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10|回覆: 0

[漢語詞典] 古代漢語人稱代詞的分析(6)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1-6-9 10: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關於這一點,段玉裁對【說文】"我"字的解釋"施身自謂"的說明值得注意:

    不但云"自謂"、而雲"施身自謂"者,取施與(之義)……施讀"施捨"之施,謂用己廁身於眾中;而自稱,則為"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為施捨者,取義於旗流下垂也。【釋詁】……又曰:"台、朕、齎、畀、卜、陽,予也。"……愚謂有我則必及人,故齎、畀、卜亦在"施身自謂"之內也。

    這裏有三點是特別值得留意的:一是"有我則必及人",這就是我們在上面說過的,對自我的意識是與對他者的意識不可分割的。二是取"施與""施捨"之義,這就是說,這時一個人就必須捨棄那個純粹本真的自我,亦即"施身" [13]。三是"用己廁身於眾中",這是"施身"的實際結果,就是使"我"同於在場的本族的他者;用海德格爾的話語來講,這就是本真的自我的"沉淪"。

    古代漢語"我"也作"吾"。"吾"為第一人稱的本字而非假借,這在第一人稱諸字中是唯一沒有異議的。【說文】:"吾,我自稱也。"這個字從"口",表示稱呼。有意思的是,唐代劉威【遣懷寄歐陽秀才】詩:"平生閒過日將日,欲老始知吾負吾。"這猶如著名的【明日歌】所說,日復一日地虛度年華,老來忽然悟出這是辜負了自己。這句詩實在可以做本文的標題:主格之"吾"辜負了賓格之"吾",成為了後者的內在的他者,亦即本真之我的異化存在。可見主格作為主體意識的自我,並非本真的自我。 [14]這與莊子【齊物論】所謂"吾喪我"的用法正好相反:主格之"吾"似乎是本真的自我,賓格之"我"似乎是內在的他者。[15] "喪我"便是克服異化的我,回覆本真的我。如此說來,【論語・子罕】主張"毋我",這與莊子的"喪我"可謂異曲同工。

    但在我看來,對"吾"字還可以有另外一種解法,其本義是防禦之"御",即與"我"字一樣,都是武裝防禦的意思。許多古訓均如此說,例如【後漢書・光武帝紀上】注、【廣韻・模韻】都說:"吾,御也。"楊樹達先生在【積微居小學述林・本字與經傳通用字】裏指出:"【毛公鼎】云:’以乃族干吾王身。’徐同柏讀’吾’為’御’,此以經傳常用字讀之也。"古典文獻確有這種用法,例如【墨子・公輸】:"厚攻則厚吾,薄攻則薄吾。"孫詒讓【墨子閒詁】解釋說:"’吾’當為’圄’之省。"其實無所謂"省",【說文】明確指出:"圄,守之也。從口。"此"圄"即守御、防禦之"御",也就是"吾"。漢代有官名"執金吾",字面意思就是拿起武器防禦。【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顏師古注引應劭的說法:"吾者,御也,掌執金革,以御非常。"【續漢書・百官志四】對"執金吾"的解釋也是:"吾猶御也。"可見"吾"與"我"一樣,都是抵禦異族的意思。

    這裏的關鍵,從文字學上看,是如何理解"吾"字的從"口"。其實,此"口"應讀為"圍",意思是"域",意指部族據守的疆域,也就是"國"。"國"古字作"或"或"域",也都從"口",【說文】:"國,邦也。從口、從或";"或,邦也。從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或從’土’。"段玉裁注"國"字:"古’或’、’國’同用";又注"或"字:"蓋’或’、’國’在周時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複製’國’字。"他緊接着解釋道:

    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謂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 [16]而封建日廣,以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盡之,乃又加"口"而為"國",又加"心"為"惑"。

    這就是說,"或"既是"國""域"的古字,也是"惑"的古字。這實在是意味深長的:"各有其守"則"不能不相疑",這正是以他族為異己的疑忌心態。所以,"吾"字的意義正體現在"口"上,它與"或""域""國""惑"諸字的意味完全一致。執戈為"我",守國為"吾",再次表明中國人的自我意識的產生是與族類意識聯繫在一起的。

    中國先民這種自我意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就是:"我"是"中國人"--中原之國的人,而我們知道,中原人自稱為"夏"。從漢語古音學考察,"夏"與"我"是大有關係的:它們韻母的韻腹相同,都是 / a / ,聲母的發音部位也是非常接近的, [17] 按漢語詞源學的規則,它們近乎所謂"一聲之轉",因而很可能本是同源詞,"夏"即"我","我"即"夏"。這個被用來作中國第一個朝代名的"夏",其實是"人"的正面特寫照,而"人"則是人的側面照,"大"字是人的正面遠景照。所以【說文】指出:"夏,中國之人也。從夂從頁從臼。臼,兩手;夂,兩足也";"大,象人形。"作為自我意識的高度張揚,正如【說文】引用老子的話說,中國人亦即"我"認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出人意表的是,今日方言"俺"字的出現也很早,其意義也是"大",【說文】:"俺,大也。從人,奄聲。"而這個自大的"人"就是"中國之人",也就是"夏",也就是"我"。這也再次表明,自我首先是作為部族成員而存在的,也就是說,"我"似乎一開始就是一個內在的他者。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