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96|回覆: 2

[醫藥臨床] 從痰論治痴呆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龐某,男,76歲。2018年8月14日初診。訴曾患有腦梗死史,病程迄今9年,其證反覆發作,經治療後好轉。2天前現反應遲鈍、目光呆滯、行為異常、語無倫次、其症發無定時、移時一若常人等。今日由家人陪護來院就診。刻見意識清楚、表情呆滯、左側肢體肌力Ⅴ級、右側肢體肌力Ⅴ級、四肢肌張力正常、左側巴氏征陽性等症狀。既往偶有癲癇發作;高壓最高達190mmHg;頭顱CT示:雙側腔隙性腦梗死、右側顳頂枕葉軟化灶形成、腦白質疏鬆、腦萎縮等。舌質暗淡,體胖大,苔白膩,脈沉滑。

診斷:痴呆(痰濁阻竅)。

治法:燥濕化痰,醒神開竅。

方藥:半夏10g,茯苓25g,炒枳殼15g,陳皮15g,竹茹15g,石菖蒲25g,鬱金15g,膽南星15g,天竺黃15g,地龍15g,全蠍10g,炒桃仁10g,紅花10g。5劑,每劑水煎早晚服。

五日後二診:藥進5劑,發作次數大減,癲癇未發作。大便仍乾燥,3~4日1行。舌苔膩略黃,脈沉滑。原方加大黃10g,芒硝(兌服)6g,繼進5劑。

再五日後三診:服藥後大便已轉正常,未再出現表情淡漠呆滯,反應遲鈍,語無倫次等症狀。舌質淡紅,膩苔退減,脈仍沉滑。上劑去大黃、芒硝,繼進5劑。

上劑隨症略有加減,前後用藥20劑,患者諸症消失,飲食知味,一若常人。囑其飲食宜清淡,禁膏粱厚味,後以丸劑以善其後。三個月後隨訪,生活如常,其證未復發。

清代陳士鐸【辨證錄·呆病門】中寫道:『起於肝氣之郁,其終也由於胃氣之衰。肝鬱則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土不能制水,而痰不能消,於是痰積於胸中,盤踞於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脾土衰而生濕,濕聚為痰,痰濁內阻,閉塞經絡,上犯清陽之位,濁陰邪惡不降,蒙蔽清竅。藥投茯苓、陳皮、炙甘草益心脾而和胃,滲濕燥土,以絕生痰之源;半夏、膽南星、天竺黃、枳實、鬱金滌痰化飲,理氣而破痰結,以除濁陰邪惡;竹茹,石菖蒲具清宣之氣,直走心經,醒神以開竅;桃仁、紅花通經絡、活血化瘀;地龍、全蟲乃蟲蟻之屬,可搜剔經絡。諸藥相經,使濁陰消,痰飲散,神醒竅開,氣機調暢,故其效昭彰。(程美霞 賈慧蒂 劉寶恆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孟吵兩 發表於 2025-4-11 13:33 | 顯示全部樓層
【從痰論治痴呆驗案闡微】

龐案之治,實得痰證論治三昧。觀此案辨證之精當,用藥之熨帖,足為後學範式。今試析其理法方藥,以明痰濁致呆之機要。

一、痰濁蒙竅之病機樞要
患者年逾古稀,舌胖苔膩、脈沉滑,顯系脾虛濕聚之候。陳士鐸所謂"痰積胸中,盤踞心外"正與此合。脾失健運則濕濁內停,肝鬱克土則痰凝益甚,終致痰濁上蒙清竅而發為呆病。本案痰瘀互結之象尤著:既有腦絡瘀阻之病史,又見舌質暗淡、肢體偏廢,此【醫林改錯】"痰瘀阻滯腦氣"之明證。

二、組方遣藥之精妙處
方取溫膽湯為底,深得化痰開竅之要旨。半夏、南星、天竺黃三重化痰,佐以枳殼、陳皮理氣,暗合"治痰先治氣"之訓。尤妙在石菖蒲、鬱金相配,既啟心神之閉,又解肝鬱之結。更入地龍、全蠍搜剔絡痰,桃紅活血通絡,實寓"絡以通為補"之深意。後診增入硝黃通腑,正是"痰瘀同治,腑通竅開"之妙筆。

三、分期論治之章法
初診重在化痰開竅,次診兼通腑泄濁,終診轉健脾固本,層次井然。尤值稱道者,乃善後以丸劑緩圖,並囑飲食調攝,深得"治未病"之旨。此等章法,非深諳痰證傳變規律者不能為。

此案啟示吾輩:治老年痴呆,當首辨痰瘀之孰輕孰重。痰濁為標,脾虛為本,蟲藥通絡為要,腑氣通暢為樞。然須切記,臨床運用仍需辨證精確,蓋痰有寒熱燥濕之分,呆有虛實兼夾之異,不可執一方以應萬變。學者當於此案中領會辨證論治之真諦,而非拘泥成方也。
錢底 發表於 2025-4-13 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從痰論治痴呆驗案析義】

本案呈現痰濁阻竅型痴呆的典型證治規律,頗具臨床參考價值。茲從理法方藥四端詳析如下:

一、病機闡微
患者年逾七旬,久患腦梗,舌胖苔膩、脈沉滑,顯系痰濁內蘊之候。陳士鐸所言"痰積胸中,盤踞心外"正合此證。脾虛失運則濕聚成痰,肝鬱氣滯則痰凝為瘀,痰瘀互結上蒙清竅,遂致神識昏蒙。現代影像所見腦白質疏鬆、軟化灶形成,恰為"濁邪害清"之形質基礎。

二、治法精要
本案謹守"滌痰開竅"大法,分三步施治:首診以溫膽湯化裁滌痰醒神,佐蟲類藥搜剔絡瘀;次診見腑氣不通,暫投承氣法通降陽明;終診痰濁漸化,轉予健脾固本。這種"急則治標-標本兼顧-緩則固本"的次第,深合"治痰必健脾,祛瘀當調氣"之旨。

三、方藥解析
方中半夏、南星、天竺黃構成化痰鐵三角:半夏燥濕化痰,南星祛風痰,天竺黃清化熱痰,三藥合用涵蓋痰證寒熱之變。石菖蒲配鬱金取"菖蒲鬱金湯"意,一開一降,恢復神明出入之機。更妙在用蟲藥地龍、全蠍,既通絡化瘀,又具神經修復之效,現代研究證實其含神經生長因子激活物質。

四、臨證啟示
1. 治痴呆當分虛實:本案屬本虛標實,然急則治標,待痰濁漸去再議補益
2. 通腑法在痰證運用:陽明腑實可加重痰濁上逆,適時用大黃、芒硝能截斷病勢
3. 防復關鍵在調飲食:醫囑禁膏粱厚味,實合"脾為生痰之源"古訓

此案印證了【證治準繩】"怪病多痰"之說,提示現代腦血管病繼發認知障礙,從痰論治不失為重要途徑。然需注意,痰證有寒熱燥濕之分,臨證當細辨舌脈,若見舌紅少津、脈細數者,又當慎用辛燥化痰之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