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傳統農業技術 土地是農業生產的基本生產資料。然而,土地面積又是有限的。農業起源之後,一些自然條件較好,適合於農業的土地首先得到了開發和利用,這些地方一般來說,土壤都比較肥沃,植被較好,水源比較方便。但是隨着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耕地面積就開始顯得不足,需要擴大耕地面積,把原來一些不太適合農耕的土地,經過一定的改造,使它種上莊稼。圍田和梯田就是人們力圖擴大耕地面積的成功範例。
圍田,又叫做圩田。圩,即堤的意思。圍田、圩田就是築堤以繞田的意思。長江中下游地區,許多地方由於臨近江河湖海,地勢低洼,容易被水淹浸,不利農作,於是需要築堤擋水。是有圩田的出現。春秋末年,以越族為主體建立的吳國和越國,就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開始圍田了,當時的蘇州城附近都有大片圍田的分布。楚滅越以後,春申君在吳國故地繼續發展圍田。至秦漢時期又進一步推廣。然而圍田的大規模發展卻是在唐宋以後。
唐宋以後的圍田已不是簡單的築圩圍水,還有河渠、門閘等水利設施。加上這些水利設施之後,築圩的作用已不再是簡單地擋水,還可以在乾旱時開閘引江水進行灌溉,使圩田成為旱澇保收的穩產高產田,給農民帶來很大的利益。(附【數書九章】圍田圖)
圩田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大,每一區圩田方園都達數十里至數百里,就如大城市一般,如,永豐圩圩岸周圍長二百餘里;太平州當塗縣的廣濟圩岸長九十三里;太平州黃池鎮的福定圩,周圍四十餘里;無為州廬江縣的楊柳圩周圍五十里;宣成縣的化成、惠民兩圩圩岸共長八十餘里;蕪湖的萬春、陶新、政和三圩圩岸共長一百四十五里。如宣州宣城縣的化成圩,水陸田達八百八十餘頃;建康府溧水縣的永豐圩,有田九百五十餘頃;太平州蕪湖縣的萬春圩,一千二百八十頃。(王禎農書圍田圖)
還有一種規模較小的圩田,叫做『櫃田』, 櫃田和圍田一樣,通過修築圍堤來保護農田免受洪水之害,它的特點是比圍田小,圍堤的四面都高有排水口,形制上如同柜子,這樣做一是便於耕種。二是遇有水荒時,由於規模較小也便於採取辦法,一是加固加高圍堤,拒絕外水流入;三是田內積水也可以車干。而且由於規模較小,修築起來也比較方便一些。(王禎農書櫃田圖)
兩宋時期,圩田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地區。圩田的發展,擴大了耕地面積,早在宋代有些地方圩田的面積就達到了水稻種植面積的90%,這對於稻米總產量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長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人估計宋代的時候中國的人口總數就上億了,這與水稻產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關係,而水稻產量的形成又主要來自圩田。宋代出現的『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便與圩田的發展分不開,因為蘇州、湖州一帶正是圩田最為集中的地區。明清時期,圩田更由長江下游向長江中游發展,在鄱陽湖和洞庭湖流域都有大片圩田(在洞庭湖地區稱為『垸田』)的分布,使得這些地區成為新的糧食供應基地,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至今圩田地區仍然是水稻的主產區。
梯田是在山區丘陵區坡地上,築壩平土,修成許多高低不等,形狀不規則的半月形田塊,上下相接,象階梯一樣,有防止水土流失的功效。梯田最早起源於何時不得而知,有人認為【詩經】中的『阪田』就是原始型梯田。唐代雲南部分地區的少數民族已經開發出了梯田。這樣梯田用山泉進行灌溉,能夠做到旱澇保收。梯田之名,始見於宋代,南宋詩人范成大在【驂鸞錄】中記載了他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市)所看到,丘陵山坡上都是水稻田,一層一層的直到山頂上,稱為梯田。當時閩、江、淮、浙、蜀等地都有許多梯田的分布。福建梯田最多,安徽也有許多梯田,浙東多於浙西,江西的撫州、袁州、信州、吉州、江州等地都有梯田分布。
元代王禎不僅給出了梯田的概念,而且還最早總結了梯田的修造方法。根據王禎的記載可以看出,梯田的開闢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土山,這種情況只需要自下而上,裁為重磴,即可種藝;二是土石相半,有土有石的山,就必須壘石包土成田;三是如果山勢非常陡峭,似乎就不能按照常規去開闢梯田,則只好耨土而種,躡坎而耘。不管是那種梯田,只要有水就可以種植水稻,沒有水則只能種旱地作物,如粟,麥等。(王禎農書中的梯田圖)
梯田由於地勢較高,主要依靠天然雨水灌溉,因此,有的地方稱梯田為『雷鳴田』。由於靠天吃飯,一旦天不下雨,或雨季提前、推後,都容易造成乾旱,為了利用有限的水源,宋代以後人們也採取了一定的措施,這便是修築陂塘,選擇地勢較高,而水源又相對集中的地方,按照約十畝即拿出二、三畝的比例,開挖池塘,用以蓄水。池塘的堤岸要求高大些,而池塘裡面則要求深廣,這樣做有許多好處,首先,池塘深廣,可以容納更多的水,為梯田提供灌溉水源,發大水時,也不至於泛濫成災。其次,高大的堤上,可以種植桑、柘,桑柘可以系牛。牛在夏天時可以得到涼蔭,而堤經過牛的踐踏而堅實,桑、柘又可以得到牛的糞便等。除修築陂塘以外,還採用高轉筒車引水上山來解決梯田缺水問題,有時山勢太高,一架筒車還不能將水運到目的地,便用兩架筒車來接力,在兩架筒車之間開挖一個池塘。由於水源問題得到了解決,所以梯田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盡力耕』的情景。(池塘和高轉筒車圖)
解決梯田乾旱的另一種辦法就是從品種上去做文章,選擇生育期短的品種種植,因為生育期短的品種,對水的需要量也小,如宋代時就有一種所謂的『高田早稻』品種,這個品種自種至收,不過五、六個月(現在看來五、六個月的生育期已不算短),在這五、六個月期,不過灌溉四五次,因此可能確保豐收。宋真宗時還曾從福建引種一種原產於今越南的水稻品種『占城稻』,散發給江淮兩浙地區種植。這個品種的特點是早熟而又耐旱,它的引進可以解決『高仰之地』稍旱即水田不登的問題。而早熟稻引進的意義又遠遠超出了梯田本身。
梯田,自唐宋出現以後,一直沿用至今,今天在一些山區仍然有大量梯田存在。梯田對於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總產量起到積極的作用。(現代的梯田照片)但梯田的惡性發展,也會使天然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並導致水土流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