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語文網 一、周口方言簡介
周口位於豫東中南部,東臨安徽省阜陽市,西依漯河、許昌兩市,南與駐馬店市接壤,北與開封、商丘相連;總面積11959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7%;總人口1006萬,居河南省第二位;有漢、回、滿、蒙古等34個民族;行政管轄八縣一市一區:沈丘、鄲城、鹿邑、淮陽、太康、商水、西華、扶溝八縣,項城市,川匯區。
周口方言屬於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話,作為中原官話的一種,它有中原官話的一些普遍特點,但和普通話相比,在聲韻調方面又有所不同。周口方言內部,語法、詞彙差異不大,語音差異相對稍顯突出,根據語音的差異,周口可分為東、西兩個方言區。東區包括沈丘、鄲城、鹿邑,西區包括項城、淮陽、太康、商水、西華、扶溝和川匯區(中部的項城、淮陽、太康3縣雖帶有過渡區的某些特徵,但總體上與西部縣市關係較為密切,故劃為西區)。在中原官話里東區歸商阜片,西區歸漯項片。東、西兩區之間的差異體現在語音方面。
根據以往學者的研究成果(大多採用傳統方言學『聽音筆錄』的方法描寫周口方言)來看,與普通話相比,周口方言與普通話的聲調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調值的不同上。具體地說周口方言和普通話一樣,都有四個聲調,調類名稱完全相同,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也有四個調值,具體調值為:陰平24,陽平42,上聲44,去聲53。
二、發音人,實驗材料,實驗法方法
1、發音人
孫軍岩,女,碩士,生於1985年,現年25歲,周口市太康縣人。8歲受教育後會說普通話,沒有受過其他方言影響,平時的語言環境仍為周口方言。父母均為周口太康縣人。
2、實驗材料實驗表的設計說明:實驗材料是根據方言調查字表和本方言點的單音節材料設計的。在設計實驗字表時,遵循的原則是儘量使各個調類的韻母一致,以避免不
同韻母由於發音方法和發音部位不同而引起聲調的變化。其次,韻母韻母全部選用單韻母,因為複韻母中標聲調的字母會受到前後字母發音的影響。第三,該字表所有字的聲母都是清塞音。因為塞音的發音
在語圖上表現出沖直條,切音、標註時容易辨認。而且,以清塞音開始的帶音音段是人們為了區分不同調位而有意識地去變化音高頻率的,有調位意義。
原則上,為每個調類選擇了十個樣字,每字讀一遍,即每個調類有十個樣本。該字表的樣本採樣率是22050,單聲道,採樣精度16位。
3、實驗方法和實驗數據
發音發音人將實驗字表的每個字讀一遍,每字間隔1-2秒,用Adobe Audition軟件將其錄入電腦,並用該軟件進行切音,將錄入的語音串切分為一個個的音進行保存。然後,用Praat軟件對每個語音進行數據提取。
因為我們做的是聲調研究,所以聲調段的提取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些實驗字中,音節前的輔音都是清塞音,所以這些帶音音段都是人們為了區分不同調位而有意識地去變化音高頻率的結果,是具有調位意義的。而不像音節前輔音為濁塞音一樣,帶音現象純粹是音段本身發音特徵不具有調位意義(不具有調位意義)。所以,我們對聲調的研究,就可以通過將音節中的帶音音段截取下來,提取其基頻、時長等物理特徵數值來進行。在截取帶音音段時,本試驗採取的是保留彎頭降尾的方式。在praat上對每個樣本提取基頻。然後在excel中把截取下來的單音節樣本的調長及這個單音節聲調的O%,10%,20%,30%,40%,50%,60%,70%,80%,90%,100%時刻點的11個基頻值分別記錄下來。這樣,把相同百分時刻值的各調類的基頻值放在同一橫軸點上進行比較,使得基頻值有了可比性,而且通過多點取值得出的基頻曲線精確度較高。我們分別求出各調類的基頻平均值及標準差,然後再根據loglo(基頻值)公式求出其對數,最後求出其LZ值,LZ值=(log(基頻值)-對數平均值)/對數標準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