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39|回覆: 4

[中醫典籍] 【中醫基礎理論】緒論一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9-8-27 19: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2009090648288877.jpg

  
中醫學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認識生命、維護健康、戰勝疾病的寶貴經驗總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中醫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防治疾病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
    一、中醫學的學科屬性
    中醫學,是發祥於中國古代的研究人體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學。它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以自然科學知識為主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相交融的科學知識體系。
    中醫學傳播到世界各地,對當地民族醫學的誕生和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因而在世界傳統醫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醫學的某些理論和認識,如整體思想、體質理論等,正在影響着現代醫學的發展。
    中醫學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但亦具有濃厚的社會科學的特點,同時還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是一門以自然科學為主體、多學科知識相交融的醫學科學。
    (一)中醫學屬於自然科學範疇
    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各種物質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或本質的學科。中醫學研究的對象是人,主要探討人體的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人體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防治規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學的屬性。
    (二)中醫學具有社會科學特性
    社會科學是研究人類社會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的學科。人不僅具有自然物質(生物)的屬性,還具有社會屬性。人生活在社會中,必然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由此引起一系列有關健康和疾病的醫學問題。社會環境的變更,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的變化,對人體的身心健康常產生較大影響。因而中醫學具有明顯的社會科學屬性。
    (三)中醫學受到古代哲學的深刻影響
    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中最一般的共同規律的科學。任何一門自然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的作用。中醫學發祥於中國古代,受當時的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中醫學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了當時的哲學成就,用當時盛行的哲學思想如精氣、陰陽、五行等,闡述關於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醫學問題,構建了自己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四)中醫學是多學科交互滲透的產物
    除古代哲學思想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起到過重要作用外,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物候學、農學、生物學、礦物學、植物學、軍事學、數學以及釀酒技術、冶煉技術等,都曾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起到過重要的促進作用。如氣象學知識促進了六淫病因學說的產生,兵法知識奠基了治病原則與方法的形成,對四時物候變化的認識促成了『天人相應』思想的建立等等。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中醫學理論體系,是包括理、法、方、藥在內的整體,是關於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學知識體系。它是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和思維方法,以臟腑經絡及精氣血津液為生理病理學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治特點的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於戰國至兩漢時期。【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專著的成書,標誌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
    1.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基礎與方法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戰國以降,社會的急劇變革和學術的百家爭鳴,為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的社會文化氛圍。此時,古代醫家也加速了對人體自身奧秘及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力圖將醫學的經驗上升為理論。他們在醫學實踐與解剖學成就的基礎上,以古代哲學的精氣、陰陽、五行學說作為思維方法,創立了藏象、經絡、精氣血津液神等學說,並在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過程中創立了六淫致病學說,以闡釋人體的生理和病理,指導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逐步建立起中醫學的理論體系。
   (1)有利的社會文化背景: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生產關係的改變和生產工具的改進,促進了生產水平的提高,因而使西周時期形成的以農為本的經濟結構,在戰國以後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與農業相關的科學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天文、歷算、物候、農學、植物學、礦物學以及冶煉、釀造技術也有諸多創新。這些都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產生了有利的影響。戰國時期,在哲學思想方面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道、儒、法、兵、陰陽等諸家。這一有利的文化氛圍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道家關於世界本原與生命起始的探討,對中醫學的生命理論有着深刻的影響;儒家提倡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進取精神和道德觀念,對醫生的修身及醫德的形成有較大影響;兵家的用兵之道,對中醫學治療原則和方法的建立具有一定影響。
    (2)醫藥知識的積累:從原始社會醫藥的起源,到戰國時期這一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我國古代醫藥學家積累了豐富的醫藥學知識,並將此總結、升華,建立起一些醫學理論雛形,為戰國以後醫藥學的發展及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殷商時期,藥物已相當豐富,不但發明了酒及湯液,而且在醫療實踐中應用了治病的『毒藥』。西周時期,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已較深刻,並能為疾病確立專門的病名。春秋時期,治療技術更有所擴展。如【左傳】記載,秦國名醫醫緩曾說:『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 說明當時攻(灸療)、達(針刺)、藥(藥物治療)已是醫生常用的治療方法。專業醫生的出現,為醫學理論的初步形成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如【左傳】記載秦國名醫醫和給晉侯診病時提出『六氣病源說』,用以解釋疾病發生的原因,已勾畫出中醫病因病機理論的雛形。此時可謂醫學理論的萌芽階段。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9-8-27 19:52 | 顯示全部樓層
</P>   戰國時期,由於專業醫生如扁鵲等的大量出現,醫學知識有了快速的積累,對疾病已有了一定的診斷方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診病已能『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說明『四診』方法,這時已基本形成。治病方法也有很大進步,除發展了藥物、針灸、導引等豐富多彩的治病方法外,還產生了利用情緒變化治病的精神療法,【呂氏春秋】就記載了文贄用激怒的方法治癒了齊閔王的憂思病。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批醫學資料中,有一卷帛書【五十二病方】,記載了103個病名,涉及到內、外、婦、兒、五官等科,並記載了藥名247個,藥方283個,說明戰國時期的醫藥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醫學知識的大量積累,客觀上需要整理、總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加之社會的發展為此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古代的哲學思想提供了思維方法,因而在眾多醫學家的共同努力下,撰成了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巨著――【黃帝內經】。
    (3)對人體生命現象和自然現象的觀察:古人為了探求人體生命的奧秘及生命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先後採用了兩種不同的觀察方法,即直接觀察法和整體觀察法。直接觀察法,就是採用解剖方法直接觀察人體。隨着人類知識的發展以及治療疾病的需要,人們對人體內臟的觀察逐漸變為比較自覺的認識活動,把解剖屍體作為認識人體的一條重要途徑。如【靈樞・經水】就有『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的記載。通過屍體解剖,人們不但了解了某些臟器的形態,而且還認識了它們的某些功能。如通過對整個消化道的解剖觀察,不但了解了整個消化道的長度、容量――食道與腸道的長度比為1:35(現代解剖為1:37),胃容納水谷『三斗五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及其對機體生命活動的意義。在解剖方法的幫助下,【內經】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脈』 的見解。另外,通過解剖還發現了肺、脾、肝、腎、膀胱、膽、腦、女子胞等臟器及其各自所處的位置、相互連接的情況和與外在器官的聯繫,如認識到肺主呼吸,外通於喉、鼻等。
    儘管我國當時的解剖知識居世界領先地位,但只靠直觀的解剖方法得到的知識,顯然遠不能解釋當時醫療實踐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也不可能對更為複雜的生命現象如思維、情緒等作出明確的說明,更不可能將經驗上升為指導臨床實踐的理論。人們只得尋找另外的方法認識人體,這就是整體觀察法。
      整體觀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觀察,通過分析人體對不同的環境條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應,結合已有的解剖知識,並運用精氣、陰陽、五行學說進行類比推理,從而認識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一種方法。
    人體是一個內外統一的整體,體內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可反映於外,即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孟子・告子下】),而觀察人體外在的生理病理徵象,則可推知體內臟腑的變化,即所謂『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靈樞・本藏】)。古人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逐漸認識到每一類疾病發作時,總有大致相同的一組症狀同時出現,而這一組症狀與人體外表的一定部位和器官相聯繫,又與人體內臟的一定生理功能被破壞有關。在治療時,又觀察到某類藥物或某組穴位對某一組症狀有較特異的療效,逐漸摸索出其規律所在。經過無數次的反覆實驗,便得出了『五臟分證』的規律。所謂『五臟分證』,實際上就是把某一組在某一定部位和器官出現的特定症狀,歸結為五臟中某一髒的功能失調,把活的機體外部呈現的生理病理徵象與內部的臟器統一起來。在治療時,調理這一髒的生理失常,就能治癒疾病或使病情緩解。隨着認識的深入,人們在研究外部徵象與內在臟器統一關係的同時,又研究了各臟器之間的關係,對各個臟器之間的聯繫又有了更多的認識。經過無數次的觀察和反覆驗證,到了【內經】時代,逐漸形成了以五臟為中心的藏象理論。
    通過對人體生命現象的整體觀察,古人逐漸建立了人體中精、氣、血、津液等概念。如對生殖之精的觀察和體悟,產生了人體之精的概念;對呼吸之氣和人體活動時散發之熱氣的觀察和推理,形成了人體之氣的概念等。在古代哲學精氣學說和陰陽學說的滲透和影響下,又逐漸認識了人體之精、氣、血、津液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相互之間的關係,並以它們的不同作用和代謝過程解說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闡釋臟腑之間的生理病理聯繫,於是構建了以功能聯繫為主導的藏象理論。
    古人在砭刺治病過程中,逐漸發現了針感傳導路線。這是建立經絡學說的主要依據。隨着古人對針感方向和循行路線的總體觀察及藏象理論的確立,人們便認為臟腑之間、臟腑與體表及官竅之間必有一定的聯繫通道,於是把已發現的砭刺感傳路線與內在臟腑―一聯繫,構成了十二經脈的循行。其後,隨着認識的不斷深入,關於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十五別絡的認識也先後產生,經絡學說便逐漸形成。經絡學說的形成,對認識臟腑之間、臟腑與體表及官竅之間的聯繫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加深了對人體自身整體性的認識。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農業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人們對四時氣候變化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在採用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觀察的基礎上,人們認識到四時氣候的變化,不但對自然界萬物的生長變化有影響,而且對人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也有一定影響。自然界氣候變化劇烈,超過了人體的適應能力,則成為致病因素。人們還認識到社會、經濟地位的改變有時可成為某些疾病發生的原因。於是便產生了人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及人與社會環境相統一的觀點。由此加深了對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使人們從宏觀上把握了人體的生命活動規律和疾病的發生及變化規律。
    (4)古代哲學思想對醫學的滲透:先秦時期出現的精氣、陰陽、五行各學說,作為思維方法滲透到中醫學,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精氣學說作為古代哲學中樸素的唯物論思想,對中醫學的唯物主義生命觀的建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作為古代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推動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也促進了中醫學方法學體系的建立。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9-8-27 19:52 | 顯示全部樓層
2009090648288877.jpg

  
中醫學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認識生命、維護健康、戰勝疾病的寶貴經驗總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中醫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防治疾病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
    一、中醫學的學科屬性
    中醫學,是發祥於中國古代的研究人體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學。它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以自然科學知識為主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相交融的科學知識體系。
    中醫學傳播到世界各地,對當地民族醫學的誕生和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因而在世界傳統醫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醫學的某些理論和認識,如整體思想、體質理論等,正在影響着現代醫學的發展。
    中醫學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但亦具有濃厚的社會科學的特點,同時還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是一門以自然科學為主體、多學科知識相交融的醫學科學。
    (一)中醫學屬於自然科學範疇
    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各種物質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或本質的學科。中醫學研究的對象是人,主要探討人體的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人體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防治規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學的屬性。
    (二)中醫學具有社會科學特性
    社會科學是研究人類社會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的學科。人不僅具有自然物質(生物)的屬性,還具有社會屬性。人生活在社會中,必然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由此引起一系列有關健康和疾病的醫學問題。社會環境的變更,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的變化,對人體的身心健康常產生較大影響。因而中醫學具有明顯的社會科學屬性。
    (三)中醫學受到古代哲學的深刻影響
    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中最一般的共同規律的科學。任何一門自然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的作用。中醫學發祥於中國古代,受當時的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中醫學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了當時的哲學成就,用當時盛行的哲學思想如精氣、陰陽、五行等,闡述關於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醫學問題,構建了自己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四)中醫學是多學科交互滲透的產物
    除古代哲學思想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起到過重要作用外,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物候學、農學、生物學、礦物學、植物學、軍事學、數學以及釀酒技術、冶煉技術等,都曾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起到過重要的促進作用。如氣象學知識促進了六淫病因學說的產生,兵法知識奠基了治病原則與方法的形成,對四時物候變化的認識促成了『天人相應』思想的建立等等。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中醫學理論體系,是包括理、法、方、藥在內的整體,是關於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學知識體系。它是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和思維方法,以臟腑經絡及精氣血津液為生理病理學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治特點的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於戰國至兩漢時期。【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專著的成書,標誌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
    1.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基礎與方法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戰國以降,社會的急劇變革和學術的百家爭鳴,為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的社會文化氛圍。此時,古代醫家也加速了對人體自身奧秘及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力圖將醫學的經驗上升為理論。他們在醫學實踐與解剖學成就的基礎上,以古代哲學的精氣、陰陽、五行學說作為思維方法,創立了藏象、經絡、精氣血津液神等學說,並在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過程中創立了六淫致病學說,以闡釋人體的生理和病理,指導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逐步建立起中醫學的理論體系。
   (1)有利的社會文化背景: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生產關係的改變和生產工具的改進,促進了生產水平的提高,因而使西周時期形成的以農為本的經濟結構,在戰國以後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與農業相關的科學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天文、歷算、物候、農學、植物學、礦物學以及冶煉、釀造技術也有諸多創新。這些都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產生了有利的影響。戰國時期,在哲學思想方面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道、儒、法、兵、陰陽等諸家。這一有利的文化氛圍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道家關於世界本原與生命起始的探討,對中醫學的生命理論有着深刻的影響;儒家提倡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進取精神和道德觀念,對醫生的修身及醫德的形成有較大影響;兵家的用兵之道,對中醫學治療原則和方法的建立具有一定影響。
    (2)醫藥知識的積累:從原始社會醫藥的起源,到戰國時期這一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我國古代醫藥學家積累了豐富的醫藥學知識,並將此總結、升華,建立起一些醫學理論雛形,為戰國以後醫藥學的發展及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殷商時期,藥物已相當豐富,不但發明了酒及湯液,而且在醫療實踐中應用了治病的『毒藥』。西周時期,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已較深刻,並能為疾病確立專門的病名。春秋時期,治療技術更有所擴展。如【左傳】記載,秦國名醫醫緩曾說:『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 說明當時攻(灸療)、達(針刺)、藥(藥物治療)已是醫生常用的治療方法。專業醫生的出現,為醫學理論的初步形成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如【左傳】記載秦國名醫醫和給晉侯診病時提出『六氣病源說』,用以解釋疾病發生的原因,已勾畫出中醫病因病機理論的雛形。此時可謂醫學理論的萌芽階段。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9-8-27 19:52 | 顯示全部樓層
</P>      2.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確立
    戰國至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的問世,標誌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確立。
    (l)理論框架的建立:【內經】的問世,是先秦至西漢醫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此書約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東漢至隋唐仍有修訂和補充。【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共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漢醫學經驗和理論的總結,內容十分豐富。該書全面論述了中醫學的思維方法,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體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診斷、防治等,不但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確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是中醫學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繼續發展的基石。
    【內經】注重整體觀念,既強調人體自身是一個有機整體,又強調人與自然、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內經】認為,人體結構的各個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聯繫的,這種聯繫表現在生理與病理、臟腑與經絡等各個方面。【內經】將體內的臟腑與體表的形體官竅作了對應聯繫,並認為局部的病變,可以影響到全身或其他臟器,因而在治療上重視局部與整體的聯繫。【內經】又提出了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相統一的觀點,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直接受到四時氣候、地理環境以及社會政治經濟地位等方面的影響,因而強調在醫療實踐中,必須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內經】系統地將反映當時文化進步的古代哲學思想如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等引入醫學領域,作為思維方法以解釋人體生命的產生、生命過程的維繫、疾病發生的原因機理及診斷防治等。【內經】認為精(氣)是宇宙萬物包括人類的共同構成本原,人類與宇宙萬物存在着同源性,因而具有密切的聯繫。人體的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也皆由精化生,因而也是同源而相互聯繫的。【內經】把陰陽的對立統一看成是世界萬物的普遍規律,人體內陰陽雙方也是平衡協凋的。一旦這種平衡遭到破壞,人體就會生病。診斷時應辨明病證的陰陽屬性,治療時則要調整陰陽,使之恢復平衡協凋。【內經】運用五行學說,解釋人體的生命活動及其與自然界的關係,將世間各種事物和現象,包括四季氣候變化、人體生理病理乃至精神狀態,都分歸於五行之中,並認為人體內的臟腑之間存在着『生克制化』的自我調節,臟腑與自然界之間也存在着相互通應的聯繫。
    【內經】構建了藏象經絡理論,較詳細地描述了臟腑的生理功能。這是總結秦漢以前的整體觀察結果,並與當時的解剖知識相結合而得出的結論。【內經】在提倡人體解剖的基礎上,更重視用整體觀察的方法來認識臟腑的生理功能,將觀察得出的人體生理機能如呼吸、循環、消化、排泄、生殖、精神心理等分屬於五臟,建立起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統,並以精、氣、血、津液、神的作用維繫和調節着臟腑形體官竅的生理功能,從而初步構建了藏象理論。【內經】對經絡學說尤有精闢的論述,不但對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絡屬臟腑及其所主病證均有明確記載,而且對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別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走向、分佈、功能亦有記敘。【內經】總結了秦漢以前人們對經絡的認識,並使之系統化、理論化,創立了經絡理論。
    【難經】是一部可與【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籍,相傳系秦越人(扁鵲)所作。該書內容簡要,辨析精微。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涉及生理、病理、診斷、病證、治療等各個方面,尤其對脈學有較詳悉而精當的論述和創見,對經絡學說以及藏象學說中命門、三焦的論述,則在【內經】的基礎上有所闡揚和發展,與【內經】同為後世指導臨床實踐的重要理論性著作。
    【傷寒雜病論】的成書,創立了辨證論治的診治理論。該書為東漢張機(字仲景)所著,後經王叔和分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部分:前者以六經辨傷寒,後者以臟腑論雜病。該書提出了『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辨證論治原則,使中醫學的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秦漢時期這三部醫學巨著的問世,標誌着醫學發展的飛躍,即由原先零散的醫學知識和醫療經驗,上升為系統理論,並建立起獨特的醫學理論框架。
    (2)治療技術的發展:隨着中醫學理論框架的建立,治療技術也得到相應的發展。在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理論的指導下,中醫學確立了一整套治療思想和原則,如治病求本、三因制宜、正治反治、標本緩急、扶正祛邪及調整陰陽等。在諸多治療技術中,藥物與針灸療法發展最快,取得的成就也最大。
    藥物療法的發展:由於辨證論治這一臨床治療體系的確立,藥物療法從單一的『對症治療』發展為有規律的用藥,並多採用按一定法度組成的複方,從而提高了治療效果,也推動了對藥物的深入研究。藥物研究方面的重大進展,主要表現為【神農本草經】的成書。
    【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或【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書中載藥365種,並根據藥物毒性的大小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藥無毒,主益氣;中品藥或有毒或無毒,主治病、補虛;下品藥有毒,主除病邪、破積聚。該書不但記載了每種藥物的性能、主治,為臨床用藥提供了方便,而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四氣五味』的藥性理論,明確了『治寒以熱藥,治熱以寒藥』 的用藥原則,使藥理學與病理學密切結合,使中醫學理論體系更加充實。同時,該書提出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等『七情和合』的藥物配伍理論,為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藥物理論的提高,促進了方劑的發展。雖【內經】僅載13方,而先於【內經】的【五十二病方】約載方280餘首。這些方劑是古代醫學家治病經驗的總結,反映了漢代以前的方劑學成就。然按照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組方療病者,當推張機的【傷寒雜病論】。該書載方269首(扣除【傷寒論】112方與【金匱要略】262方中的重複者),君臣佐使,配伍嚴謹,療效確鑿,故被奉為『經方』。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9-8-27 19:52 | 顯示全部樓層
</P>     針灸技術的發展:
中醫的針灸療法早於藥物療法。針灸療法約產生於新石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有了較快的發展。當時的許多著名醫生都用針灸治療疾病,如戰國時期的扁鵲就善於針灸。他用針刺急救了虢太子的屍厥病,用砭石割除了秦武王面部之疾,等等。【內經】所載治病方法,也多為針灸。該書對針灸理論及穴位的論述頗為詳細,記載了365個腧穴(但實際計算與之不符),提出了五輸穴及十二原穴的概念,並特別強調補瀉手法,記載了逢時補瀉、迎隨補瀉、疾徐補瀉、深淺補瀉、呼吸補瀉、開闔補瀉、提插補瀉等多種操作方法。
    中醫學系統理論的形成促進了治療技術的發展,而治療技術的進步和藥物方劑學的發展,又進一步修正和完善理論,使中醫學理論能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從戰國至秦漢時期問世的【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所載的內容來看,此時的醫學家們不但已構築起中醫學的理論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運用了藥物、針灸等治病技術,並善於理論聯繫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更新理論,終於形成了中醫學的理、法、方、藥為一體的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p>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