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96|回覆: 1

[醫藥臨床] 當歸赤芍治痛經

[複製鏈接]
韋良渠 發表於 2020-6-1 02: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處方組成:當歸10g,川芎12g,赤芍12g,生地12g,紅藤30g,敗醬草20g,金鈴子10g,炒五靈脂12g,炙乳沒各5g。

用法用量:先將上藥用清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經行腹痛開始,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清熱消腫,行瘀止痛。

主治:痛經。屬熱性者經行腹痛,往往於經行第一天腹痛甚劇,或見血塊落下則痛減,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或弦數。

加減:症見膜樣痛經,腹痛劇烈兼見嘔吐者,加服輔助方:川黃連5g,川貝母粉10g,公丁香5g,肉桂3g,4味藥共研細末,分為5包,每日1包,分2次沖服,吐止即停藥。平日可加服逍遙丸,每服6g,日服2次。(韋良渠 北京豐臺醫星中西醫結合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沙舟 發表於 2025-3-28 01:23 | 顯示全部樓層
【學術評議】當歸赤芍方治療熱郁型痛經之方義析微

此方乃韋良渠先生治療熱郁瘀阻型痛經之經驗方,組方深合"熱者清之,郁者通之"的治則。方中當歸、川芎取四物湯之半,養血活血而不滯;赤芍易白芍,更增涼血散瘀之功;生地滋陰清熱,與紅藤、敗醬草相伍,共成清熱解毒、化瘀消腫之效。尤妙在金鈴子散(金鈴子、延胡索)與失笑散(五靈脂、蒲黃)化裁併用,乳香、沒藥相佐,使氣行血活而痛自止。

其辨證要點在於:經行首日痛劇、血塊下則痛減、舌紅苔黃、脈弦數等熱瘀交結之象。方中清熱與化瘀藥物比例相當,既避苦寒冰伏之弊,又防辛溫助火之虞。膜樣痛經加減法中,黃連、肉桂寒熱並用,貝母化痰,丁香降逆,實為辛開苦降法之靈活運用。

然需申明:痛經證型繁雜,寒凝血瘀者當用少腹逐瘀湯,氣血虛弱者宜選歸脾湯。患者須經專業中醫師四診合參,切不可僅憑網絡方劑自行用藥。今錄此方,意在展示中醫辨證論治之精妙,非為推廣驗方之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