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憲問篇第18章】評價歷史人物豈能拘泥於小信義? 14·18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音pī)發左衽(音rèn)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匡』字,指匡正。『天下』,意為天子統治的地方,指整個中國。『微』字,與『無』字同義,就是假若沒有。『被髮左衽』的『被』字,與『披』字同義,被發,就是披散着頭髮而不作髮髻。『左衽』的『衽』字,指衣襟,『左衽』,就是衣襟向左邊開,這是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被髮左衽』,指當時落後、不開化的『夷狄之俗』,也指淪為夷狄。『匹夫匹婦』的『匹』字,指一般。『匹夫匹婦』,就是普通的平民男女。『諒』字,指小信義,也就是不問是非地死守信用。『自經』,指自縊。『溝瀆』,指偏僻的小山溝。 這段話的意思是,子貢說:『管仲不是仁人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管仲不但不能為主人以身殉難,還去做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使天下得以匡正,民眾直到今天還受到他的恩賜。假若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着頭髮,衣襟向左邊開,淪為夷狄了。他難道要像普通的男女那樣守着小節小信,在偏僻的小山溝中自殺,而不被世人知道嗎?』 從孔子對管仲的評價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呢?子貢和子路提出了同樣的問題,說明這是當時人們的一種普遍看法。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卻與眾不同,獨具慧眼。從【論語】全篇看,孔子對管仲有褒有貶,是依據歷史事實,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在【論語·八佾】第22章中,他批評管仲器量狹小,辦事不節儉,有違背禮節的行為。在上章和本章中,孔子又高度讚揚了管仲尊周室,攘夷狄,匡正戰亂局面,使天下安定太平,生民免遭塗炭的功業,肯定他避免了中原民族『被髮左衽』,被異族同化,導致文化衰落局面的出現。管仲所建樹的功業,都是關係大義、大節、大信、大公的天下大事。據此,孔子認可管仲是『仁人』,這反映了他着眼於大節而不拘泥小節小信的思想。孔子對待歷史人物的客觀態度、深邃眼光,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 附: 【原文】 14·18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①天下②,民到於今受其賜。微③管仲,吾其被髮左衽④矣。豈若匹夫匹婦⑤之為諒⑥也,自經⑦於溝瀆⑧而莫之知也。』 【注釋】 ①匡:匡正。②天下:天子統治的地方,指整個中國。③微:無,假若沒有。④被(音pī)發左衽(音rèn):被發,被,同『披』,散發不作髻。左衽:衽,衣襟,瓣襟向左掩,這是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被髮左衽』,指當時落後、不開化的『夷狄之俗』,也指淪為夷狄。⑤匹夫匹婦:指普通的平民男女。匹,一般。⑥諒:小信義,指不問是非地死守信用。⑦自經:自縊。⑧溝瀆:偏僻的小山溝。 【譯文】 子貢說:『管仲不是仁人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管仲不但不能為主人以身殉難,還去做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使天下得以匡正,民眾直到今天還受到他的恩賜。假若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着頭髮,衣襟向左邊開,淪為夷狄了。他難道要像普通的男女那樣守着小節小信,在偏僻的小山溝中自殺,而不被世人知道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