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網易歷史 漢代種植業比重大,魏晉南北朝時期畜牧成分增加。如何看待這一變化?論者或以為是對北方農業生產的破壞。但從當時的社會實際情況看,這一變化應是北方農業的一次重大經濟結構調整,這一調整順應了當時社會的發展變化。
首先,有利於北方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眾所周知,中國傳統農業是一種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土地用於經營種植業,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口,吸附更多的勞動力,創造最高的產品總量,養活更多的人口;用於從事畜牧業,則以很少的人力即可經營大面積的土地。漢唐兩代,北方人口滋盛,形成了中國人口史上兩次高峰,社會面臨巨大的人口壓力,因此發展種植業是漢唐社會的必然選擇。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社會動亂,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的情況時有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擴大畜牧業可以把荒地荒山儘快利用起來,故不失為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的有效對策。當然,這種擴大又必須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即不與種植業爭地。像元初蒙古貴族在華北強占良田改為牧場,確實對農業生產造成了破壞。但北魏不是這樣,鮮卑人進入中原後迅速漢化,轉向定居的農業生活,將農田變為牧場的情況極為少見,因此對農業的破壞也就無從談起。
其次,順應了北方耕作方式的變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這一時期北方儘管人口減少,但仍在『寧可少好,不可多惡』思想指導下,堅持精耕細作,於是勞動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再加上氣候變冷的因素,因此北方土地的種植方式,或為一年一作,或實行休耕制,即種一年休閒一年乃至二年,若再算上荒地,土地閒置率約在50%以上。休閒土地和荒地上長滿野草,實為天然牧場,北方人民利用閒置土地進行放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再次牲畜踐踏放牧過的土地,土壤肥力也會有所提高。【耕田】篇引【汜勝之書】言杏花開時春耕先耕輕土,『土甚輕者,以牛羊踐之。如此則土強。此謂弱土而強之也』。則牲畜踐踏又具有改良土壤之作用。此外,據【齊民要術】記載,一些作物的生長過程中,也常常需要牲畜踐踏。如【旱稻】篇言播種之後,『其土黑堅強之地,種未生前遇旱者,欲得令牛羊及人履踐之』。【種葵】篇則言為幫助冬葵萌發,『正月地釋,驅羊踏破地皮,春暖草生,葵與俱生』。賈氏還專門作注曰:『不踏則枯涸,皮破則膏潤。』則羊群踐踏具有保墒作用。【種棗】篇亦言大片的棗樹栽種之後,『欲令牛馬履踐令淨』。
最後,有利於農業增收和人民致富。牲畜繁殖很快,因此畜牧業增值也快。早在春秋時期,被後世尊為『治生祖』的陶朱公范蠡,就把『欲速富,畜五zí@⑩』作為『致富之術』向人們推薦。[12](【序】)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列舉了一系列收益可與千戶侯等的致富途徑,並稱之為『不窺市井,不行異邑,坐而得收』的『富給之資』,其中畜牧業排在最前面。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把他們的經驗多次加以引用和重申,並根據牲畜繁殖和市場物價。得出『一歲之中,牛馬驢得兩番,羊得四倍……用二萬錢為羊本,必歲收千口』的結論。[12](【貨殖】,【養牛馬驢騾】)這一結論既是現實的總結,同時也使致富的途徑更加具體、更加明確,更具可操作性。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正常的商業利潤一般在20―50%,魏晉南北朝時期商業的發展遜於漢代,商業利潤一般不會高出漢代。兩相對照,畜牧業的利潤比普通商業要高,比種植業就更高得多了。由此可以說,因地制宜地發展畜牧業,是這一時期北方農民致富增收的最佳途徑。
綜上所述,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農業,其生產工具和耕作栽培技術繼承了漢代的成就並有重大創新與發展,這一領域中的生產力水平高於兩漢,並帶動了勞動效率的提高。農業中畜牧成分的增加是對土地荒蕪情況的適應性變化,而非停滯和倒退。由於戰亂和人口的流徙,北方農業的規模和經濟總量或許低於漢代,但糧食單產和人均、戶均產值則有可能超過漢代。(註:高原在分析計算後提出:魏晉南北朝『高額畝產量超過漢代,一般畝產量與漢代持平』。【魏晉南北朝北方農業耕作方式與人口關係之探討】,【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1期。)在正常年份,由於畜牧業的補充,農民的收入會有所增加。北方農業的進步,為隋統一南方和隋唐經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