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41|回覆: 0

[古代科技] 伏羲氏"刳木為舟":遠古航海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08-6-25 15: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絡
中國有漫長的海岸線,僅大陸海岸線就有18000多公裏。又有6000多個島嶼環列於大陸周圍,島嶼岸線長14000多公裏,它們綿延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的遼闊水域並與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緊緊相連,這就為我們的祖先進行海上活動,發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要進行航海活動就要有船隻。我國的造船史綿亙數千年,早在遠古就開始了。



  先民們究竟在什麼時候創製了舟船,已很難考證,但可以說我國是發明舟船很早的國家。至少在新石器時代(約10000年――4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廣泛使用了獨木舟和筏,並以其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走向海洋,為我國的航海業奠定了基礎。原始社會生產水平很低,水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人們大都聚集在有水的地方,以漁獵為生,在和大自然搏鬥的過程中,先民們觀察了解了大自然。『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劉向【世本】),『古人見U[kuǎn款,中空之意]木浮而知為舟』(劉安【淮南子・說山訓】)。說明我們祖先對一些物體具有浮性已有認識。『燧人氏以匏[páo袍]濟水,伏羲氏始乘桴』(【淮南子・物原】),燧人氏和伏羲氏都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燧人氏生活在相當於山頂洞人的氏族公社開始的時代,伏羲氏生活在相當於半坡氏族的母系氏族繁榮的時代。這生動地說明了渡水工具歷經改進的過程。『匏』是葫蘆,『以匏濟水』是說古人為了使生活得到改善,抱着葫蘆或樹幹作為浮具,到深水去捕魚。以後,人們又把好幾個葫蘆用繩子聯起來系在腰上以提高渡水時的浮力,這叫腰舟,以後發展到捆在背上,這樣就可以把雙手解放出來,使雙手配合雙腳一起划水,提高了人們在水中捕魚的能力。傳說伏羲氏能教人結網捕魚,飼養牲畜。

  人們飼養牲畜,將獸皮充氣後製成浮具――皮囊。『伏羲氏始乘桴』,桴就是筏。『方舟設[fú扶,同桴],乘桴濟河』(【國語・齊語】),『並木以渡』。據晉郭璞注【爾雅・釋水】的解釋,稱木筏為[pái牌,即],是大筏,竹筏為筏,是小筏。是把幾根木頭或竹子捆起來,以筏濟物,乘筏渡河。據考證,筏就是新石器時期我國東南部的百越人發明的。筏是舟船發明以前出現的第一種水上運載工具。



  筏的製作比獨木舟要容易。它易於取材,製作簡便,能多載,行駛平穩,不怕水淺流急,是很好的水上工具。我國各族人民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製造了各種形式的筏,如江南的木筏,灕江上的竹筏,黑龍江鄂倫春族的樺樹皮船、藏族的氂牛皮船、九曲黃河沿岸的羊皮筏等。這些古代人民創造的交通工具在今天的生活中仍起着重要作用。

  當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已能製造石斧、石錛[bēn奔]等生產工具了,也能人工取火了。火和石斧使人能製造獨木舟。有段石錛是遠古的造船工具,一般說來,它是長方扁形物,刃口斜削,似普通鐵錛呈刨刀狀,它與普通石錛不同處在於背面,即刃口斜上所向的一面不像正面那樣平,而是中間隆起成一條橫脊,把背面分成前後兩部分,後部較薄,看起來像有兩個階段,所以叫有段石錛。有段石錛可以裝柄使用,在沿海或島嶼上需用獨木舟的地方尤其需要。這種遠古造船工具在我國沿海地區多有分佈,以福建、廣東、江西最多,浙江次之,台灣也發現不少。由於有段石錛不像打制的舊石器那樣容易製造,因而不可能在世界各地同步製造成功。一般起源於一地,以後隨着製造人的遷移,有段石錛也隨之傳播到其所到之處。從中國發現的多是初級中級的器物,高級的很少。而在菲律賓和玻利尼西亞各島所發現的大多是高級的,製作時間比中國所見的要晚。考古學家據此推斷,有段石錛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後來經過百越人逐島飄航,傳至太平洋各島。由此可見凡是出土了有段石錛的島嶼一般都是中國東南沿海百越人逐島漂航進行海上活動的所到之處。有段石錛的分佈,說明我國遠古沿海地區航海業的發展。



  【易・繫辭下】說,『伏羲氏刳[kū枯]木為舟,剡[yǎn演]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刳木為舟』就是製作獨木舟的方法:選一根大樹幹,用石斧或石刀砍、削一個長槽,然後用火燒掉木屑,再砍、再削、再燒,直到長槽達到合適的長度、深度為止。人坐立在槽中就可以浮水漂向遠方了。一般說來,造獨木舟要選直徑在一米以上,長度在五米、甚至一二十米以上的大木才行。有了獨木舟以後,人們活動的範圍擴大了,生產進一步發展了。

  那麼獨木舟是誰發明的呢?文獻記載的說法很多。一說『番禺始作舟』,又說是黃帝的兩個大臣『共鼓、貨狄作舟』,或說『巧垂作舟』,這些說明了舟不是一人發明的,而是在很多地方都有發明者,其中也不乏名家大師。總之我國是發明舟船很早的國家。獨木舟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1973年在浙江餘姚縣河姆渡村發現了一處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時期遠古居民遺址。遺址中發現了六支木槳,都是用整塊木板製成的。有一支殘長0.6米,寬0.12米,葉長0.5米,柄上刻有橫線與斜線組成的幾何形花紋。另一支木槳殘長0.92米,整體細長扁平,像柳葉一樣。說明先民們已會剖制木板,已具備了向製造木板船發展的條件。在木槳附近還搜集到一具夾炭黑陶質的獨木舟模型,經測定都是7000年前的遺物,與【周易】所說『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致遠以利天下』互相印證,可以斷定獨木舟出現的下限時間約在七八千年以前。

  1958年在江蘇省武進縣奄城鄉曾發掘出一支長11米,寬0.9米,內底寬0.56米,深0.42米的獨木舟。它就是用一整段大原木挖空而成的。據考證,這是春秋時期的獨木舟。這也可與『刳木為舟』的記載相印證。1965年前後在奄城又陸續發現兩隻獨木舟。據考證,也是春秋時期的。其中一隻尖頭敞尾,看上去似乎只有半隻,實際卻是一隻完整的獨木舟。敞尾,沒有尾封板,建造起來容易。船靠岸時,上下也方便。航行時,人靠前坐,頭重尾輕,敞尾翹在水面上,也沒有進水之虞。這是另一種類型的獨木舟。至今,我國已出土獨木舟20多隻,其形體約分為三種:

  1.頭方尾方:沒有起翹,幾乎是平底。

  2.頭尖尾尖:舟頭舟尾都起翹。
  3.頭尖尾方:舟頭起翹,尾部平底。

  後來的船型也主要是這幾種,底有平底、尖底,很可能是由獨木舟的船型發展而來的。

  據神話傳說,大禹治水時,『陸行乘車,水行乘船』(【史記・夏本紀】),輾轉水上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治服了洪水。他能率領人民疏通江河,使之能暢流入海,並能修建灌溉渠道,變水患為水利,可以說,獨木舟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了獨木舟,可以使人們跨越水域,征服自然,並開拓新的生活領域,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直到今天,我國西南地區和一些少數民族中還使用獨木舟作為渡河的工具。另外在西藏東面的益貢河上可以看到一種直徑為1.3米的大獨木舟。一些人生前用獨木舟作水上工具,死後還用獨木舟作葬具。在國外也是如此,太平洋中部國家基裏巴斯共和國是由大小33座島嶼組成的,島與島間的交通至今還依靠獨木舟作為主要交通工具。
  筏和獨木舟是遠古祖先最簡陋也是最重要的渡水運載工具。它們成為我國古代造船技術中兩大船型系統的雛型。

  有了渡水工具,遠古祖先得以進行海上捕撈和遷徙航行了。

  我國東部沿海的東夷人,自古習於海上活動。他們創造了龍山文化和百越文化,這兩種文化與中原的仰韶文化(這是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發現的新石器遺址,距今約五六千年以前,出土器物以彩繪圖案的陶器為代表。因發現於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成為哺育中華民族文化的三個搖籃。

  1928年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發現了新石器文化遺存,被稱為龍山文化。龍山文化以薄而有光澤的蛋殼般黑陶為典型特徵,又稱黑陶文化。1959年在山東泰安、寧陽兩縣交界處大汶口發現了大汶口文化遺存。它分佈在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五六千年以前,處於母系氏族公社階段,中晚期距今四五千年以前,處於父系氏族公社階段。龍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演變而成的一種新石器晚期文化,距今約4000年左右。

  在山東半島煙臺白石村遺址、蓬萊紫荊山遺址中出土了遼東半島新石器文化的典型器物直口筒形罐,還出土了作為遼東小朱山中層文化主要特徵的幾何形紋、壓紋等紋飾的如平行斜線紋、葉脈紋、網絡紋、印壓紋的陶器等。在旅順口郭家村上層發現了又黑又亮又薄、輪制磨光的黑陶及精製而成的三足杯之類陶器。說明山東半島的龍山文化已交流滲透到了遼東半島沿海地區。

  百越文化指遠古時期居住於我國東南江蘇、浙江、福建及嶺南地區的越族各系(故稱百越)先民們所創造的文化。越族是擅長海上活動的民族,他們通過航海活動把百越文化傳播出去。百越文化的典型遺址在浙江餘姚的河姆渡。百越文化的典型器物是印紋陶器和有段石錛。近代在台灣相繼發現了大量的百越文化遺存,台灣發現過不少有段石錛,也到處可見龍山文化遺存。
  我國沿海各地區文化的互相影響滲透的現象正是由於我們祖先進行遠古航海帶來的結果。那麼遠古是怎樣航海的呢?方法一定是很原始的,但必須有最可靠的陸標定位來導航。我們的祖先要把熟悉的地形地位保持在自己的視線內及記憶之中,以保證不迷航。在長期的航海活動中,在實踐的觀測中獲得原始的天文知識。在江蘇連雲港錦屏山將軍崖上有將軍崖岩雕,它刻在海拔20米的黑色岩石上,上面可見農作物、人面、鳥獸、星雲等圖案和各種符號。人頭上有三角尖狀飾物,臉上刻有花紋。人面中間夾雜着星雲圖,星雲圖中還有表示太陽和月亮的圖形。這些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沿海居民的天文知識。他們在多年的航海實踐中積累了天文觀測的經驗,可能已知道利用太陽、月亮和某些星辰的出沒規律來辨別方向,以指導出航、返航和進行捕撈等活動。這是人類征服自然、爭取生存的必然結果。

  瀕臨西太平洋的中國人早在距今7000年前就以原始的舟筏浮具和原始的導航知識開始了海上航行,說明中國和地中海國家一樣都是世界海洋文化的發祥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