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以四科來教導學生。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求學之人稱為弟子,他所求之學,必須有先有後。孔老夫子以四科來教導學生。四科即『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首重『德行』,說明要『先正其心,後為文學,游於藝也』。教學的次序,是不能夠顛倒的,我們求學的次序是如此,教育的次序也是如此。 現在的教育之所以出現很多的弊端,其中重要的問題就是把教育的次序給搞顛倒了,教育的次序一定是在【三字經】上所說的『首孝悌,次見聞』,也就是先培養起一個人的孝悌之心,從孝敬父母,敬順長輩,培養起一個人謙恭有禮的處事態度,然後再去學習知識,學習技能等等。如果一個人沒有孝敬父母,尊重尊長的這種意識,就讓他學了很多的知識和見聞,卻會學得越多越傲慢。 所以『教育』是什麼呢,我們很多教育工作者並不知道什麼是教育。『教』在【禮記】上解釋為『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育』在【說文解字】上解釋為『養子使作善也』,這就是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要非常明確,是使人,特別是孩子,善良的方面不斷地增長,使他的過失得以挽救。 僅僅把兒子養大,不叫育,必須使他有良好的人格,有高尚的品質,起碼有做人的標準,這個才叫育。所以我們看做人的教育,品格的教育都是居於教育體系的核心地位,這是我們中國古人對教育的理解。有一位長者曾經說,『你們這一代人很可惜,沒有受過教育』,我們聽了之後就很不理解,我們都已經碩士畢業、博士畢業了,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為什麼還說我們沒有受過教育呢?結果看了對教育的定義,才知道原來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善良增長,過失挽救。那我們想一想,從小到大,隨着受教育的時間越長,我們的善良是增長了,過失得以挽救了,還是我們的良心越來越少,傲慢心越來越重?結果是過失越來越多,就說明這個教育沒有起到長善救失的作用,只是學了一些知識和技能,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兒女不孝敬父母,對父母不尊重,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 比如說,有一個小女孩,英語學得很好,她的母親就很驕傲,帶着她去見姥姥,見了姥姥之後就夸,『我這個孩子可聰明了,記憶力很好,記了很多的單詞,不信你考考她』,姥姥聽了也很高興,就問:『這個書本怎麼說呢』?小女孩說:『book』,書桌怎麼說呀?『desk』,問了她很多,她都對答如流,確實學得不錯。突然之間,這個孩子就反問姥姥:『傘怎麼說呢?』姥姥從來沒有學過英語,當然回答不出來。沒想到的是,小女孩當着眾人的面,毫不留情地諷刺她的姥姥說:『你可真是個白痴啊……』。 這樣的孩子,對父母長輩沒有禮貌的現象,在我們現代社會已經見怪不怪了,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把孩子送去學奧數、學英語、學電腦、學鋼琴,但是沒有送孩子去學習【弟子規】,結果孩子學得越多就越傲慢,因為他的父母長輩都沒有學習這些,最後就不把父母長輩放在眼裡了。 所以現在的大學生在沒有上大學之前,還知道孝順恭敬父母,但是上了大學之後就不把父母放在眼裡了,這都是我們教育沒有起到長善救失的作用。 這告訴我們教育的次序不能顛倒,所以古代的聖賢人,包括這些皇帝教導百姓,教導學生,一定是依據正確的順序。比如康熙皇帝曾經頒布了【聖諭十六條】用來教導百姓,第一條就是『敦孝弟以重人倫』,在前言中就給我們這樣寫道『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蓋父母生我,有罔極之恩;兄長先我而生,有同氣之誼』,能夠善待父母,叫做『孝』,能夠善待兄長,叫做『悌』。 為什麼要善待父母兄長呢?因為父母生養我們,有罔極之恩,在【詩經】上也說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樣高,想報答都報答不了,所以有罔極之恩。 摘自【群書治要·論語講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