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86|回覆: 0

[古代科技] 試談中國古代農作物種類及其歷史演變(3)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9-14 16: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傳統文化網
5、五代宋元時期的農作物

    五代宋元時期,隨着北方人的大量南遷,給南方帶來了種麥技術,再加上政府鼓勵,南方麥類種植日益擴大。莊綽【雞肋編】載曰:『建炎以後,江浙、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紹興初,麥一斛至萬二千錢,農獲其利倍於種稻,而佃戶輸租,只有秋課,而種麥之利獨歸客戶。於是競種春稼,極目不減淮北。』可見當時市場上麥的價格高,而政府有南方種麥不用交課糧的政策,從而刺激了南方麥類的擴大種植。

    但是在南方的農作物仍以水稻為主,麥類種植的南移並未影響到水稻的種植面積,倒是成就了南方麥、稻一年兩熟制的形成。在宋代,南方的水稻種類已是早、中、晚皆備,秈、粳、糯俱全。寶慶【四明志】載曰:『宋之谷,有早禾,有中禾,有晚禾。早禾以立秋成,中禾以處署成。中最富,早次之。晚禾以八月成,視早益罕矣。』具體的水稻品種,僅嘉泰【會稽志】所記就有56個,其中秈、粳品種40個,糯稻品種16個。寶v【琴川志】則記有水稻品種35個,其中秈、粳稻品種27個,糯稻品種8個,並說『以上名色甚多,姑舉其概耳』,說明當時未被史籍記載的水稻品種還有很多。另外在淳v【玉峯志】記有水稻品種34個。還有紹熙【吳郡志】、嘉泰【吳興志】、紹定【澉水志】和咸淳【臨安志】等地方志中都有關於水稻品種的記載,可見當時江南水稻品種之多,幾乎在各個水稻種植區都培育有地方品種。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曾經大規模種植的『占城稻』。『占城稻』原產於占城(今越南中部),又稱早禾或占禾。據【宋史•食貨志】和【宋會要輯稿】等史籍記載,它至遲在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前已在福建種植,是由福建商人從占城引入,它的主要特性是早熟耐旱且耐瘠薄。宋真宗年間,江淮兩浙一帶發生旱災,水稻失收,宋真宗『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斛,分給三路(江淮、兩浙)為種,擇民田高仰者蒔之』,並命轉運使張貼榜文推廣此稻,榜文云:『……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因而占城稻在江南稻作區得到了普遍的推廣。在南宋的許多地方志中都有關於占城稻的種植記載,這也說明了該品種具有廣泛的環境適應能力。占城稻是我國水稻種植史上首個外來品種,其出眾的優良品性使其成為長江流域占統治地位的糧食作物品種。而隨着各地栽培環境的差異,又在各地演化出眾多適合各地生長的新品種。如在嘉泰【會稽志】中就記有『早占城』、『紅占城』、『寒占城』等品種。占城稻的引入種植,對於我國稻作生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⑽⑾

    到了元代,人們對於水稻的各個類型已有充分的認識。認為秈稻較為早熟,而粳稻多為中、晚熟。如【王楨農書•農桑通訣集•收穫篇】記載,南方『稻有早、晚、大、小之別』,『六七月則收早禾,其餘則至八九月』,其稱『晚禾』為『大禾』。而當時江南俗稱粳稻為『大稻』,稱『秈稻』為『小稻』。元末出版的書籍【吳門事類】則給早、中、晚稻下了確切的定義:『春分節後種,大暑節後刈,為早稻;芒種節後及夏至節種,白露節後刈,為中稻;夏至節後十日內種,寒露節後刈,為晚稻。』⑿以上說法,也正好與現在認為的秈型水稻感溫性強故適於早稻種植,粳型水稻感光性強,故適於晚稻種植的現代科學理論相吻合。 

    6、明朝至清代前期(公元1840年前)的農作物

    明朝時期,糧食作物基本上還是沿襲前代。但是這個時期,隨着中國與海外交往的增多,舉世聞名的鄭和七下西洋就發生在這個時代。目前在中國糧食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幾種農作物如『玉米』、『蕃薯』以及『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期從海外引入種植的。據曹玲考證,玉米約於16世紀中葉分三路傳入中國。分別是西北陸路自波斯、中亞至我國甘肅,然後流傳到黃河流域;西南陸路自印度、緬甸至雲南,然後流傳到川黔;以及東南海路由東南亞至沿海閩廣等省,然後向內地擴展。蕃薯大約是萬曆年間(約公元1582年)由呂宋、安南等地傳入我國,最早種植在福建、廣東、雲南等地。 由於蕃薯產量高,畝可收穫數千斤,而且對土壤要求不高,『瘠鹵沙岡皆可植』(談遷【棗林雜俎】中集),所以得以推廣開來。馬鈴薯何時引入中國,由於史料缺乏,目前尚無定論,但至遲在1628年前在中國已有種植。據成書於1628年的徐光啟(1562年-1633年)【農政全書】記載『土芋, 一名土豆, 一名黃獨,蔓生葉如豆,根圓如雞卵, 內白皮黃,……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 洗膩衣, 潔白如玉。』(【農政全書】卷二十八)可見,這個時期馬鈴薯這個作物品種已經廣為人知、普遍栽種。如此,人們的主要糧食作物品種得到豐富,也使人們的食物結構得到改善。⒀

    這個時期,在南方的水稻種植中,不斷的有新品種培育出來。我國首部記載水稻品種的書籍【理生玉鏡稻品】也在這個時代(約在1500―1550年之間)問世。書中記載有江南水稻品種38個,其中粳稻品種21個,秈稻品種4個,糯稻品種13個。⒁

    清代前期(1840年前),在傳統糧食作物種植上獲得了較大的突破,主要表現在選育出了大量的優良農作物新品種。據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官修【授時統考】載有16省水稻良種3429個,穀子良種251個,小麥良種30餘個,大麥良種10餘個。水稻新品種的問世,使得南方大面積流行種植『雙季稻』。如蘇州織造李煦在屬地推廣李英貴種稻之法,『從前只一次秋收,今將變為兩次成熟』,從單季歲稔時畝產谷三四石,到兩季合計畝產6石6斗,極大地提高了糧食產量(見【李煦奏摺)第182、183頁)。北方則推廣了南方的一些農作物品種。如康熙時天津總兵藍理在京津反覆試種水稻,終獲成功,使這一地區以馳名的『小站稻』而成為北方的魚米之鄉(【清聖祖實錄】卷二四四)。又如乾隆時兩江總督郝不麟將福建耐旱『無須浸灌』的早稻品種『畲粟』引進安徽,在『稻穀雜糧均不宜種』的『高阜斜坡』種植,大獲成功,進而推廣到北方各省(【清史列傳】卷十八【陳大受傳】)。⒂ 此外,這個時期還在全國推廣海外引進的一些高產農作物品種,如玉米、蕃薯、馬鈴薯、花生等,使之成為當時農民的主要農作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