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61|回覆: 0

[古代科技] 淺談【尚書】與中國傳統農業地理學(2)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0-12-8 14: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環球報
稼稿(6):泛指農事;謂生長莊稼;【無逸】篇有:『先知稼稿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勞稼稿,厥子乃不知稼牆之艱難生則逸,不知稼稿之艱難』;【洪範】篇有:『土愛稼稿、稼稿作甘』。
    勤(18):經常,多次;【大浩】篇有:『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召浩】篇有:『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不若有夏曆年,式勿替有殷曆年』;【洛浩】篇有:『旁作穆穆逐衡,不迷文武勤教』。
    勞(4):勞動,勞碌;【盤庚上】篇有:『乃不畏戎毒於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周有黍櫻』;【無逸】篇有:『其在高宗,時舊勞於外,愛暨小人』。
    殖(1):種植;【呂刑】篇有:『乃命三後,恤功於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櫻降播種,農殖嘉戟;。
    銼(1):短鐮,引申為割下的禾穗;【禹貢】篇有:『二百裏納侄』。
    牿(1):置於牛角之橫木;亦指帶枷鎖的牲口;【費誓】篇有:『今惟淫舍牿牛馬杜乃攫』、『散乃阱,無敢傷牿;、牿之傷,汝則有常刑』。
    有夏一代,秦人見諸記載的農業活動有平治水土、藝稻等。黃河中下游當時由於河水泛濫,排水不暢,地多沮I}IA riz。早期的原始農業遺存多就丘陵阜岸而居。故多見『九丘』、『九州』、『九山』之稱。原始農業發生於山麓地帶,這樣的地理環境,緣山便採集,瀕水宜漁獵,是初始時期種植作物和馴養家畜的適宜環境。但是進入過渡時期以後,人口逐漸增加,山麓地帶便日顯狹促,提高勞動生產力和單位面積的產出量就成必然之勢。
  3農業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政治文明的進步
    中國傳統農業主要是通過傳承、應用生產活動中積累的經驗來發展生產的,在傳統農業的原始階段的生產工具和技術是使用木石農具、刀耕火種、撂荒耕作制;隨後是以用畜力牽引或人工操作的金屬農具為標誌,鐵犁牛耕為其典型形態,生產技術建立在直觀經驗的基礎上;而現代農業階段的生產技術和方法的特點則是建立在現代西方科學理論和科學實驗基礎上的伴隨着農業經濟的發展,則必然會有社會政治、文化、文明的進步。

  3.1對於農耕自身規律性的客觀認知
    先民在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對於農耕活動自身的規律性也有了從無到有、從淺入深的認識過程。這反映在包、蕃、靄、孽、刊、稿、稽、朴、敗等內容上。例:
    包(3):通『苞』,謂草木叢生;【禹貢】篇有:『厥土赤值墳,草木見包』、『厥包橘袖、錫貢』、『包呱普茅』等;以上三句皆出於【禹貢】篇,後兩句中的『包』字皆為(打成)包裹、包裝(起來)的意思,第一句則是草木逐漸茂盛起來了,就好像把整個的山頭包裹起來一樣;這說明了植被的覆蓋和當時人的一種直觀的認識。
    蕃(1):生長茂盛;【洪範】篇有:『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房』。
    睬W:草抽芽;【禹貢】篇有:『厥草惟爵,厥木惟條』。
    粟(1):樹木的嫩芽;【盤庚上】篇有:『若顛木之有由桑』。
    稿(9):收穫穀物;泛指農事;【湯誓】篇有:『我後不恤我眾,舍我秸事,而割正夏』。農業生產有着明顯的節律性,要是指各種農作物和畜禽等都有各自的一定的生長發育階段。在作物生長過程中,何時播種,何時中耕施肥,何時成熟收穫,均有一定的節律限度。超過季節,則生長不良,甚至減產絕收。因此,耕、種、管、收不違農時,是獲得農業高產穩產優質的重要關鍵。
    稽(1):借作『來』,治也,種;【梓材】篇有:『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苗,惟其陳修,為厥疆吠』。
    畋(4):本字在【尚書】全書中出現4次,【多方】篇有『敗而田』,意為平整田地,按李恩江, 畋,平田,即平整田地以利耕種』。又有孔穎達註疏,『治田之謂畋,猶捕魚謂之漁』。畋,從支po(手)從田,可理解為人用手持工具平田,是人類的活動直接作用於土壤形成的過程。人類活動作為一個直接的成土因素,與自然界作用於土壤形成是完全不同的。由於人類對土壤的影響有意識、有目的,因此在人類生產實踐活動中,逐漸認識和掌握了土壤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可以通過利用改造和定向培育來創造不同熟化程度的耕作土壤;同時由於人類活動的社會性,它在受着生產力、生產工具因素制約的同時,還受着不同社會制度的制約。
  3.2農業的發展推動了社會政治文明的進步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活動的發展也產生了大量與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文化文明相關的詞彙,在【尚書】全書中有眾多這一方面的內容,其中重要的有:
年、獲、熟、秋、有秋、裕、榮、成、大熟、豐、富、賦、飢、艱、貧、災等。例:
    年((26):年歲;好收成;【高宗彤Crbng) }】篇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絕命』。
    秋((3):指收成,收穫;【金滕】篇有:『有秋』。有秋:謂好年景,秋天有好收成;【盤庚上】篇有:『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稿,乃亦有秋』。
    裕((8):充盈;【康浩】篇有:『弘於天,若德裕乃身,不廢在王命』。
    成((3):收成;【堯典】篇有:『寅餞納日,平秩西成』;【洪範】篇有:『百敦用成,又用明百敦用不成,又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寧』。
    大熟((2):成熟,豐收;【金滕】篇有:『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堰,盡起而築之。歲則大熟』。
    豐(3):豐厚;【高宗形日】篇有:『嗚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無豐於昵』。
    以上與農業生產的字詞都有積極的意義,另外也有與舊制度相關的一些消極方面的字詞,如賦稅和貧窮落後、收成不好等。
    賦(12):賦稅;【禹貢】篇中記載的對於全國各地的賦稅的徵收情況:『冀州: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充州:厥田惟中下,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青州:厥田惟上下,厥賦中上』、『徐州: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揚州:厥田唯下下,厥賦下上,上錯』、『荊州: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豫州:厥田惟中上,厥賦錯上中』、『梁州: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賦下中,三錯』、『雍州: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底慎財賦,咸則三壤成賦』、『百裏賦納總』。
    飢(1):饑荒、飢餓;【舜典】篇有:『棄,黎民阻飢,汝後翟,播時百款』。
    災(8):禍害,災難;通『哉』,語氣詞;【盤庚上】篇有:『乃敗禍奸究,以自災於厥身』;【盤庚中】篇有:『汝不謀長,以思乃災,汝誕勸憂』;【微子】篇有:『天毒降災荒殷邦,方興沈酗於酒今殷民乃攘竊神抵之犧牲(quan)牲用,以容將食,無災商今其有災』;【堯典】篇有:『災肆赦』;【康浩】篇有:『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告災,遭(shi)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
  4結論
    綜上所述,【尚書】與中國傳統農業地理學關係密切,一方面【尚書】成書的過程較長,經歷了由原始農業向傳統農業的轉型時期,其記載有着較大的文獻史料價值;另一方面,【尚書】所構建的中國傳統農業地理學框架也成為以後封建社會裏中國農業經濟、農耕活動的大致脈絡,承前具有重要的總結性和歸納性貢獻,啟後具有良好的發韌性和啟蒙性貢獻。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