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演者/黃曉明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解讀】 我們中國人有個特點,【道德經】實際上很多章節的很多句子是非常熟悉的,那麼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兩句話呢,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基本上可以朗朗上口的。像這種的句子在【道德經》裡面很多,比如說上善若水,比如說第5章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64章的『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那麼這些句子說明,【道德經】在我們的中國人的文化當中、知識庫當中,它是占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是我們往往會把這個章節的某一句話,尤其是第一句話當做重點,沒有把這個章節的內涵來展開。實際上我們讀【道德經】,就好像我們在中學高中的時候開始學古文了,我們一定會有個閱讀理解。老子的文本,它基本上是一種詩一樣的語言,它是一種韻文,那麼他會遵循一些寫文章的章法。所以我們在一般閱讀上,如果你沒有深究的話,你會把重點放在第一句話;實際上,第二句話可能會更重要;然後由第二句話直接進入這一章的中心思想、重點;最後呢,會根據不同章節的複雜程度,他可能會分為幾段;然後在最後做一個收尾,它基本是這樣的。所以開始呢,前兩句話、前三句話作為引言,引出後面的內容,然後再展開,然後再收尾。 所以我們學老子的81章,每一章當中我們要注意到,就好像我們學古文一樣的,我們要對它有一個閱讀理解。我們要去把握這一章,老子想要講一個什麼內容,把握它的中心思想。那麼,如果說對【道德經】的81章熟讀背誦之後,我們還會很自然地去做一些思想。我們如果對81章學得滾瓜爛熟之後呢,我們自然會去想:老子的81章,它一定是展現了老子的一個整體思想;或者說老子學派,它想要展現給後來的人們怎麼樣的一個思想體系,它包含了什麼樣的內容。 如果說【道德經】的81章就好像一棵大樹一樣的,那我們會去想: 哪一個章節屬於這棵樹上的主幹? 哪一些章節屬於它的根柢? 哪一些章節屬於它的枝葉? 哪一些章節屬於它的花朵作為點綴? 哪一些章節可能是它的結果? 這麼一個大體的構思。 同樣的我們也會去想:第1章在老子的81章當中,它是什麼樣的一個角色?為什麼老子學派把它放在81章當中的第1章? 我們還可以做這麼一個構思:假如說我們現在把這81章,抄寫了81張紙,但是沒有它的排序;那我們怎樣去把81章重新排序呢? 道,可道,非常道那我們講了這麼多之後呢,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個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這裡面有個斷句,我們這麼斷句:道,可道,非常道。 那麼第一個道是什麼呢?第一個道顯然就是大道,也就是42章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終極的存在,萬物的根源,那麼這個東西,叫做道。第一個道,是大道的道,萬物的總根源,總規律。 那麼『可道』是什麼意思?我們說老子的這5000多言,它就是來論述老子的整體的道學思想,來論述老子對大道的領悟、返觀,乃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構成了我們地球上所有的人物、動物、植物。然後人物構成了我們的人類社會,構成了民族、國家、宗教、各種思想,然後乃至有各種爭鬥。最終呢,還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要復歸於大道,回到大道母親的懷抱。 所以,老子整個五千言81章,它就是『可道』;能夠用文字立言表達出來的那一部分內容,就是『可道』。 但是為什麼說『非常道』呢?我們說,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生活的領悟。但是你如果沒有類似的生活領悟,你光從文字來理解他的這種領悟,實際上跟他想要表達的,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就好像我們經常說了,沒有吃過梨子,那麼別人再給你描述梨子的滋味,實際上跟你吃到還是有非常大的差別的。 老子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老子是真正能夠感悟到道、溝通了道的人。道在他的生命、在他的思想、在他的返觀、在他的生命體驗當中,在他能夠實際應用的這個體會,他是通過五千言向你傳達了。但是,你沒有老子這種體道、悟道、感悟的經歷,實際上你能理解的,跟他想要表達的、和他已經達到的,還差的非常的遠,這就是非常道。我們從他『可道』的那一部分理解的,與他能夠體會到的那個『常道』,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就是『非常道』。 這裡有一個『道可道,非常道』,還是『道可道,非恆道』的問題。自從1973年,在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有甲乙本,那麼,甲乙本當中這第1章的常,都是恆。可見,我們通行本是為了避漢文帝劉恆的諱,改為常。那麼常跟恆有什麼區別呢?我們說呀,恆是一個心,加一個亘。實際上這個字啊,很重要,因為把這個心去掉,它就是個亘,上下兩橫,中間有個日。其實,這個日,是個迴旋。 這個迴旋就表示老子領悟到大道有一種迴旋的玄機。那麼,在25章講『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它是迴旋的;那麼,第4章講『淵兮似萬物之宗』,淵是什麼呢?淵,說文講的是『回水也』。所以它實際上,這個迴旋,是大道這一種生生不息的玄機。所以恆道的恆,代表了迴旋,意義就不一樣了。 名,可名,非常名那麼『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首先說一個觀點,就說我們第一段『道可道,非恆道』或者說『道可道,非常道』,我們會把重點放在第一句話上。但是呢,從老子的文風,它是類似於【詩經】這樣的一個文風。他這個排比句,『名可名非恆名』或者『名可名,非常名』,實際上,它叫興,賦比興的興,第一句話是為了引出第二句話。 那麼名是什麼含義?我們說老子81章構成了一個老子的龐大的哲學體系,那麼東方哲學體系它用什麼概念呢?它這個概念叫做名。名,如果我們對標西方的哲學,它叫哲學範疇。他要通過一系列的名,構成了老子的思想體系、老子的道論,所以這個名就很重要。我們說【道德經】大概5100多個字,5000多言,他一共使用了多少個漢字呢?他一共使用了770多個漢字。這是我用百度搜到的。 這裡面可以稱得上名的大概有100多到200,構成了他的整個哲學思想、道論。所以呢,老子就說這個『名,可名,非恆名』,第一個名一定是老子這5000多言構成的哲學體系當中的重要的哲學範疇。那麼,可名是什麼含義?可以用生活當中的名來指向他心中想要表達的那個概念,但是這個名來源於生活,我們就不能把它還依然停留在生活當中。 生活當中的這個名,不是他內心當中想要指向的這個概念的這個名。所以這句話很重要,指出來:我們在學習【道德經】的時候,老子的5000多言當中的一、兩百個名就不能用我們生活當中的那個名的含義來對應。為什麼呢?他重新做了定義了。 我們說名有兩個含義,第一,生活中的含義。比如說樸素,19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朴和素。 那我們說朴是什麼?朴在生活當中的含義就是原木。這個原木,從山區當中把它砍下來,去掉枝葉、去掉木梢、去掉木根,那麼運出來的這個木頭呢,就叫做朴。28章講: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他是借用生活當中的朴這個原木的特點,可以切割為木板、木條,然後做成木器,對吧,比喻什麼呢?32章老子做了個定義:道常無名,朴。他重新做了定義,把道命名為朴,他就是為了講『朴散則為器』的,然後則是『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是為了說明朴和器之間的關係。【易經】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以呢,朴散則為器啊,其實就是大道生了萬物,但是他用了這個朴散則為器這個典故。 所以我們在【道德經】當中,我們看到朴的時候,我們就要想到:噢,這個朴,老子已經重新做了定義了;那素是什麼?在老子81章當中,他並沒有專門對素進行描述。但是我們通過朴,我們就會突然間明白『見素抱樸』,這個素是什麼。 這個素啊,一定就是人類最初始的生命,從大道當中孕育出來的最初始的生命。素的本意是什麼?就是白色的生絹,沒有經過染色。那我們思維上就要有個突破,既然老子在81章5000多言當中,並沒有對素做定義,但素和朴又是聯繫在一起的,突然間腦袋有個靈光一閃,原來啊,素就是比喻我們人類在大道當中孕育的最初始的生命,沒有染着,沒有經過後世的私有制的染着。進入私有制之之後,我們有了私心,有了欲望,這就好像在白色生絹上有了五彩斑斕的染着後,你就看不到你的生命本來的樣子。那我們通過素和朴的關係,通過對19章上下文的這種關聯的解讀:『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我們知道文對應什麼?文是對質。素、質,太素者質之始也。 在經過少私寡慾這個解讀,我們就突然明白了,只有少私寡慾,把我們最初始的生命上的染着一點點的去掉;慢慢呢,把我們生命上的好像是五彩斑斕的這種染着一點點去掉之後呢,我們就會逐漸現出我們的生命本色,逐漸呢自然就抱住了生成我們的大道母親,朴。 所以,我們通過對朴和素的解讀,我們就知道,原來朴和素的生活意或者說顯意,和在【道德經】當中,老子作為哲學家,把一個很普通的名重新定義這個創義,創造一個含義,或者說跟顯意相對的密意,它是不一樣的。 我們為什麼對老子【道德經】讀不懂?實際上就在於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這第二句話,我們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們沒有對老子這個5000言當中的名,每一個名進行認真的追究。就像我們學科學一樣的,我們對某個物理量的內涵,你並沒有深究,那麼你這一本物理學啊,你就實際上是學不懂的。所以呢,老子第二句話非常的重要,可以說它是我們解讀老子的一把鑰匙:只有把老子5000言當中的每一個名的定義,準確的跟老子對上,那麼我們才能夠逐漸的把老子【道德經】的5000多言81章的每個名,每一句話,每一個章節,進而81章逐漸解開。 那麼第二句話對名做了詮釋之後,他就開始展開了。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裡就有一個斷句的問題。怎麼斷句?是『無名,天地之始』,還是『無,名天地之始』呢?歷代的詮釋者的想法都不一樣。這個斷句問題,自宋代以後,它向來是分為兩派,第一派是嚴遵、河上公、王弼為代表的,他是有名和無名;第二種理解是司馬光、王安石、蘇轍、梁啓超、高亨、嚴靈峰、陳鼓應為代表,『無,名天地之始』,他斷在有無上。 我傾向於接受王安石、蘇轍的斷句法,應該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因為從閱讀理解看,那麼第二句話很重要,第二句話講的是名;所以,『無,名天地之始』,表示:無,我重新給它做個定義,這個名表示我重新給它做個定義,定義為什麼呢?天地的最初始;有,我給它重新做定義,定義為萬物的母親。那麼這樣的話,就是主謂賓它都有了,對吧?名,這是個動詞,重新命名,重新創義。 那麼我們從上下文支撐來看,到了第2章呢,他馬上緊接着講有無相生,實際上詮釋了有和無。那麼我們後面還會出現一個關鍵的名,叫做徼。徼是什麼呀?徼是邊界。只有對有無這樣斷句,才能把它叫做:有無的邊界,對吧?它的義理啊,貼合於有無相生。那麼後面還有: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那如果有名和無名,我們是說不清楚此兩者的。 那麼我們從全文的義理來看,我們說什麼是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這個東西好像是沒有,等於是無,我們說11章講的什麼呢?11章講的是空間,這個空間的無,把它升華為看不見的無。 那麼像52章、56章,我們要塞其兌閉其門,我們才能返觀到無的存在。這是通過我們對81章全文的義理的理解,來支撐我們對無和有的斷句。 那我們又說老子的整體思想是什麼?老子的整體思想就是中國人老說的無為,清靜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所以,老子也要在第1章當中,對有和無重新做定義。那麼我們一旦讀懂了老子的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那麼我們也就順理成章理解了老子的無為、無事、無欲等等一系列思想,我們說都解讀正確。 實際上,老子在這一章當中用了一個兩分法來理解世界。這個兩分法就是:這個世界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我們眼睛看得見的、耳朵聽得到的、用手觸摸到的;那麼我們進一步講,用我們的現代的科學儀器,包括粒子加速器,我們能觀測到的所有的東西,都叫做有。那麼還有一個層面,是我們用盡人類外在的感官以及科學儀器都無法觀測到的那一部分,叫做無;這叫有和無。那麼老子做的定義是什麼呢?『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剛才我們解讀過了。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我們說前面有道、有名、有無、有有,有恆,對吧?那麼這裡呢,出現了三個新的名,第一叫做觀。觀是什麼呢?觀,實際上從繁體字上看,甲骨文上看,它的左邊是一個鸛鳥的鸛的左邊那個部分,這個鸛有兩個大眼睛,所以它能夠看得很清楚。那我們現在的詞組是觀和察,在【道德經】當中是不一樣的。 在這裡還要再進一步的提醒大家,詞組往往是兩個字構成的,比如說觀和察、人和民、聲和音、形和狀,那我們在【道德經】當中要給它分的很清楚。所以這個觀是什麼呢?觀,它就不是用人類的眼睛看,它是一種特殊的視覺。這個特殊的視覺是什麼呢?是用玄覽。我們學到第10章『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玄覽不是有個見嗎?看見的見,對不對?返觀的觀,它都有個見,看見的見。 那麼有一個妙,後面還會出現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故常有,欲以觀其徼;還有一個徼。這個徼是什麼?徼是邊界呀,對不對?但這是什麼的邊界呢?是萬物的邊界呢?是有無的邊界呢?還是一個什麼的邊界? 學【道德經】我們會慢慢領悟:【道德經】的每一章它有一個中心思想。那麼我們通過對前四句話的解讀,我們發現原來老子的這一章的中心思想是講有和無。那麼,第三句話、第四句話是先給有和無做了一個標準定義。那麼我們學這一章的時候,我們就會在想,老子的這一章的立意是有和無;那麼作為一個語言的大師,作為一個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最成功的立言的大師,甚至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立言大師,他在寫這個章節的時候,他一定是緊緊地圍繞着這個主題而展開。 那麼徼是個邊界。這個邊界啊,是我們生活當中的邊界;就好像朴和素一樣的,在生活當中我們會找到朴和素的含義;但是,這一章當中的徼,還可能是生活當中的邊界的含義嗎?它依然是『名,可名,非常名』。那我們說這個邊界是什麼的邊界?這個徼啊,可以是一個城牆,可以是一個鄉村之間的界限,可以是兩個國家之間的邊界,它把一個東西分成了兩個部分。實際上,我也是靈光一閃,我在解讀這一章的時候,靈光一閃,緊扣第一章的立意是有和無;那麼這個邊界是什麼呢?自然就是有和無的邊界。 我們舉個形象的例子,大家通過百度去搜一下冰山。我們就會發現會搜出一個圖片。冰山在海平面上有個看的見的一個角,但是,在海平面底下還有個巨大的實體的存在。那就好像我們的宇宙一樣,我們現在宇宙學認為,我們人類能夠觀測到的部分,只占4%,還有96%是我們觀測不到的,為什麼?我們現在能認識到的各種物理學定律,只能解讀我們宇宙運行規律4%;那麼顯然,就有96%,是暗能量和暗物質。 我們說學老子,我們一定要跟現代科學、現代的物理學、現代的天文學、地質學結合,做更深入的解讀。那麼,這個徼顯然就是:有和無之間相互轉換的界面、機制、通道、邊界這麼一個東西。所以說老子是個超天才,我們可以慢慢發現老子、莊子他都是超級天才,他不光是返觀到了科學家認識的基本粒子,同時他也返觀到了大道的深層,還返觀到了大道在源源不斷的創生有的這一部分的界面、機制等等。 這第五、第六句話,同樣還有個斷句的問題。『故常無欲,以觀其妙』,還是『常無,欲以觀其妙』。無欲、有欲,我們說從老子的整體思想來看,無欲都是對的,比如說,19章講的少私寡慾;那麼,37章講的『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對欲,他基本上是持批評的態度。那我們無欲固然可以觀其妙,有欲難道就能觀其徼嗎?顯然這個不合理。所以,我們斷句在『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欲,還有一個含義是想要。所以,我們解讀這句話的時候,我們會理解為:『總是從無,來返觀,無到底有什麼奧妙、巧妙、美妙;總是從有,來返觀,有和無之間的界面、通道、變化、轉化這種機制。』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那我們根據老子的整體思想,我們很明確的說,此兩者一定是有和無。同出哪裡呢?同出於道;而異名,而有不同的名。雖然是同出,它不是一個東西;所以,它有不同的名。 那我們說有無相生。當我們說有無相生的時候,我們說,有,是帶有極性的基本粒子;無是什麼呢?無是混沌。那麼大道的本體一定是,用我們現代的名來說,是完全的虛和無。 大道的本體一定是你用任何返觀的手段,到了最高明,你也觀察不到大道的本體;只要你一旦觀察到了,它一定是什麼呀?一定是大道的給你顯現的那一部分。當我們講到第4章的時候,我們會說老子返觀到的大道本體的最終極的存在,就是三點水那個精湛的湛。 所以呢,無,我們說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博之不得,但是大道已經逐漸地演化,就是象【易緯·干鑿度】講的: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或者按照老子的這種體例講的:象物精信,對吧?它都在無的這個層面。 那有是什麼呢?我們說21章學過,當然21章,我們還沒有學。21章講的是『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這個惚是什麼呢?這個惚,按照老子的返觀,在大道當中它已經存在了,它就相當於是基本粒子。那麼14章講的『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那我們現在物理學、天文學它有印證。現在宇宙學,它會認為我們宇宙在最初始的時候,它就是基本粒子,對吧?所以,它還印合了我們現代的宇宙學。 那麼從這句話可以看到,有和無都是大道創生的;大道同時創生的有和無。然後呢,含義不一樣,給它起了兩個名:有和無。 同謂之玄我們都可以把它叫做玄。玄在【說文】當中啊,它有個說法,叫做: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 實際上,這個玄是絞絲,這個絞絲本身有很多內涵了。第一,它是螺旋狀,也有點像迴旋的意思;第二,玄,最早可能我們染色不會染彩色,只會染成黑色。從玄的小篆字形上看,下端像是染色這個絲帶,上端像是把這個絲帶要放到染缸裡頭去,那麼一個染色的絲結。 那麼這個黑色,我們生活當中,第一,黑,我們會什麼都看不到,就帶有神秘和悠遠的含義;第二,既然什麼都看不到,說明即使是老子以及大多數人,它是難以返觀的,同時也難以理解的。 玄之又玄我們說,有和無都是玄。那我們應該怎樣入這個大道之門呢?怎樣邁進無呢? 我們說返觀大道,第一步,是先返觀有;然後,再邁進無。第一個玄,是有;第二個玄,是無;中間有個之。這個之,不是虛詞,在甲骨文當中是個腳趾頭。我們學過古文,這個之,有去往的意思。從有,到無,叫:玄之又玄。那麼中間一定會跨過什麼呀?跨過前面講的那個徼。 眾妙之門我們來聯繫上面『故常無,欲以觀其妙』,也就是,從有,跨過徼,到無,我們自然就進入了眾妙。那麼,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真正的返觀到有和無,我們就邁進了大道之門。 如果說我們學了第1章,我們能夠理解,老子講的無,是另外一個用我們人類感官無法感知的,但是又實際存在的世界;進而我們在未來學習【道德經】、實踐【道德經】的過程當中,我們真正的感受到了無、返觀到了無、觸及到了無,那我們也就真正的入門了。 這個時候,我們說,有無窮的奧妙、有無窮的美妙、有無窮的巧妙,都將對你展開。這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含義,入門了。 【總結】 我們花了50分鐘的時間把第1章做了解讀,展開的比較多,因為第1章很重要。那我們做個總結,就是我們在學【道德經】81章的時候,我們都要去想:這一章的主題思想是什麼?這一章老子想要傳遞給你的思想是什麼?那麼他的這一章的所有的名,所有的句,都是圍繞着這個主題,而緊扣而展開的。 那麼我們這章的重點是什麼呢?我們如果起一個名字,這一章就叫做『有無』,或者叫做『有無徼』,因為有無徼是這一章的最重要的內容。 我們學這一章,我們要學會另外一個重要觀點,就是名可名非恆名。老子的5000多言用到的名,它都不是我們生活當中的含義,它是老子賦予給它一個哲學的定義,或者說老子給它創造了一個含義。過去叫做顯意和密意,現在我們可以起個生活意和創義。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老子這一章當中的:道、常、名、有、無、觀、妙、徼、欲、玄、門。這一章,有非常多的名。這些名的含義,我們都要在未來的學習當中,逐漸地理解,深刻把握。 本篇完,獲得全套電子課程,請關注課程發布公號『文化傳統』(wenhuact)的微信推送,回覆『道德經+章節號』獲得相應內容的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