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0|回覆: 0

[史學] 論史學的求真與經世(2)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2-6-4 23: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國學文化
 ――史學對於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這種積極作用以政治、文化、教育三個方面最為 突出,也最為重要。在政治方面,又以政治決策、歷史經驗、憂患意識同史學的關係最 為密切。從政治決策來看,歷史知識、歷史參照是重要依據之一。如漢初,漢高祖劉邦 命陸賈『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後陸賈『乃粗述 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劉邦大為稱讚,命名曰【新語】(【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新語・無為】篇指出:『秦非不欲為治,然失之者,乃舉措暴政而用刑太極故也』 ;認為實行『寬舒』、『中和』之政是非常必要的。這是闡明了秦朝政策的失誤,也是 為漢初『與民休息』基本國策的確立提供了歷史的和理論的根據。從歷史經驗來看,史 學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從對歷史的記載、描述中,以各種不同的形式總結前人在歷史活 動中的經驗教訓作為今人和後人的借鑑。譬如從司馬遷在【史記】中以深刻的見解、翔 實的材料、精彩的史筆總結秦漢之際的歷史經驗開始,以後許多『正史』都有所效法, 其中往往亦不乏優秀之作。又如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鑑】的主旨是:『專取關國家盛衰 ,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入史,以便於『監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司馬光【進資治通鑑表】)。明清之際王夫之著【讀通鑑論】,以其深邃的歷史見解 ,闡述了歷史上的種種經驗教訓,他所總結的『諛臣』是否得勢、得寵與國之存亡的關 系,統治階層是否看重『積聚』、『寶貨』與政治得失的關係,『風教之興廢』與朝代 興亡的關係(以上見【讀通鑑論】卷1、12,卷2、12,卷17、19)等歷史經驗,都是極具 啟發性的通論。再如,自賈誼【過秦論】以下歷代史學家、思想家所撰史論、政論,其 真知灼見,不乏於時。從憂患意識來看,因其理性和深刻而具有特殊意義。憂患意識是 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之一。這個品質在史學上反映得十分突出,清人龔自珍強調說:『 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書,則能以良史之憂憂天下。』(【乙丙之際箸議第九】,【龔自 珍全集】第1輯)這句話從一個重要方面概括了中國歷史上『良史』的優秀品質。『良史 之憂』的內在精神是自強不息、奮發進取。它以洞察歷史為基礎,以關注現實為旨趣, 以經世致用為目的。許多事實證明:史學上反映出來的憂患意識對社會各階層人們的思 想影響,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動力之一。
  ――史學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發展的記錄和紐帶。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自 秦漢以後更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因此,民族文化的發展在中華文化發 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史學以其獨特的形式推動着民族文化的發展,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 面:第一個方面,史書對於多民族歷史活動的記載成為歷代『正史』的重要內容之一, 從而對於多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着潛移默化的、深刻的作用。第二個方面,史書對於 西周、漢、唐這些盛大朝代的記載,既作為史學的形式又作為文化的形式影響着周邊少 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發展。這種影響,反映在多民族活動的歷史舞台上,反映在對多民族 歷史淵源的共識上,也反映在各民族歷史文化的相互吸收、融匯上。第三個方面,中華 文明不曾中斷為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觀,其主要標誌之一,是歷史記載不曾中斷,這是中 華民族凝聚力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史學對於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用。
  ――史學還是人生修養的重要的教科書,是歷史教育的巨大寶藏。史學的全部社會功 能,都是史學對於人的作用的結果,都是通過人的認識的提高和人的社會實踐來實現的 。這是因為,『歷史不過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第110頁)。從這個意義上說,史學的經世,史學的社會作用,本質上是歷史教 育作用。中國史學的優秀史學遺產,有大益於人生修養和歷史教育:一是具有廣泛的社 會性,使社會公眾都能受到這方面的教育和薰陶。二是具有突出的適應性,使社會各階 層人們都能從與之相適應的歷史著作中得到啟示和教益。三是由於歷史著作中所蘊含的 中華民族之民族精神的底蘊和眾多傑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及各方面的經驗和智慧,從 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深刻的感染力。
  60多年前,法國年鑑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位反法西斯的英勇戰士布洛赫,在犧牲 前寫了一本名為【歷史學家的技藝】的書,其主旨是回答『歷史有什麼用』這個問題。 他在【導論】中這樣寫道:『「歷史有什麼用?」這個問題已遠遠超越了職業道德之類 的枝節問題,事實上,我們整個西方文明都與之有關』(見此書中譯文本第7頁,張和聲 等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這裡,借用布洛赫的話來說,關於這個問題 ,我們中華文明以至整個東方文明不也是與之有關嗎!史學的經世作用,實在是不可輕 視的一件大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