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话题: 教育

相关主题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人生教育四階段 国学教育 延章 2009-10-31 3 4588 开元之治 2010-4-15 13:19
裴毅然:读《古史辨自序》说古代教育 国学教育 休竹客 2010-9-3 0 4153 休竹客 2010-9-3 13:46
科学认读 让8岁孩子形成自主阅读能力的教育尝试 国学教育 延章 2010-10-19 2 6425 勤恳 2020-8-7 02:30
【贵族精神】贵族教育:去其“贵”而留其“质” 华夏礼俗 休竹客 2011-1-18 1 6306 何戊式 2011-8-13 16:46
许纪霖谈贵族精神:教养为何是“教育”不出来的 华夏礼俗 休竹客 2011-1-19 0 5787 休竹客 2011-1-19 00:13
教育孩子祖辈站对配角位置 Forum 白儿帆 2011-3-22 0 2980 白儿帆 2011-3-22 00:56
孩子不听话父母如何教育他 Forum 阿土伯呀 2011-3-21 0 2671 阿土伯呀 2011-3-21 14:25
虎妈获胜,美忧後代输中国,纽约时报:中国华式教育比歼20可怕 国学教育 延章 2011-4-9 2 5017 休竹客 2011-4-11 23:40
王财贵:少儿读经教育与才艺学习的阶段冲突辩论 国学教育 延章 2011-4-24 0 3860 延章 2011-4-24 14:37
王财贵教授教育理想 培養胸懷萬世的人格 attach_img 国学教育 延章 2011-4-24 1 3836 延章 2011-4-24 14:59
王财贵:读经与德行教育 国学教育 延章 2011-4-24 1 4580 深山老道 2011-5-12 19:34
王财贵:如何进行美德教育 从良知而行 华夏礼俗 延章 2011-4-24 0 5349 延章 2011-4-24 15:15
蒙氏教育与读经教育 国学教育 在谦学堂 2011-5-13 2 5218 在谦学堂 2011-5-14 17:09
网传调整个别汉字笔顺 教育部否认 现行笔顺定于15年前 attach_img 国学资讯 延章 2012-5-2 0 5136 延章 2012-5-2 00:33
跳钱塘江失联的浙大博士侯京京遗体已找到,我们该反省什么 attach_img 国学教育 懋基 2018-10-14 3 6045 遊客 2018-10-16 09:14
隔代教育,非爱即害? Forum 買櫝還珠 2012-2-2 0 3050 買櫝還珠 2012-2-2 13:41
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两手抓 Forum 酒滿茶半 2012-2-2 0 2477 酒滿茶半 2012-2-2 12:40
30%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Forum 裡人 2012-2-2 0 2545 裡人 2012-2-2 12:55
教师被逼下跪的罪与罚 Forum 家邻 2012-2-2 0 2452 家邻 2012-2-2 12:49
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富二代 家庭教育 济世 2012-2-2 0 2410 济世 2012-2-2 13:42

相关日志

分享 什么是教育
延章 2024-4-17 22:40
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 而是要提升一个人。 ​在其本性基础上, 提升其率性而为的思维能力, 以令其禀性趋于中庸, 达于合礼。 ​在其本事基础上, 提升其发挥技能的行动能力, 以令其本事得以发扬, 天命得以实践。 ​此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个人分类: 法制| 1422 次阅读| 0 个评论
分享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延章 2021-12-25 03:5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章看似废话,其实却是人们最普遍最容易犯错的,它的核心就是『仁义』『道义』。 只有懂得了『道义』『仁义』,这个人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好人,如何恶人,好什么人,恶什么人,否则,就只懂得通过比较的方法,模仿的方法,学着别人去好人恶人。比如父母辈对他们的某类亲友好,自己也模仿父母去对自己的某类亲友好,这就是不懂好人,因为父母的此类亲友可能是有道义的人,自己的此类亲友却可能是不仁不义的人。 这一章同时也告诉我们,教育子女,要以『道义』『仁义』为原则去教育他们。
个人分类: 隨筆| 1099 次阅读| 1 个评论
分享 道家本论八:集体社会实践教育
逸羊道长 2012-6-25 07:31
《易经*大畜》: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天居处在山的里面,这就叫做升造,君子用广博的知识和与时俱进的言论往前行走,并用来培养自己的德行。这里的天代指完备的知识,这里的山代指实践。完备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易经》中共有四篇介绍史前教育学的文章,《乾》讲述学校的分级教育制度,乾卦象征着天外有天,提倡终身研究性教育学习理念;《蒙》介绍小学启蒙教育以及小学教育方式方法;《小畜》介绍家长和老师怎样面对刁蛮学生的教育;《大畜》提倡“不家食吉”的社会集体实践教育理念。 人的出生就意味着自己是天地之间的独立成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身独立自由的理念。不要把自己当成在家喂养的宠物,成天把自己放在家里面饲养着。但是每个人的独立都要建立在一定程度的家庭知识教育基础上,并拥有一定把自身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小孩在独立社会生活之前都要拥有足够完备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但是这里的足够完备只是一种相对性的说法,世界上并没有真正完美无缺的知识。让知识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是弥补知识缺陷的良好方法,知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让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否定之否定的发展,才能让自身拥有的知识不断与实践趋于相互符合,才能在未知的实践道路上作出明智的选择,才能有效避开各种对自身不利的危害,从而科学的达到自己做事的目的。在前进的道路上进退有节,这是合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良好表现。 在社会实践中要善于处理好个人实践与集体实践的关系,个人实践在集体实践中并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要组合成一个有机完整的运作体系,这样才可以发挥集体实践的理想效果。就如同一辆马车的不同零部件,如果其中的某些零部件发生了矛盾分离,就有可能会造成整个马车的崩裂。 集体实践的良好运作也在于它拥有良好的动力体系,这个动力体系就是指集体实践中的领导力量。拥有良好领导力量的集体实践能够克服较大的艰苦环境,并能够始终保证集体实践的良好运行。只有给一流的好马车配备上一流的好马,才可以驾驶着它任意为所欲为。 独立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脱离自己生存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个人学习与实践应该要与自身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只有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并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实践理念,才可以在天地之间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家长教育小孩要有“不家食吉”的个性独立实践教育理念,但也不是把小孩扔在大山里不闻不问,而是应该让小孩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成员的独立一分子。让小孩逐步成为社会成员一分子的理想途径就是把小孩送到学校学习,学校是小孩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理想过渡桥梁。 学校不仅仅是教授完备知识的理想场所,也是教授学生从事集体实践的理想场所。学生在学校不应该只是集体学习知识,更应该要学习如何把所学的完备知识恰当应用于集体实践,每个学生都要为将来成为整个社会体系的某个零部件作好充分的准备。 真实的前往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找到了人生的奋斗方向,学生注定会成为未来社会成员中的一分子,社会体系的新陈代谢也需要有毕业学生的不断加入,社会的宽广也足够容纳不同修为学生的介入,没有学生会被遗忘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 老师应该要坚定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兴趣和决心,不应该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随便放弃。背负上天的道路通向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去行走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学生没有必要抱怨迷途中的失败与困苦,世界上只有暂时没有做成的事,没有永远做不成的事。 http://sunjun44.blog.163.com/
1465 次阅读| 0 个评论
分享 道家本论七:怎样教育蛮横小孩
逸羊道长 2012-6-19 19:11
《易经*小畜》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风在天上行走就叫做蛮横,君子用日趋完美来修饰自己的德行。这里的风代指蛮横小孩异想天开的要求,这里的天代指家长能够给予小孩最大程度的帮助和指导。蛮横小孩的要求超出了家长能够满足的范围之上,于是就成天不停的抱怨。 蛮横的小孩往往在性格上比较固执、主观、偏激,但蛮横也是小孩对自我期望失败的不满表达。蛮横小孩存在着固执的一面,但也存在着妥协的一面。利用小孩的固执性,可以通过恰当的知识讲解说服,教会小孩在失败中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探索失败的原因,可以坚定小孩对知识学习的信念。 要让小孩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如果向前执著的道路行不通,那么换条道路兴许可以达到更好的目的。利用小孩的妥协性可以让小孩把有限的精力执著在恰当的方向上,让小孩恰当利用有限的个人精力去领悟更多未知世界的丰富知识,并且可以用领悟和学习到的知识进一步探求从前未解答问题的谜底。 小孩的固执性格和对知识本道的偏离是构成小孩蛮横的主要原因,能够引导小孩在失败中回归知识本道,就可以让小孩取得做事的成功,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但是无论小孩做事成功与否,家长都应该给予小孩一定的正确知识指导。引导小孩在知识本道偏离中回返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符合,家长就没有自己的过失。 不要把小孩的蛮横都看成是一件很坏的事情,蛮横是小孩对失败不满的一种偏激表达,要能够容忍蛮横小孩的情绪发泄,小孩蛮横偏激之后就会自然恢复宁静。不要对小孩的蛮横给以任何抱怨和打击,也不要在小孩蛮横的时候给予任何劝说。适当的回避并在小孩情绪安宁的时候,才可以给予小孩恰当的知识讲解和实践演示。 恰当利用蛮横小孩的偏激和固执,就可以驾驭他默默无闻的耕作在天地之间,给世界带来无尽的福运。只有让蛮横小孩保持对别人的依赖和信任,才可以让蛮横小孩成为它人的良好朋友。一旦蛮横小孩形成了对某人的误会或偏激错误想法,他的偏激和固执就会给那个人带来巨大的威胁。 教育蛮横小孩要有诚信,不能编造故事,更不能灌输宗教思想。要用正确科学知识指导小孩,就会让小孩领悟知识学习的好处,并在实践中不断踏实自己的知识学习。蛮横小孩坚定对知识的信任,并在实践中体现更多的谨慎和善意,蛮横、固执和偏激就会得到逐步的改变,蛮横小孩就不会对任何人形成任何威胁和危害。 教育蛮横小孩要带着诚信,家长的诚信就是小孩的财富。诚信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家长与小孩之间关系的纽带。带着诚信和蛮横小孩相处,可以在良好的关系互动影响之中,用自身的行为和实际让小孩逐步领悟到蛮横的危害,并在知识学习与实践磨砺之中不断成长壮大。 让小孩逐步的学习谨慎和善意,可以逐渐削减小孩蛮横带来的危害。利用小孩的蛮横让小孩执著在饱餐大雨的实践中磨砺,可以让小孩领会知识在实践中的价值,并保持对知识本身的崇拜。小孩在饱餐磨砺的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就可以不断实现柔弱向刚强的逐渐转化。 家长要善于揣摩并尊重小孩内心的真实感受,坚持个人诚信并不仅仅只是要保持自我内心上的诚实和善良,也要考虑到自身的言行是否会让别人产生误会。如果只是内心修养上保持了诚实本分,而言行上却让人觉得根本没那回事,那么诚信的坚持可能就毫无意义可言,甚至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危害。 http://sunjun44.blog.163.com/
142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分享 道家本论六:孔子的教育思想
逸羊道长 2012-6-11 08:24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在几千年的封建帝国时代只有简单的几句教条,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这几句教条中偶尔提到过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但也只是“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实践似乎只是随顺众人的喜好,并不是为了验证知识和发展知识的需要。 孔子在“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中也谈到了实践的作用,但也仅仅只是为了辨识知识的真伪性,并不怎么主张对知识本身做出更多的探讨。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多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主张学习就是在书本中转圈子,没有太多涉及到知识的实践性与创新性。 纵观整个孔子教育思想的主张,都没有发现有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论述,更别说在实践中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发展知识了。在中国父系氏族封建帝国时代,皇帝的话不能持任何怀疑态度,圣贤的知识也不能在实践中有所发展,实际上孔子服务于封建帝国的纯行政使用的“仁义礼信智”思想也不需要发展。 偶尔也会有人为孔子辩解说,学与思中的思就是实践,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了。但从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以看出,这种思并不是一种实践,而是对未知书本知识教条的字面理解。并且孔子的思最终还是以书本学习为终结,这就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中除了“学与思”的关系论述之外,就是“学与问”的关系论述,这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思想。孔子教育思想理念中没有提到过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说法,这种不是“思”就是“问”的教学方式弱化了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知识和发展知识的能力。 孔子教育思想中极力推崇学生把毕生精力消耗在前人知识的书本学习之中,在追求完美书本学习之中消耗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意志,这就是“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思想。学生学习圣人书本知识要学不厌,老师传授圣人书本知识也要教不倦。圣人的书本知识有一丁点不会,也都是学习上的失败。 儒家一边提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边又提出“圣则吾不能”。逝去永不复回的完美圣人留下的完美知识,必然有过的后人是永远学不完的。在孔子主张“知识无需发展”的基础之上,书本知识还勉强可以“学就能及”。在一个知识不断发展创新的现代社会,如茫茫大海的知识每天都在飞速发展,要想“学就能及”,恐怕只有望书本兴叹了。 孔子教育思想中也提到过事物发展的循环往复性,这就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思想,但在孔子“过犹不及”思想的背景下,这种循环往复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并不代表事物向前发展,而是对旧有知识的往复温习。孔子始终认为学生学习始终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不应有所逾越。 孔子教育思想中始终把书本知识学习放到主导位置,并且认为书本知识就是人们认识世界一切的指南,孔子始终否认知识的相对性,这就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不学诗,无以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中偶尔也会有积极的一面,比较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思想,但这些思想在“圣贤无过”论的基调上,也只是服务于培养“书呆子”类型的人才。孔子也主张把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在意识中变成乐趣,这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想。但这种思想始终离不开执著的纯书本知识学习,这就是“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思想。 最后提醒一下,作为非政府资助的私立学校,孔子的教学是要收学费的,这就是“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了。似乎儒家有“诲人无类”的宽广胸怀与“无人不容”的儒雅风度,但不交学费就想学习,这是永远都行不通的,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啊!呵呵!
193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分享 道家本论五:教育小孩的智慧
逸羊道长 2012-6-11 08:23
《易经*蒙》: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山下有了泉水就是蒙昧,君子用事实行为培养人的知识。这里的“山下出泉”代指小孩撒尿,小孩自身没有文明意识,但蒙昧并不是小孩的过错。蒙昧小孩具有模仿领悟现存世界的自然本能,君子在事实行为中体现知识文明,蒙昧小孩就会在模仿中体会知识的真正含义。 小孩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独立主体,不要把小孩总看成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随任小孩自身的兴趣游走在天地之间,小孩就会在自身的游乐之中体悟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但这种随任也不是不闻不问,应该要随时关注小孩的一举一动。除了必要的安全防护之外,还要随时帮助小孩解答疑惑,并给予适当的知识指导。 学生存在疑惑就会寻求老师的帮助,但学生更多的还是希望独立完成任务。老师过多的帮助反而会让学生觉得烦燥,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学生学习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只不过提供外在辅导,学生就应该在独立学习中不断锤炼自己。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学习与体会知识的真实含义,应当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安全防护,要及时主动的帮助学生避开危险区域,并给予学生适当的解释与实验演示。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立自主性,并不会让学生远离老师。相反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他学习生活中的必需,而不是一种麻烦和负担。 尊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独立自主性,会让学生形成对老师和知识的依赖,但这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任何知识都具有自身的不完备性,任何老师的帮助都会有不足与错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对老师和知识的完全依赖,会弱化学生对知识的正确使用能力和恰当的知识批判能力。 老师与学生是一对相对独立的实体,老师不能成为学生的一部分,学生也不能总是与老师形影不离。老师教育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要与学生保持足够的距离,并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事业。学生也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老师的指导,而是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去解决自己面对的各种难题。 学生教育并不仅仅只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老师与家长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老师自身也是家长,家长自身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老师与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都要遵循相同的原则和方式,树立好自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禁止在学生教育中使用不恰当的暴力。 强硬是学生活动的原则和底线,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游戏规则。温柔是对学生不良情绪的安抚,是学生在困难与挫折之后的情感回归。学生教育中要坚持温柔与强硬的理想交合,而不能偏向于某一方面。没有强硬的原则和底线,学生会走向犯罪与毁灭。没有温柔的情感回归,学生会在茫茫迷途之中不知何去何从,甚至走向自杀身亡。 教育学生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但这种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是财富上的构造,而是教育者自身的行为约束,拥有良好品行的老师和家长就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环境。学生教育也不能否认财富条件的作用,贫贱才能出子弟,这只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贫穷只不过是远离富有而已,富有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教育学生要注重学生良好心境的构造,要善于尊重学生的心态和地位,要学会包容学生的蒙昧无知。正因为每个人都存在着蒙昧与无知,才会不断的努力学习上进。学习也并不只是学生的事,老师自身就处于不断学习上进之中。老师也存在着自身的蒙昧与无知,老师攻击学生的蒙昧无知是一种荒谬的行为。
1339 次阅读|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