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關於孝悌,從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為做人做學問的根本,那麼為什麼作為先哲,會把孝悌認為是基石?道德觀念上說『百善孝為先』,這個是從孔子起而創建的還是遠在老子時代就有的?這是時代背景的產物還是孔子自我哲思的產物?
袁偉時:孝悌(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不是某個聖人創建的倫理觀念。產生於西周至春秋中葉的【詩經】已有『於乎皇考,永世克孝』,『永言孝思,孝思維則』等句;【尚書·酒誥】據說是周公對康叔的告誡,也提出要『用孝養厥父母』。也就是說,早於老子、孔子時代已形成了孝的觀念。
孔子及其弟子繼承了這些思想遺產,【論語】多次提到孝悌。有位史學家說得好:『孔子強調的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認為這樣就可以影響政治,存在着「孝」與「為政」並行不悖的內涵,尚未將孝與忠直接統一起來。』(趙裕沛:【兩漢家庭內部關係及相關問題研究】第26頁,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武漢版)更沒有提出『百善孝為先』的極端概念。
孝悌作為倫理規範廣泛流傳,是以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宗法關係的產物。血緣關係的親密和等級不可逾越是它的基本內涵。一個血緣關係沒有被工商業和政治發展充分衝破的東方宗法社會,國是家族宗法關係的擴大,『百善孝為先』的觀念便應運而起了。
友:孝悌既然作為國學的基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麼它的『美』的核心在哪裡,又如何能讓人們感受到?『二十四孝』所記載之事,大多需要極端付出,令人望而卻步,其中有無美學基礎?
袁偉時:秦漢之際,託名孔子遺言的【孝經】面世,把儒家關於孝的理念系統化;加上朝廷宣布『以孝治天下』,『孝悌』成了歷代鞏固宗法專制制度的思想支柱之一。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就其積極一面而言:
1、它適應農耕自然經濟,鞏固家庭、家族關係,按血緣關係結合的宗法團體有助於抵禦自然和社會風浪;有的且篳路藍縷,開拓新的經濟發展地域。
3 1
2、提升血緣關係的內涵,注入新的感情和倫理因素,升華成為激勵上進的動力(所謂光宗耀祖)和溫暖、多彩、高尚的道德圖景,催生了歷代文人吟詠的激情。
而其消極方面則在禁錮個性,強化等級、服從和恭順。
至於所謂『二十四孝』大都是極端片面和愚昧、殘忍的故事,顯露宗法關係的醜陋一面,不足為訓,說不上有什麼美學價值。
友:有一句話叫『忠孝不能兩全』,但是往大了說,對國家盡忠也是大『孝』,這句話是不是錯的呢?
袁偉時:就前現代國家而言,所謂『移孝作忠』,有其歷史的合理性;是統治者憑藉宗法關係,收攬人才,團結內部,為自己服務的理念。19世紀以降,中國步入國家和社會轉型期,這個理念就過時了。歷史洪流追求的是中國人要衝破宗法關係的羈絆,成為獨立、自由的現代公民;政府則是保衛公民自由的工具。正確的理念是:『人人生而平等……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所以才在人們中間成立政府。』
友:現代人都市人多把『孝悌』視為負累,『家和萬事興』也往往偏重了小家庭而偏離大家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傳統意義上的孝悌在這個日新月異和世界地球村化的時代需要改變嗎?
袁偉時:現代人需要自由結合的小家庭。這是公民的港灣和不容侵犯的堡壘。在這裡需要和睦與摯愛。傳統的孝悌,經過淨化後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仍然會被人們認可為家庭美德。大家族的瓦解是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公共空間建立後的必然結果;不必惋惜。有些人冀圖以大家族為建構所謂中國式的民主的基層組織,這是對過渡期的某些現象缺乏深度觀察產生的幻覺。
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