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寶寶 於 2011-5-25 21:20 編輯
$ a2 R, S& t9 O- `
0 V0 K; Z# X# ~ a5 N$ f$ g8 ^( N D/ ~時間是最公平的,不會因為人的高低貴賤而長短不同;* M$ [3 r% ]- L
對遊手好閒,不上進者而言,時間是漫長的,因為失去了人生的方向目標,不知光陰的可貴;
6 J$ w3 W& G: b8 A: ^, u對好學上進、努力奉獻者來說,時間是寶貴的,時間是無價的,生命是永恆的。8 \3 G1 T+ _! l- W+ W, B- \
由此我們也深深體會到古聖先哲,雖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精神風範,卻永遠影響着後人。
5 }0 R w, e: A5 l$ x" E) B0 T, D3 b; ` E; \7 Y Q% v# q
" 時 " 其義有:
9 P: }* R# a5 C4 X& F9 w
" a" p8 J3 t. F/ A& w3 }【名】
# v' b7 |% b0 i
; d& x! ]+ R1 `* z. o4 ?1.季曰時;三個月之稱。例:①「天有四時:春、夏、秋、冬。」【禮•孔子閒居】②「累日為月,連月為時,紀時為歲。」【論衡•難歲】; r8 o# f. |" q$ L X
5 m7 I( H, N0 H4 e; m
2.辰;記一晝夜時間所分之單位名;古無此法,漢後曆法漸備,始分一晝夜為十二時,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紀之;今又分為廿四小時;每兩小時為一個時辰,自午後十一時起算,依地支順序,周而復始;夜十二時為正子時,晝十二時為正午時。例:「五更歸夢三千裏,一日思親十二時。」【黃庭堅•思親汝州作詩】 % f& u( L5 H( B2 ~6 h9 v- a. w
5 ~7 \3 u6 o, A9 Q2 ?& V. y) d
3.時候曰時;泛指某一段時間之稱。例:他時、往時、來時;又:「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駱賓王•易水送別詩】 ) ^, D( F: y) o
$ k9 {" L1 f% i. z( |/ A4 _7 S
4.時間曰時。例:守時;又:「出不易方,復不過時。」【禮•玉藻】
: p+ T) ^# ^3 A2 z: K' K
- ~% Y1 r% q Y: `5.時代曰時。例:「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漢書•司馬相如傳】
% s# d# F! G0 @& m2 }0 Z/ Q0 H1 E
! V" `. v6 [. b @- ~% a" E, \6.時機曰時。例:「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論•陽貨】 7 Q7 d2 ]& M9 p2 f
* ?4 z' H8 Z, t: g% n ^
7.時運曰時。例:「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孟•公孫丑】
' J1 z6 P) D; g% ^3 ]6 o, D& X: Z% p7 k V2 T3 B8 h7 D
8.適當之季節曰時。例:「斧斤以時入山林。」【孟•梁惠王】
( D! A$ ~) j* b/ H# |/ s
4 W3 Z& M$ W& i+ r* E0 l9.時期曰時。例:「朝聘以時。」【禮•中庸】
2 {& b9 S% W& Y+ B$ c6 \7 @: M0 v! V9 d9 D+ K
10.姓,出自子姓;一說楚大夫申叔時之後,望出隴西、陳留。
8 x u! a, o6 K: ~" p" T6 l) z. y0 ^" A/ n% f
【代】 3 S7 s, B/ C8 n. J) n& _0 A# U
: J/ }. G$ i) {$ r% X是;別有所指。例:「禹曰:『惟德動天;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書•大禹謨】 D" Y( X9 u: ?$ f6 L: _( S
$ i, E2 }, H+ z9 {/ j
【動】
7 |+ V; h6 [; `7 Q( M3 b4 I* n- Z/ m- E8 w! H
適;合時。例:「陰陽調而風雨時。」【漢書•董仲舒傳】 , F" y8 r" t9 Y8 J; t8 ?/ i: o, W
& ?! l& D9 g& ~- E$ n【形】
# _, j* r3 i& l1 K9 X* ?8 E7 z( C, [. j/ Z4 A
1.是;指示的;用於名詞前,故與指示代名詞異。例:「時日曷喪,予及女偕亡。」【書•湯誓】
L! O( n+ |- K
6 r6 r& L" ~* A7 F2 z2.善。例:「爾酒既旨,爾殽既時。」【詩•小雅】 3 J" p+ C; Y6 k& v. p& \* d
% p) H% N4 C! D* r. |1 Q" Z" j- Y- i
3.合時宜的。例:「孔子,聖之時者也!」【孟•萬章】
! X$ H& W" ?% q8 ~' o$ p
) l2 f) U5 c3 J( ?! C/ B* s% H0 z4.適時的。例:「有如時雨化之者。」【孟•盡心】 - a r# b: D: y! E' p$ W. r2 y
5 E3 x- z2 ]7 d1 m, i* v5.當時的。例:時宜、時政、時彥、時賢、時弊、時艱;又:「知時務之要。」【漢書•昭帝紀】 6 v( k0 O0 I- m7 m- u$ J$ `! \
/ z d7 f; P1 ~- \8 s1 G$ O; T; f6.應時的。例:時菜、時貨、時鮮。 * y+ ~- Q* a- o! m7 x
% d$ c& K, [2 U4 Y* Z W. _. O
【副】
/ v3 N$ F5 q [: R5 Z6 S& |1 C9 w& N1 b4 j$ }) V: M( [2 s8 L
1.常常;表時間。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學而】
. R% w5 X) q9 L7 n8 g" k' `1 u G; p' ?; k3 g: A4 D8 l8 h+ f
2.有時;表時間。例:時明時暗。 / P4 C1 C' U+ j# Z
' W# \# h1 `+ L* _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8 v2 H6 F& w1 D6 m( p5 a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們能否擁有健康的身體,走向人生的高齡,都不是件易事,何況生命無常,更非我們能把握。* }( x" y1 |( e" q) q9 l
假使我們活到耄耋之齡,實際上可以用來努力充實學習、做事的時間仍然很少。我們且看看:二十歲之前,我們享用着父母、國家、社會為我們付出的資源;六十歲以後,年老體衰,需要家人照顧,社會供養。其中的四十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剩下的二十六年,除去休閒及各類節假日,大約又去掉了三分之一;餘下的十八年,再除去吃飯、交遊聚會等,仔細算算,已所剩無幾了。! m: r2 Z. X1 f# b% R9 y. ]# e
時間並不是無窮的,年老體衰離我們並不遙遠。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善用眼前的每一秒,無異延長了自己的生命。
4 Z' v. f" n) U# m4 d" J% ]1 a
$ ^8 M( d- I$ W9 O$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