為發達的地區還停留在一年一熟階段。如江蘇金山縣『大部農田,除秋收稻穀外,農人狃於習慣,不肯冬耕,故春令毫無收入。大抵秋谷登場而後,並不翻鬆泥土,即撒播紫雲英種子,春間茁長,翻入土中,作為肥料。間有種植油菜及蠶豆,不過南部少數鄉村而已。』([12],23頁)由於雙季稻的種植面積有限,其在糧食生產中的作用自然不大[⑮]。


    即使是在雙季稻區,其在糧食生產中的地位也不能估計過高。如嶺南地區,雖然有了所謂的『月禾』,實現了一年二熟甚至三熟,但這種多熟制完全是自然的恩惠,而並不是技術進步的結果。從自然條件來說,這裡『天地之氣,冬夏一律。物不凋瘁,生意靡息。冬夏葛,稻歲再熟。』[32]從技術上來說,則毫無可取之處,『欽州田家鹵莽,牛種僅能破塊,播種之際就田點谷,更不移秧,其為費種莫甚焉。既種之後,不耘不灌,任之於天。』([41],338頁)在這種情況下,儘管有三熟,但也不過是廣種薄收而已,對於產量增產的作用不大。


    發展多熟制的目的在於提高土地生產率,但由於技術等方面的原因,農民雙倍的投入並沒有得到雙倍的報酬,也就是說,在土地生產率有所提高的同時,勞動生產率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甚至出現下降的趨勢。這必然影響到多熟制的發展。究其原因,多熟制產量不高是主要的。


    雙季稻的發展必須以早稻的發展為前提,然而,早稻由於生育期短等因素,產量不高,種植面積不大,如在新安就有斧腦白、赤芒稻等早稻品種,『早而易成,皆號為六十日,然不叢茂,人不多種。』([12],283頁)同樣在早稻收穫之後所再生或繼種的晚稻,也由於地力、乾旱、病蟲害等因素,產量甚至比早稻還不如,從明清以來有關雙季稻的產量來看,晚稻的產量只有早稻的一半[⑯]。據民國八年(1919年)【南昌縣誌】的記載,再生稻的產量,以『畝獲十鍾』的稻田為例,再生稻只可獲二、三鍾。([12],314頁)宋代也是如此,其於再生稻則更有甚之。朱熹認為,二稻、傳稻、孕稻之類雖然在青黃不接之時,『村民得此接濟,所益非細,但其稻莖稀疏,秕多谷少。』[33]由於早稻產量不高,晚稻產量更低,所以雙季稻的產量沒有優勢[⑰],甚至兩熟不如一熟。這種情況在宋代雙季稻較為集中的福建就已出現,『福之為州,土狹人稠,歲雖大熟,食且不足,田或兩收,號再有秋,其實甚薄,不如一獲。』[34]產量不高,始終是制約早稻發展的關鍵因素,清福建人林則徐在為【江南催耕課稻編】作序時,引當時人的話說:『地力不可盡,兩熟之利,未必勝一熟。』([18],377頁)

    這裡所謂的兩收不如一獲,係指雙季稻不如單季晚稻。眾所周知,在早稻收穫之後,再種植晚稻,就等於要再付一倍的勞動量,如果雙季稻不如單季稻,那麼,農民為什麼不選擇單季稻,而要選擇雙季稻種植?這主要是因為單季晚稻產量雖高,但對稻田肥水條件要求也高,『非膏腴之田不可種』,而早稻『不問肥瘠皆可種』[35],因此在一些肥水條件相對較差的地方,人們往往選擇種植早稻,但由於肥水條件欠佳,加之早稻生育短,產量偏低,於是人們又在早稻收穫之後再連作晚稻,以彌補早稻產量的不足,同時縮短與單季晚稻之間的產量差距。【永春縣誌】載:『按二熟之谷,較之一熟所獲亦相當,但二熟之谷少怕亢旱,故種之廣。』([12],660頁)[36]於是我們看到,儘管浙西地區也有雙季稻種植,但其普及程度遠不及浙東、福建,乃至江西等地,原因在於浙西的肥水條件要好於浙東等地。儘管由於土地瘠薄,兩熟之收未必勝於一熟,但在中國傳統農業中,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土地生產率,而不太計較勞動生產率,有收沒收是主要的,收多收少是次要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