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47|回覆: 3

[國學教育研究] 大學生如何企近經典

  [複製連結]
在謙學堂 發表於 2011-6-23 14: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季謙先生中央民族大學系列講座之一
                                           【大學生如何企近經典】

                                                                                                   
演講人:王財貴
文字整理:在謙學堂張明星

開場白

【對不起,我們因為路上堵車,本來二十分鐘的路程,我們走了一個小時。所以到這裏,真不好意思,讓各位久等了。聽說是慢了二十分鐘,
不過,沒有關係,我會懷着一顆補過的心,來跟各位表示我的歉意,因為慢了20分鐘,我會多講兩個小時。(眾笑)
大家都不要見怪。我去年退休了,以前我在學校裏教書的時候,如果遲到了,那我一定到下課的時候都不下課的,這樣來補償,所以學生對我,本來應該是很歡迎,後來因為這一點,好像不大歡迎了:)。如果大家今天沒有時間聽這麼久,因為我說我要多講兩個小時,我會講到十一點。如果大家沒辦法聽這麼久,沒有關係,下個禮拜,也就是下個星期的這個時候,我們還有一場,乃至於,假如我們大學生還能夠不因為期末考太緊張,都還來聽講的話,我會連續講四場,本來是想講六場,後來想,講五場就夠了。後來我看看海報,只有四場,如果大家真的想聽,我就講四場。如果聽的不夠,我下學期再來講!(眾笑,鼓掌)
大家不要鼓掌太早,今晚聽了,你再決定要不要鼓掌。因為要決定以後要不要再來聽,這樣子。如果今天聽的不好,你以後就不用再來聽了。如果聽得好,以後請你再來。但是我相信你一定會再來的!
唉?不鼓掌啊?:)。(眾笑,鼓掌)
這一次鼓掌是對我的信心,不是對各位。所以可以鼓掌了。以後要鼓掌,不要遲疑哦。不管怎麼樣都可以鼓掌,我都很高興。】

演講正文

今天所要講的題目,我剛剛在外面看到海報,是【大學生如何企近經典】,
有一個插曲,我稍微說一下,我說的這個插曲也和今天的演講有點關係,因為我們徐教授說要我來和同學們見見面,跟同學們講講話,那,有人就問我,題目是什麼?那我說了第一個題目,我說【如何企(四聲)近經典世界】,他複述了一遍,然後問,是哪一個『qi(四聲)』,我說是企業的『企』,他說哦,是『如何企(三聲)近經典世界』。院方就打電話說了,是『如何啟進經典世界』,啟發的『啟』,消息就發佈出去後,有人打電話來給讀經推廣中心,打電話來問,什麼叫『啟進』,是不是有錯字?我們的職員問我,是不是有錯字?對,這裏有錯字,應該是企業的『企』,因為在台灣這個字念『qi(四聲)』,如果念『qi(四聲)』的話,就不會寫成啟發的『啟』。但我們大陸這邊念『qi(三聲)』,叫『企(三聲)業』,所以叫『如何企(三聲)近』,『企(四聲)』就寫成『啟(三聲)』了。那麼寫成啟,當然是比較不通的,什麼叫『啟進』?也可以隨便解了,就是『啟』啊,『開啟』,『進』啊,就『進入』啊。如何開啟而進入經典,其實後面還有一個世界,經典世界。通過這個題目,我們可以想到,子貢所說的:夫子之牆數仞,得其門者,或寡矣。因為,這個子貢,是孔門弟子,算作是最聰明的一個人,說他聰明,應該是可以的。雖然有人比他聰明,但是子貢好表現聰明。所以說他最聰明也可以。子貢擅表現聰明,也就是說,子貢的聰明,大家都看得見,因為子貢也自以為很聰明。這是故事裏說,不是真實發生的,但是依理推之,或許如此。所以很多故事是,無其事但是有其理,不過古人有這樣的故事。
說子貢聽說一個人很有學問,就是孔子,當今天下,最有學問。子貢就想,真的有人那麼有學問嗎?然後他就去見孔子了,跟孔子談了一談,說:『好,我跟你學,你果然有學問。』但是他心裏想:我三個月就要超過你,很有自信。結果過了三個月,好像沒有超過,他就心裏想:我三年一定要超過你。結果過了三年,還沒有超過,結果心就比較服氣,雖然比較服氣呢,但還是比較愛表現聰明。所以孔子常常會壓他,就是折節,把他折下來。孔子壓學生,這是我們現在用的詞語,叫壓學生,不像我們現在用的一般手法那樣粗糙,它是很精細的。怎麼壓學生呢?比如說,孔子曾經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各位,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家再自己去想一想,多想,都在心中盤旋一下,把這一句話在心中盤旋,你想一想這一句話重要不重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吶!這個在當代,在最近十幾年,整個世界越來越發現,國際間有一些潛在的危機,乃至於說清楚一點就是民族間有一些潛在的危機,或者不是一個民族跟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跟另一個國家,乃至於是思想上,文化上,有一些潛在的危機。美國一個叫亨.廷頓(杭丁頓)(Sumuel P.Huntingtun)的教授說:『這是文化上的衝突。』這個將來會導致整個世界的不安。如果不是戰爭的話,人類的心靈也不能夠清爽痛快。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些文化上的危機呢?這個他就想到,比如說,亨廷頓說『將來威脅英美世界,』就是威脅西方人,主流世界,『威脅最大的兩種文化團體,一種是伊斯蘭教,一種是儒家。這叫『文化威脅論』啊。那麼,其實很多學者都看到人類的思想,文化根植於思想,思想根植於哲學,而哲學往往用宗教表現。世界上有很多宗教,而這些宗教往往有自是非他的一種性格,就是排他性。除了宗教的排他性之外,有一些思想,尤其是有深度的思想,高明的思想,在普通的生活當中,有些事情還可以互相的妥協,互相的溝通,比如說經濟,經濟上是可以妥協的,只要利益滿足了就可以妥協了。但是人類的思想,包括宗教,以及所謂的終極關懷,思想最高遠的根源,那如果這一個地方是不同的話,是很難溝通的。那麼為了這一點,全世界有很多熱心的學者,他們發起了一個學團,一個組織,稱做『世界倫理學會』,就是在研究世界倫理。就是整個世界如何在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為人處世的態度之下,能夠互相體諒,互相溝通。當然最好是互相的尊重,互相地讚嘆,互相地學習。這個叫做世界倫理。那麼這個世界倫理學會,大家常常聚會,因為這些人提出了一個世界上人人都可以遵守的倫理底線,稱做『倫理黃金律』,也就是每個人最少應該遵守的那一種規則,大家都能遵守這一條規則,這是普遍的,是不分民族,不分宗教的,而且遵守這種規則之後,那些不同的民族,文化,思想,宗教,也都可以相安無事。這個『倫理黃金律』是什麼呢?我們怎麼能找到一種人人都應該遵守而且人人都能夠遵守的,永遠需要遵守,這個黃金律是什麼呢?這個,全世界學者,最後大家一致決定,有一句話可以當做倫理黃金律,這一句話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這一句話非常非常重要。到了現在,這一句話都還是黃金,閃閃發光的黃金,各位,這叫做經典啊。
好了,我的話講遠了,這個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這個叫做恕道,忠恕之道。曾子號稱繼承孔子的道統,那麼曾子怎麼繼承的呢?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忠』很重要,『恕』也很重要。這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道。恕的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啊,『盡己之謂忠』,盡了自己的本分叫做忠。能夠把他人當做自己看,推己及人,這樣你的德叫恕。所以恕道是非常重要的。忠只是對自己說,恕就是向外,與人交際,所以待人處世就要用恕道了,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吶,這就很好。那么子貢有一天就跟孔子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吾亦欲無加諸人。』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我不想別人加到我頭上的東西,『吾亦欲無加諸人』我也想,我不要加在別人頭上。『我不欲人之加諸我,』我不想別人加到我頭上的東西,『吾亦欲無加諸人』,那個無啊,就是沒有的意思,『無』,兩橫,一撇,一鈎的那個。我也想,都不要加在別人頭上。那這樣,他自己有志氣,總不錯吧。所以孔子就跟他說了,『賜也,非爾所及也』,說:『子貢啊,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啊!』這樣,這不是壓住他了麼?那麼當然,孔子教學生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這一句話是子貢引出來的。在【論語】的第一篇,子貢就問孔子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說:『可也,』你要讀到【論語】裏面,孔子說『可也』,讀到任何聖賢的書,凡是說『可也』,你要注意了,這個『可也』,只是可以了,不錯啦,但是還沒有達到更高的成就。所以孔子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那麼,子貢就說了,『【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師之謂與』啊。是不是這個意思。他說:『老師啊,我講了一個道理,您又把這個道理提升了一個層次。就是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啊。』是不是這個意思。那麼孔子就很高興地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將來可以跟你討論詩了,這個詩啊,在古時候特指【詩經】。當然後代,我們一般人所謂的詩,漢詩,唐詩,等等,這些也都可以歸入詩的範圍。但是在孔子當時,大概專指【詩經】而已。所以不只是【詩經】可以做這樣的討論,其實對任何詩都可以做這樣的討論。因為詩是內涵非常豐富,言語非常簡潔的文章。這是我們說詩。所以詩,它的內涵不只是他的文字所記載的表面的意思,所謂的字裏行間都有弦外之音。所以詩具有讓人無窮探討得性格,這叫詩。所以孔子特別喜歡詩教,以詩來做教導,那麼『可以言詩已矣』就是說可以跟你討論詩了。論什麼呢?『告諸往而知來者』,告訴你前頭,你能知道後頭。這是既對子貢所提出的問題有一個評判,又將子貢提升了一層。
好了,我們剛才說了,子貢是非常聰明的,那順便講了這幾句話。那么子貢聰明,他說要跟孔子學,就是學了一輩子,他越覺得孔子的高明,老師的高明。對於孔子的高明,對老師的讚嘆,在【論語】當中,記載的最好的就是顏淵的那句話,所以顏淵對於孔子的學問,他來學孔子,在態度上,顏淵表現得最好。『顏淵喟然嘆曰』,喟然是來形容嘆氣的樣子,顏淵有一次非常深有感慨地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你越仰,就越高,越鑽,就感覺越堅。你不仰,不知道它高,假如一座山在你面前,這座山很高,但是呢,你的眼睛就不抬起來,頭不抬起來,你不仰,你怎麼能看見它高呢?所以仰才知道它高。而且,越仰越高。也就是說,永遠看不見它的頂點。所以『仰之彌高』,不是只有稍微仰一下,仰一下,再仰一下,再仰一下,永遠再仰。永遠越仰,它越高。『鑽之彌堅』啊,鑽啊,像鑽子鑽東西一樣,一塊石頭在這裏,如果你沒有鑽看看,它跟豆腐有什麼區別呢?也就說它的硬度,你要鑽看看。所以鑽普通的石頭跟鑽花崗岩那個勁道不一樣。那跟鑽鑽石,勁道更不一樣了。所以鑽,『鑽之彌堅』,你不鑽,就不知道它堅,你越鑽,你才知道它堅。『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這兩句話太好了。不僅是表現在生命上想要契合的熱誠,而且,在文學上,文字上,你當文學來看,那它也是很美的文學。『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好,接下來『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啊,『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這一大套,講得很好。
顏淵說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那么子貢啊,越到後來,也越有這種感受。所以當有人對子貢說,你這是很謙虛吧,你在我面前很謙虛吧?其實我看你比你的老師強!那么子貢就跟他說:哦,你這樣看啊,我告訴你,『譬之宮牆,』啊,就好像人家的圍牆,『賜之牆也及肩』我的牆啊到肩膀這麼高。那從外面過的人窺見這個世家之好呢,從外面走過的人看見,啊,這個屋這麼漂亮,那麼,『夫子之牆數仞,』我們老師的牆呢,它高數仞,一仞是八尺,數仞就是八尺乘以八尺,乘以八尺……,八尺的幾倍,總之就是比人還高了,『夫子之牆數仞』,所以有些孔廟,他的外牆題四個字,叫做『萬仞宮牆』。這是有典故的。如果沒有讀到【論語】這一章,不熟的話,是不知道這個典故的——萬仞宮牆。『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假如你沒有從門口進去,你就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了。我,這個,子貢的牆,你可以轉頭就看到了,因為牆高只到肩膀這麼高,你就可以看見這個建築物蠻漂亮的,你會讚嘆。這個夫子的牆那麼高,你沒有走到裏面去啊,你就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所以子貢的牆是普通人家的垣外,建築好一點,而孔子的這裏面呢,牆裏面,是用什麼來比喻呢?『宗廟之美,百官之富。』這個用諸侯或是用天子的宮院來比喻。他的宮院才是好啊,但是你不知道。因為呢,『得其門者,或寡矣。』能夠得其門而入的人,是很少的。『夫子之雲,不亦宜乎?』所以你這樣說我,說我賢於夫子,說我比我的老師要強,我看你是說『對』了。什麼意思?意思是說你說錯啦!那為什麼又說你說對了呢?因為你沒見識嘛,所以你也說對了。
我們今天或許就可以來說一說,『夫子之牆數仞』,『得其門者,或寡矣』。那我們怎麼得其門?所以叫做『啟進』經典世界,開啟,然後進去,這樣也講得通了,所以我們要啟進。但是我們原來是『企近』,『qi(四聲)』是企業的『企』。『企近』是什麼意思呢?這個『企』啊,我們看怎麼寫,一般的中國字,你會寫,會認,會認字形,往往就能夠讀出字音,甚至了解字意。這個『企』。,沒有它的性,所以無法看到它的音,但是呢,我們可以知道它的意。因為這個企,是一個會意字。會意字是兩個部件合起來,然後來體會它合起來所組成的新的意義,『企』字上邊是一個『人』,下邊是一個『止』。是不是?那麼,『人』我們知道了,『止』我們要說一說,這個『止』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止』是一個豎,這邊一個彎,再一個彎。那麼這個字,其實在最古代,在最古代是一個象形字,像一個人的腳底板,我們現在用手來代替腳底板(比劃『企』字),三隻腳趾,三為多,可以代表五隻,這樣,所以是一個腳底板。腳底板叫止。所以你站住了叫停止。你住的地方,加一個土字旁,叫做地址,住址,你住在哪裏。而一『人』一個『止』,合起來,要我們來體會這個意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對一個人,我們特別講到他的腳底板。就是對一個人,特別講到他的腳底板,是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意思呢?不是,這裏特別說到腳底板是說腳底板用力,你腳底板用力做什麼呢?假如你有送你的好朋友,送客的經驗你就知道了。什麼叫做好朋友?梁實秋先生曾經說『什麼是好朋友?』就是他還沒有來,希望他來,他來了,希望他不要走。他走了,希望他再來。這叫好朋友。那什麼叫不好的朋友呢?他還沒來,怕他來,他來了希望他趕快走。他走了以後,希望他不要再來。那你送好朋友如果有經驗呢,他走了,你很不捨得,所以你會送他走,他 走遠了,或是樹擋到了,你會怎麼樣呢?你會腳底板用力,就踮起了腳跟。你踮起了腳跟,會有什麼狀況呢?你的身高就多出了十幾公分,一二十公分,就會看得遠一點。這一個字叫做『企』。那麼所以我們現在就講,一個人有企圖心,還有這一個字用的最準確的,就是現在所說的企業,古人沒有所謂的企業。但是現在我們看到,這個西方的商業模式,我們把它翻譯成是,企業,這個翻譯非常的準確,非常的文雅,很古典。『企業』,雖然這個詞很新,但是它的意思是非常古雅的。為什麼叫企業呢?既然叫企業,就表現了一個企業家應該有的心態,企業家應該像一個人踮起腳尖一樣,企業家應該看得很遠,眼光要遠大。所以如果只顧眼前的小利益,小利害的話,那不是企業家,所以企業家,他什麼時候賺錢,他跟擺地攤的不一樣,擺地攤每天都要算賬,企業家可以是三年五年,甚至也有投入十年乃至20年30年之後,我才要算賬,有這種信念叫做企業,這叫企圖。
我們說如何企近經典,那,我們看到萬仞宮牆,擋着我們的視線,我們怎麼辦?你不要面牆而立啊,一步都不走啊,也不要望洋興嘆啊,你要怎麼樣?試看看,我把腳尖踮起來,試看看我能不能就看到了,這叫企近。因為它比較高。至於有多高呢?是我踮着腳就能達到麼?啊,不一定。但是連踮腳跟都不踮起來,那這個人,就可以代表,他連這一點誠意都沒有,所以我們叫企近。我試試看,我用我最大努力試試看,因此我用這個講題,是這個意思。那,這個『企近』這兩個字啊,一般少用,所以我在這裏解釋一下,這個解釋,也有助於我們去了解,或是去真正的去立志去實踐。
東北在幾十年前,在民國初年的時候,有一位善人叫王鳳儀,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大家記住這個人的名字:王鳳儀。假如不知道,你可以去上網查一查,這一個了不得的人,姓王,就是我的王,鳳就是龍鳳的鳳,儀就是儀表儀態的儀(儀),王鳳儀。他是一個善人,他正是沒有讀過書的,不認識字的,但是後來,他悟道,他,由於他的實踐悟道,他做什麼實踐呢,道德實踐,他什麼時候道德實踐呢?他是一個鄉下人,他偶爾會聽到,聽到人說聖賢,有人說聖賢,那麼當大家一說聖賢,這邊也說聖賢,那邊也說,他就漸漸知道了,原來聖賢,是很高明的人物,現在是我們要效仿的對象,所以他從很小就立志要成為聖賢。他沒有讀過書哦,就只是這樣子聽,他就就立志成聖賢。後來有人問他,就跟他說了,說像你這樣,怎麼能成為聖賢?你知道聖賢,是什麼樣子麼?他就說,縱使我不能成聖賢,我趕也要趕他一步,我只要趕一步,也就夠了!
這樣你看,這種,叫做企近,這就是他說的決心,他的志氣,也就是他的,這個心願。一講到這裏,志氣,決心跟他的願望,我就想起,今年,這個青年節,5月4號,青年節前夕,在5月3號,我們溫家寶同志在中南海,接見全國的青年代表,青年模範們,跟他們座談,然後對他們講了一番話,他勉勵這些年輕人,其實不只是勉勵這些青年代表,他其實勉勵所有的年輕人,至少我看來是這樣子的。因為他歸結的五點,要年輕人,這個,能夠,謹記在心,希望能夠做到這五點,也就是一個好的年輕人。這五點,大家知道嗎?第一,就是有理想。第二,善學習。第三,講道德。第四,能自立。第五,肯奮鬥。我們聽起來,或許常常聽到,這些話是常聽到的,我們叫老生常談。什麼叫老生常談,老生,可指唱戲的老生,又可指一般人,年紀比較大,叫老生,既是老生又是先生。先生嘛,先我們生嘛,叫老生,先生年紀已經大了嘛,就叫老生,老生常談,就說這些老生,老人啊常常會說的一些話,我們對於老生常談啊,其實聽膩了,因為聽太多,聽得爛了啊。我看曾國藩啊,他寫給他的子弟,這個家書啊,其中有一次寫到,他就寫了一些這個勸導他們,他的孩子,他的弟弟,勸導他們怎麼做人,做事,那寫到最後,他自己覺察到了,這些豈不是常說的麼?不只是我常說,別人也常說。所以就說,以上都是老生常談。但是,你要知道老生為什麼會常談,因為它很重要,所以才老生常談。
好,各位,所以我們要具備這一種,這一種態度,其實也是一種能力,就是能夠從老生常談中發現它新的意義,或許不是新的意義,發現它還是新鮮的,就所謂『周雖舊邦,其命惟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叫『溫故而知新』啊,這些不是『故』麼?『故』就是大家都談過了,我從小就聽過了,但是談到常常聽,聽過了,它就真的能淡了麼?假如常聽,聽過了就亂了,那麼可見,這個人的心靈啊,也閉塞了,也污濁了。所以一個 開放而清明的心靈,是隨時可以從這個舊的,老的,常常聽的教導中繼續地體會出鮮活的意義。所以雖然是老生常談,它確實是人生很重要的指導,那我可要跟各位商量一下,大家看這五點,第一點,這個,叫做有理想,第二,就是這個,善學習,第三,講道德,第四,能自立,第五,肯奮鬥。各位你想,這五點,哪一點最重要,或者說哪一點你覺得最有感覺,啊,這些是老生常談啦。但是呢,你可以體會出鮮活的意義,就是說它還是活的,它是有意義的。只要是有意義的,永遠都還是活的,那請問你覺得哪一點,哪一點能夠擊中你的心靈!
我看到報紙啊,我就特別注意,特別注重,注重第四點啊,能自立,因為能自立後面有說明,說我們的年輕人啊,要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於是也就是說,這個要能夠,做獨立的判斷,不要人云亦云,各位這不是很重要麼?!這個用一個詞語來表示,叫做一個人的『自覺』,自覺就是自己的覺察,自立不說,自己覺醒。什麼叫做覺醒,醒就是原來在夢中,現在醒過來,夢中的世界時虛假的,醒過來的世界才是真實的。或者說生命如果在夢中,那個,這個生命的意義是很可疑的,所以生下來得覺醒。這個西方的近代,有一種學派,叫做存在主義,存在主義者說,世界上的人大概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人是很少的。為什麼,因為它對存在有一個特別的定義,能夠自覺的人,他才能夠存在,意思是說,能夠為自己而活的人,他才是存在的,要不然他就是不存在的,不存在就叫隨波逐流啊,浪生浪死啊,他來這輩子不知道要做什麼的,他只會跟着別人走,至於為什麼跟着走,一點兒也不知道,總之,他不曾為自己打算過,而這個打算不是你要賺多少錢,你要升官發財這個打算,這個打算是你來這一趟是要做什麼的,你活着做什麼的,為何而活呢?還有,你怎麼活着呢?你如何而活呢?假如自己對自己沒有這樣的覺察覺醒,那整個人生就恍如在夢中,這叫夢覺之關。
這個是古人說的,這個夢覺之關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個關口,其實也是讀書人第一個關口,一般我們是不便苛責的,就不會責求他,他要能夠覺醒,一般人我們不敢苛責,像王鳳儀,他沒有讀過書,不認識字,他只聽到聖賢的名字,他就想,我要做聖賢,像這種人是不多的,所以古時候的人,比如像孔子,他只責求一個,君子。什麼叫君子,在古時候,君子就是指有地位的人,士以上,本來君子是指士,但士以上都可以稱為君子,這本是社會地位的名稱,到孔子這裏,講君子其實就是漸漸採取它的內在意義,而不是社會的意義,它的內在意義是這些在社會上有地位的人,古代所謂貴族。古代只有貴族才讀書,把讀書的這個機會下放給一般百姓,這是孔子的功勞,所謂『有教無類』的類不是聰明不聰明的品類,也不是貧窮富有的『類』,那個『類』就是社會地位的類,就不管你是貴族還是平民,都可以接受教育,這叫『有教無類』。而這個古時候,這個君子,是讀書人的稱呼,為什麼,我們現在所說的君子是有德才之人,或者說我們退一步說,嚮往於這個進德修業的人呢,你嚮往於你的生命有德有才,這種起嚮往之心就可以叫做君子了,你能夠一直嚮往前進,嚮往到你的功夫做到相當的程度,你就有所成就,這個叫做賢者,你徹底地能夠完成你生命的理想,,這個叫做聖人,啊,所以,一個士,一個君子, 他是應該和一般人不一樣的,我們是應該可以要求的,要求他什麼呢?要求他要有生命的自覺,要求他要醒過來,要活過來,他要為自己的生命而負責,而這個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同時,內聖即包涵外王,『在明明德』就包涵『在親民』,而『在明明德』和『在親民』,這個『明德』的內涵就包涵『明德』與『親民』都要『止於至善』,這個叫做自覺。如果一個人扼於他的生命這個潛力。他生命的內在的品質沒有這麼深度地反省,沒有所謂的自覺,那他的生命就只停留在某一個層次,什麼層次呢?大體上是停留在現實的層次,這叫做庸俗,什麼叫做庸俗?因為大家都一樣,你不接受教育,你不反省,你不努力不用功,每一個人都知道要追求的這些東西,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要追求的東西的價值,也不是一定不可以追求。不是!而是人生最高的品質,你最大的這個追求,是別有所在,如果這一點,沒有自己覺醒,這一個人就是不存在的。
因為他在歷史洪流之中,他是隨波逐流,他在這個生死的海浪當中,他是浪生浪死,像海浪一樣起來,生了,海浪下去就死了,一輩子就這樣過去,將來與草木同朽,不能在這個宇宙中留下一點兒痕跡,他的生命就白廢了。這叫做自覺,自己覺察了,自己覺醒了。
結果我就從能自主自立後面而說明,一個年輕人應該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習慣。我們從這裏說起,剛才說的深遠了,我們就從眼前的這個所謂的獨立思考這裏說起。什麼叫獨立思考?誰能夠獨立思考,誰在獨立思考了?這個許多的,政治領導人物及學界的一些關懷社會風氣,關懷教育的人,他們往往會發出一些感慨,我們年輕人,尤其指大學生, 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好,我們常常聽到這句話的評論,一般人往往解釋成我們沒有出科學家,我們沒有研究的精神,我們沒有境界的創造,解釋是這樣,也對,所以,前一陣子,這個也是溫家寶先生去探問,錢學森的疾病,錢學森在去世前就發出這個疑問。為什麼我們大學一百年來,不出大師,他的意思是說大學得是培養大師的地方,堂堂的中國,這麼多人,我們的大學建的這麼多,這麼大,結果一百年培養不出大師。這個叫錢學森之問,這個大家都很了解了,都很,也就是耳熟能詳,一年多來,這個錢學森之問已經也是老生常談了,因為很少人再去想這個問題了,也不想了,其實啊,要想一想啊,一個有心的,還活着的,一個年輕人,要常常想這句話,我們為什麼不想了呢?或許有他的理由,我想是什麼理由呢?我自己的意思是,一般人大概認為想也沒有用,為什麼想也沒有用呢,一百年來都這樣,大家也都不是不想,一百年來,大家也都是希望啊,但一百年來就是不出啊,總是難出啊,所以乾脆不要想了,啊,因為想了也沒有用,是不是,各位都是這個樣子呢,還是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還是思考了也思考不出一個道理,各位,這個,能自立,所以第一個,要常常思考,要養成思考的習慣,第二點還要知道思考的方法,第三點,要做思考的實踐,然後要追求它真的答案,這叫做獨立思考的能力,請問我們有沒有這樣做?光這句話就是要,你要能夠獨立思考,要解決問題,這個。。。。。。。。。。。。。。。。。。。(中間換電池缺失一段關於自覺於自決等)


『諸子百家皆是家,唯有儒家不是家』這個言論,這個百家之言呢,你要知道諸子都是思想家,而這個諸子,這個所謂的百家,告訴各位,不包括儒家。在這之外的,一般的,說儒家也是家,儒家的這些代表人物也是子,比如說孔子啊,孟子啊,荀子,不都是子嗎?他們也是子,所以你可以把儒家看成是百家之一,也可以把儒家這些重要的思想家就看為子,諸子之一,但是呢,現在我們看,經史子集的分別,『經』特別指儒家的書,『子』就是指百家的書,所以儒家是從百家中特別挑出來的,孔子,孟子,是從諸子中特別挑出來的。他們所傳的書,乃至於他們再傳的弟子,重要的著作,這個重要,重要到什麼程度呢,重要到它能夠與孔子,與孟子的境界相提並論,像這樣的書才能夠叫做『經』,所以荀子,雖然是儒家的大師,而且跟孟子齊名,叫做『孟荀』,但是【荀子】,這一本書就不列入在經中,列入在史中,而【孟子】後來,後來也從諸『子』列入到『經』裏面。到了十三經的時候,【孟子】就列入在經典裏面了,跟【論語】一樣,同時列入十三經裏面,叫做經。那麼什麼叫做經呢?我們現在說很簡單,它是說儒家的重要著作。這是最簡單的說法,我們要更進一步,為什麼麼他們的書特別提升為經呢?我們剛說,有它的特殊性,請問有什麼特殊性?我們現在所用,佛教的【經】【律】【論】,【律】是很重要的,【律】擺在中間,因為其相對重要,釋迦摩尼佛要死的時候,弟子問他說,請問老師,您死後我們哪裏再求老師,他說以【律】為師,就以戒律做你們的老師。可見這戒律很重要。所以【律】擺在中間。律是戒律,是戒條等一些規範啊,一些修行的規範啊,那其實,那裏也沒有多少有思想的,有思想的是在經和論中,那中間隔着律,把論壓低一層,就好像經史子集,集是文集,不用說,但是【經】跟【子】都是思想,中間還隔着【史】。就是把【子】壓下去,壓低一層。
那麼什麼叫做【論】呢?什麼叫做【經】呢?你就去看看佛書,大體上,一打開來看,假如前面就記載着,現在,這個佛要說法了,不管是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佛-----釋迦摩尼佛,還是遠方的佛,只要佛說法,這一本書記載佛說法,這一本就叫做【經】,那麼什麼叫做【論】呢?【論】是菩薩所造,它的境界還沒有到佛,他是一個修行者,一個高度的修行者,它可以體會佛所說的教,所以它來討論這個『教』,它來說明這個教,來演繹這個教,就好像,春秋有【左傳】【公羊傳】【轂梁傳】一樣,所以中國叫【經傳】,印度叫【經論】,所以佛所說為經,菩薩所造為論,【論】是用來說明【經】的,是來討論【經】的,所以【經】就好像國家的【憲法】,【論】就好像法律。由【憲法】延伸至法律,法律不能違背憲法,憲法是只有少數條目,這個法律的條目就非常的精齊,所以叫做論無精品。論是很富有的,很豐富的,經是很貧乏的,經只有幾句話,那幾句話,一講再講,一講再講 。這個菩薩呢,讀書人讀得都煩了,這句話一講再講,一講再講,一進入金剛經,予意云何,予意云何?到最後只這幾句話,翻來覆去,所以一部經,幾乎只講一句話,所以經是很貧乏的。你要從內容來看,從內容的這個表現來看,它是很貧乏的,只有少數的觀念乃至於三藏十二部經等全部佛經,其實也只講一句話,不是一部經講一句話,全部的經總加起來講一句話,這叫做經的性質,所以經是很貧乏的。它的豐富性不夠,但是,你要知道,經有尊貴的地位,尊貴不是因為它貧乏,尊貴是因為它高明,它是原則性的表示,它叫原則性,所以經就是原創性的書籍,經就是永垂不朽,歷久彌新的著作,叫做天經地義!
所以各位,你只要跟着人云亦云,在哪個時代怎麼說你就怎麼說,你瞧,在古代不能做判斷,你從小就讀經啊,就讀經吧,你就認為,要說聖人很偉大,你就聖人很偉大吧,你要說我們要學聖人,你就去學聖人吧,各位,這叫做沒有獨立思考,沒有獨立的判斷,這叫做人云亦云,這叫做浪生浪死,這叫做『與草木同朽』,所以胡適之在當時,所謂的五四時代,他借用袁枚,就是袁子才,清朝的一個詩人叫袁枚,他借用他的兩句詩,來教導年輕人,怎麼去做學問,袁枚的詩是這樣說的,說『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雙眼』,兩個眼睛,『自將』自己來用『秋水洗』,秋天的水來洗,一生不受古人欺。這一輩子不受古人的欺騙,『雙眼自將秋水洗』,為什麼叫秋水呢?
『秋水』是有來由的,有典故的,這個『秋水』的典故的意義可能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這個『秋水』最早用,大家最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秋水』這個詞,是來自於【莊子】有一篇文章,又名叫【秋水】章一開頭,就是『秋水時至,百川灌河』這個『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徑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秋水時至』這個秋天下雨了,這個發洪水了,在這個時間,這個時刻到了『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所有的小川都灌到河裏面去,那個這個河水漲啊,漲到多少呢,『,兩涘渚崖之間』,兩岸,從這岸到那岸,不辨牛馬,就是牛馬,看上去好像有動物在那邊走來走去,但是是牛啊,是馬啊,就看不清楚了。你看,這個,水面有多寬,這樣,秋水啊,水神 啊,就是河伯啊,他高興,說,你看,我的水這麼大,他就非常高興,那他就順流而東,跟着水一直走,向東走,走到海裏去啊,才看到海那麼大,那他就感嘆啦,我以前認為我的水已經很大了,這樣看到海,我才知道我實在太小了,所以就叫河伯觀海了,這個故事呢,是成語的來由,河伯觀海也叫井蛙窺天,這個可以下對的——河伯觀海,井蛙窺天。這個河伯觀海是比較積極的,這個河伯,自己已經有醒悟了,原來我是不夠大的,我不能夠自我尊大,他就醒悟了。這個『井蛙窺天』呢,是不醒悟。所以你說用這兩個成語,還是用河伯觀海比較好一點兒,用『井蛙窺天』就真的是譏笑人了,雖然河伯觀海也是有譏笑的意思,但是他現在醒悟啊,河伯,所以河伯觀海。這個秋水,秋水就這麼大,所以你也可以說『雙眼自將秋水洗』因為秋水是大水,兩隻眼睛啊,用一點點水洗不夠,要用很大的水來洗,那這樣,可以這樣子解釋。
另外一種解釋說,這個秋水是最清的水,乾淨的水,那為什麼呢?因為到了秋天哪,那這個,暴雨啊,大概都在夏季,因為夏天下雨啊,這雨水是比較污濁的。到了秋天,就不下雨了,所以這個水就清了,所以叫做這個秋水,不過你可以想一想,剛才不是說『秋水時至』麼?『百川灌河』,秋天下雨了,不是發大水了麼,大洪水,我們要說秋水,秋天就沒下雨了,所以水比較清啊,這可能有一個問題,因為莊子是周朝人,這個春秋時代,東周時代。而周朝的日曆啊,是所謂的建子,夏朝是建寅,商朝是建丑,周朝是建子,所謂子丑寅卯嘛,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那麼夏朝呢?是從我們現在所說的一月,這裏開始算,所以我們現在一月是夏朝的正月;商朝呢,是推到十二月,十二月是它的正月,春天開始,十二月。周朝呢,是推到十一月,其實推到十一月也有道理,因為十一月,那時候,十一月中間有一個冬至,那時候已經進入冬至了,冬至的那一天就是春天的開始,你可以這樣看,所以周朝是十一月開始推的,那麼秦朝,秦朝後來在春秋戰國滅了六國之後,秦國來了一個很特別的舉動,就是它,它再往前推一步,它建亥,它是十月為歲首,那麼秦朝的十月為歲首,那這個算法就跟我們不一樣,因為我們到了漢朝之後啊,這個漢朝又把它,改回來,這個以夏朝的夏曆為準,所以我們現在稱我們的日曆為夏曆。那麼孔子說『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所以如果是要用日曆的話,最好的是夏朝的日曆,孔子這樣說。那麼,漢朝就改為夏曆,從漢朝以後我們就用夏曆,直到現在,我們還用夏曆,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夏曆啊,總之不是所謂的『格裏歷』,不是陽曆,是陰曆。陰曆我們用夏曆,夏曆就是現在所謂的一月,因為這樣,一月二月三月,從一月開始算,一二三是春,四五六是夏,七八九是秋,假如到了七八九了,那個秋啊,真的是秋水了,十十一十二是冬,它這樣,這是夏朝,但是我們要推到周朝,就是莊子那個時代,莊子那個時代是十一月十二月一月是春,二三四是夏,五六七是秋,所以五六七正是下大雨的時候,叫做『秋水時至』這樣,所以莊子的『秋水時至』其實在我們看是夏天的水,所以『雙眼自將秋水洗』,你可以用兩種解釋法,用很多水,來洗,才能把眼睛洗得很乾淨,洗明亮了,另一方面是說我用很清澈的水來洗,所以說這個秋水一方面形容這個人的眼睛眸子,非常的明亮,叫明眸如秋水,所以這個秋水應該是指清淨乾淨的水,所以『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這是古詩詞教導我們年輕人,要這樣做學問,你不要受古人欺騙,把眼睛擦亮一點兒,各位,這種教導不是很好麼?是的,是很好。我們一直到現在,胡適之,他是所謂的五四運動的健將,五四運動是從民國八年,1919年,胡適之大概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成為青年導師,他教年輕人做學問,要『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那『一生不受古人欺』,怎麼會受古人欺呢?這個袁枚認為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就被古人欺。所以我們要自覺,胡適之更提倡這個自覺,所以有人說五四運動是我們這個啟蒙運動,就是說我們每個人要自覺的,不要只是被古人牽着鼻子走。
這個講的沒錯啊,而這個『欺』,古人會欺我們啊,古人欺,欺我們,這個也有典故的啊,『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這個『古人欺』三個字啊,也不是袁枚自己杜撰的,這是在【孟子】上就有這樣說,孟子引顏淵文,顏淵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說舜是什麼樣的人呢?我是什麼樣的人呢?我當然不如舜啊,但是『有為者亦若是』,只要我有為,我也可以像舜一樣,也能成為聖賢啊。這個意思,而這句話之後,【孟子】裏又說,這個,就引一個公明儀說,公明儀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文王是我老師,我應該跟文王學,而且涵蓋的,我願意和周公學,那『周公豈欺我哉?』,周公難道會欺騙我嗎?這樣,各位,孟子引了兩個人的話,一個士顏淵,一個是公明儀,我們再來體會這個話,顏淵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那我們現在就想了,顏淵這樣講,顏淵有沒有在騙我們,我們可以想這句話,因為公明儀說嘛,『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文王跟周公都沒有在欺騙我們吶!那這個文章的意思就是說,他們沒有騙我們,他說的是實話,意思是什麼呢?我們應該聽他的話,依照他的話去做,所以『道一而一』,天下的路只有一條,對的就是對的,那什麼路是對的呢?顏淵講的話是對的,公明儀所講的話,也是對的,因為公明儀是學周公,他說周公也不欺騙我們。所以,文王跟周公講的話是對的,這個意思是說,古人不欺騙我們,到了袁子才,他說『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各位,顏淵跟公明儀,他們騙了我們嗎?或說文王周公騙了我們嗎?那我們現在說,我們不要受古人騙,哪個人騙了我們嗎?要想一想,確實,很多人都受古人騙,當然說了,古代不是從小就只讀經麼?就是要讀這些書,而且讀經為主,讀儒家書為主,其他的書老師是幾乎不教的,所以看別的書就要被老師責罵,所以讀儒家的書為主,讀儒家的書要我們做什麼?做聖賢!所以因為老師這樣教,書也這樣寫,所以我就是做聖賢,告訴你,你被古人騙了。所以袁枚說『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是對的,不是只引這一句話是對的,叫做不要抱殘守缺,不要兩千多年的傳統都不敢變化,不敢變動,但是,我們又另外講,另外一種方式再來思考,那就是我們把經典廢了,蔡元培在用正股的力量把經典廢了,一般的民間呢,用民間的力量把經典也廢了,廢了一百年了,到現在,各位,我請問,每一個人自己,包括我,每一個人自己捫心自問,我曾經想過要不要讀經典麼?我曾經想過我要不要照着經典做嗎?我曾經想過經典有騙我嗎還是沒有騙我?假如你沒有想過,講這些話是沒有意義的,古人騙你還是不騙你是沒有意義的,你『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將這句話也是沒有意義的,而一百年來,中國就在一個沒有意義的情況下過了這一百年,中國華民族整個沒有意義。信不信由你!
你有意義嗎?有意義,錢學森怎麼會說這樣的話?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科學家,不是每個人都要成大師,但是連一點兒我要怎麼辦的想法都沒有,你是不是太懦弱,你不是太愚昧了麼?!所以我們今天不要講,我們要不要讀經,我們要講這個問題時,我們要先講有沒有想過,要不要?剛才講了什麼叫經,經的意義是什麼,它只是中文系的專科才需要讀的麼?還有,假如它不是,是全民都應該學的,每一個人都要學,它是至理名言,它是天經地義,那我們現在為什麼不做呢?接下去,假如我們認為應該去讀,應該怎麼讀起呢?
沒有人想這個,所以今天我們就要講這個問題,這個『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我們一定要常想,這個古人包括誰,你知道麼?我們中國自從這個學問成熟以來,這兩千五百多年,就從孔子開始算,孔子之前的學問,從皇帝開始算,五帝加三皇,五帝之前,這個還有伏羲,神農,那些渺渺茫茫的歲月,假如從伏羲神農開始算,從渺茫的歲月開始算,到孔子也是兩千多年,而孔子到現在又是兩千多年,加起來是五千年,所以為什麼叫中華文化五千年,這不是需問,這是實詞,這是實實在在地說,中華民族自從有思想以來,思想從哪裏開始,一般都是說,伏羲畫卦,是靈光的爆破,是人的心靈與天道有所感通而開啟的文明,想這樣子從伏羲開始算,到現在將近五千年,五千年,這個五千年的整個華夏民族,他的所有的經歷,所遺留下來的一些痕跡,這些痕跡縱使非常簡潔地記錄,那也是汗牛充棟啊,經史子集,四庫全書所收的,不到王宮藏書的十分之一,乃至不到百分之一,大部分的書不收了,不收的書統一都湮滅了,從古以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心血被湮滅了,但是留下來了這些。而留下的這些又把它分類,分列為比較高的一類,請問我們要不要特別去認識,所以我們今天就先講一個,這個文化的態度。
這個從文化的態度,我們說,去面對經典的態度,這些所謂的經典,為什麼它能成為經典。剛才我們就用佛教說,佛所說叫做經,他為什麼叫做佛?徹底了悟了出家的佛,在修行歷程中有高度的修行,還沒有徹底了悟出家的是菩薩。所以菩薩只能了解佛,但是他畢竟不是佛,徹底了悟,徹底了悟了他的心靈,就是叫做『如如』如其所知,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叫做真如。它對於世界的觀感,也是真如,其實他的生命本來就是如此,叫做本來面目,這叫真如,所以徹底了悟,一個徹底了悟的修行者,他的所言所行,那是永恆的,雖然只有一舉手,一投足,都有永恆的意義,所以他說的話叫做經,從這個,從最深的法界等流而出,他的內心是一個法界,一個法,一個已經領悟了的這個生命內涵,它裏面有無窮的法,三千大千世界全部變成功德,功德海,所以心靈是通透的,豐富的,從這個法界等流而出,平等平等而流出來,所以他們所講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件事,他們不是一句話,一件事,你不可把這些,這些最高智慧者的一句話一件事當做普通的一句話一件事來看,因為他是從最清淨的法界等流而出的,所以它有特別的意義,所以各位,如果我們的思考當中,不曾有一種想法,或是一種嚮往,那告訴你,我們的生命就永遠是庸俗的,如果連這點都不信,居然有人能夠如此麼?而人就是人嘛,活着嘛,吃喝拉撒,你也是人我也是人,人所作所為,你所說的只不過是一句話,你做的也是一件事嘛,一句話就一句話,一件事就一件事嘛。古人就認為不然,而且凡是讀過萬卷的人,凡是在進德修業的路上,曾經精進過的人,他就會告訴我們,有一些一句話不只是一句話,有些一件事不只是一件事。他們這一句話,這一件事,連通到整個清淨的法界,是從清淨的法界等流而出!
所以雖然是,也是文字的記載,它也是由一個字一個字記載成一句,由一句一句記載成篇,由一篇一篇變成這一本書,但是這叫做文字般若,文字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有些文字就是文字,有些文字還讓你多看了,你就會變成和他一樣庸俗,跟他一樣污濁,但是有些文字本身就叫做般若,叫做智慧,這叫做經典。因為這種智慧,所謂成為智慧,它就是永恆的,它一到永到,一成永成。它涵蓋虛實,遍及萬世,這一種書,叫做經。你不要說這是宗教的詞語啊,不是的,凡是聖人的表現,雖然用文字記載下來,你讀的也是這幾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巧言令色,鮮矣仁』『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就這麼簡單。但是你可以當做這麼簡單來看嗎?世界上沒有高明的人嗎?這是必須要想一想的,如果連這一點都不想,永遠不得醒過來,永遠不得覺醒,永遠都是隨波逐流,浪生浪死,將來就與草木同朽!你就不知道活着的意義,不知道人生之廣大,不知道義理之深遠,不知道聖賢之高明,不知道這世界是可喜可悅,所以,我說每個人都要自覺。從哪裏自覺?從『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胡適欺。』開始,『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元培欺。』『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獨秀欺。』——陳獨秀。『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魯迅欺。』信不信由你!!
做教育的人,『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杜威欺。』古人隨時都在騙你,當然也可以說『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孟子欺。』『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孔子欺。』『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文王欺。』『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周公欺。』不受堯舜欺,但是誰欺誰不欺,這不是誰能說了算的,所以堯舜,孔孟都在騙我們,這是胡適之,陳獨秀說的,告訴我們要小心,現在你連他講的話可信不可信你都未曾思考過,而自從五四運動以來,中華民族已經過了80幾年了,90幾年了,這90年來,請問,想過麼?我剛說你想過,經典是要廢除的,是不需要讀的,我們這個中華民族如果讀中國的經典啊,讀儒家的,我們就被害了。你把理由說出來,說得有道理,是你自己說的,不是胡適之說的,不是陳獨秀說的,你說的有道理,我佩服你,你不要做,我佩服你,你這輩子還是活過的,雖然活的不見得很好,但你是活過的,了不起!能活就了不起啊!假如連這句話都沒有想過,你就在這個氛圍之內,一百年來,都被它所籠罩,而你自己是一個讀書人,從3歲開始讀書,一直讀到現在,已經20歲了,20幾歲了,讀了十幾二十年的書了,號稱是大學生,號稱是重點學校的大學生,居然連這一點都沒有想過,請問你有什麼資格,有什麼資格做大學生!有什麼資格做年輕人!有什麼資格做中國人!
企近經典世界,就要想想,要這個態度,經典是什麼?你要不要,有了自己的覺醒自己再做決定,要不要?假如你要,我一下就講如何企近經典世界,進入主題;假如你不要,那就算啦,我也不講啦,大家如果要,我就講。今天來這裏做講座的時候,這個,一些年輕的朋友,號稱是我的學生啊,就一直叮嚀我,就不要像今天這樣講,鋪墊不要鋪的太久,以前講兩個小時,鋪墊是要鋪一個半小時的,那鋪墊講完後,大概人都走光了,你還沒有進入主題,不知道在講什麼,我說:『我會注意,我會注意的。』我是一個有自覺的人,但是我又告訴他們說,你聽我的講聽那麼多次,你應該知道我所有的講座,鋪墊的那段最重要。所以鋪墊越久,就越有意義,雖然鋪墊那麼久,聽得人都聽厭煩了,但是往往再看錄像的時候,再回過頭看,那鋪墊還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最有意思的是鋪墊,因為鋪墊懂了,後面就不要講了,你懂了自覺,自覺還用我講麼?我只把自覺和自覺以後該怎麼做,而且這個應該。自覺和自決的道理是永恆的,是經典。你如何讓去讀經典,如何讓從經典受益,這個事很多門路的,不一定要照我說的做,我只是提供了一個可行之道,所以以下講的是比較不重要的,因此剛才有一些人,他聽到了一半走了,我很佩服他,他已經聽懂了,只有不懂得人還在這裏。(眾會心的笑)
好,我們說,因為這個意義講不完,這個是對時代的感慨,你不要認為我是發牢騷,哦,我會對時代發牢騷,但不是罵人,不是的,什麼叫罵人。我有情緒,我不理性,我脾氣發起來了,那我責備,尤其是不恰當的責備,過分責備,這叫罵人。我們照道理而說不是罵人,我也很尊重他們,他們也相當了不起,他們也是性情中人,但是他們講的沒道理的地方,我們也要指出他們沒道理,所以不是罵人。再說我不是發牢騷。什麼事發牢騷?看到一些缺點,然後, 他能看到,他就不安,這種不安有些時候表現的不好,他就會嘮嘮叨叨的,那有些人發了牢騷,這個發的很切中懇切,非常的切中真的講到要害了,那麼有些呢只是模模糊糊。總之發牢騷有兩種,一種是精明的,一種是糊塗的,縱使是精明的,我認為還是沒有意義。所以我不發牢騷,那我剛才不是講了很多的時代遺憾麼?這是發牢騷麼?這不是。
假如我講到這裏,沒有提供解決的方法,我就是在發牢騷,我提供了解決的方法,就是包括去思考的問題,然後去解決他的問題,這不是發牢騷。而且要解決問題之前,一定要把那個問題點出來,所以剛才點出問題,現在才可以解決問題。所以我不是為發牢騷而來的,我來是為了接下來要講的。
我們如何企近經典世界。有幾個步驟,第一個,端正你的態度,剛才講過了,剛才講的是第一個,你態度端正了,就是自己要,自己決定,不要受了一百年來,五四以來欺騙你,我經典是不要讀的,這個中國文化的傳統是沒有意義的,乃至中國文化傳統是害人的,害得中華民族受欺負。各位你要去讀一讀歷史啊,遠從漢朝,我們不要講別的,就講GDP好了,遠從漢朝唐朝,我們中國整個GDP都是佔全世界百分之五十以上,就是全世界其他國家合起來的經濟能力不如中國,一直到清朝初年,那算作很衰敗了吧,明朝末年衰敗嘛,清朝初年,一直到清朝初年,我們的GDP都還佔到全世界的30%以上, 中國古人害人麼?要讀讀歷史啊,你要跳出來,跳出時代看整個歷史,才能把時代定位啊!所有的人都不要再受五四的欺負啦,欺騙啊,一提起來就是中國古人害人,中國古人沒有盡到責任,使我們現代人沒有盡到責任,你知道嗎?我們近代人對不起祖先,你知道嗎?
所以第一點,先端正,經典是什麼,要不要讀,誰來讀,假如說大家都要讀,非讀不可,那讀它是有助於自己的生命的覺醒的,為什麼?因為它每一句都叫你覺醒,除了這個書之外,沒有一本書有這麼強大的力道。所以,古人說,古人有這個【鶴林玉露】,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這是明朝的一個筆記集,很有名的,它裏面有一條,有一個人跟他說,哎呀我讀那麼多書,我書讀得都累了,沒有一本書是可以醒人耳目的,就是書讀到最後,讀得糊裏糊塗的,我閱讀越糊塗,閱讀越想睡覺。他說,你為什麼不去讀【論語】呢?他回答說,聽到【論語】我更想睡覺了。他說你不會讀書,【論語】是醒人之書啊!所以各位你去讀【論語】,你要讀到睡覺啊,你就完了。完了,越讀越高興啊,法喜充滿啊!你會讀書的,因為它是從最清淨等流的法界而出,智慧之言,每一個字都是智慧,你讀得出來麼?你讀不出來,你當然說這書沒有用啊!是你沒有用,還是書沒有用,先想一想!剛才說了,接下來要講,要怎麼讀。
我們說各位,就是現在,你自己,每一個人自己,你幾歲?每一個人自己,就現在,從今天開始,從下一秒鐘開始,你就立志去讀,讀這些所謂的智慧之書,看看能不能也啟發你的智慧,當這個智慧之書啟發你的智慧的時候,你是跟孔子孟子去隨波逐流,隨他們的波,不是的,剛才講了,假如說胡適之,陳獨秀,這些五四時代的運動人物,他們所講的,要你打倒傳統,你思考過了,這個對,你這個就不是隨波逐流,什麼叫隨波逐流?人家說,你就跟着這樣走,聖人跟你這樣說你也這樣走,你這叫隨波逐流。什麼叫不隨波逐流?自己讀書,能夠獨立判斷,判斷了就是自己的,所以聖人的教導你若體悟的話,不是聖人牽着你的鼻子走,你自己自覺的。要這樣讀書。那怎麼讀呢?這經典那麼深,它的境界那麼高,我怎麼讀呢?每個人都這樣想,對不對?因為你受胡適之騙了,胡適之在騙諸位,我告訴你他怎麼騙你的。你自己被騙了都不知道,你是很可憐的!這樣,我來告訴你,他怎麼騙你的。
胡適之在當時就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叫做【我們不配讀經】。怎麼叫不配讀經呢?他說,就算國學大師,就說王國維,他說他對【詩經】還有十分之二三,他不懂。對於【尚書】,有十分之五六,他不懂。胡適之就問你,你是何許人?你怎麼敢說要讀經?你自己都不懂,你還敢教你的孩子讀經,這叫做自欺其人。所以胡適之告訴你,你不配讀經。從此以後,中國人心裏面就想了,哦,經典那麼深,經典真的很難了解,我不配去讀它,假如有人不甘願,我就是要讀一讀,一打開經典,這個真是有字天書,望洋興嘆,頹然而返,就不讀啦。所以現在我就告訴你,『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胡適欺』。胡適之騙了我們80幾年,騙了整個中華民族,14億人口,現在我們就要問,第一個問,這些經書深嗎?高嗎?『夫子之牆數仞』,高嗎?深嗎?這是第一點。那麼,第二點,如果它真的高深,我不懂,你不懂,所以你不可以讀呢,還是我不懂我就一定要去讀,讀讀看看會不會懂。而胡適之的推理是這個樣子的:經書很難,你不懂,所以你不能讀。但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永遠不懂。懂了麼?我再講一遍,經書很難,不容易懂,所以你不可以讀,結論是什麼?永遠不懂。正中他的下懷!胡適之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現在我們要獨立思考,經書很難,我不懂,但是,它裏面是精華,『宗廟之美,百官之富』。那我怎麼能得其門呢?我至少要讀一讀嘛。我讀了看看會不會懂,所以就是因為這書難,我不懂,所以我才更要去讀一讀。這是我的推理。這個結論是什麼?我可能會懂。
所以如何企近經典世界,第一個,辦法,就是去讀。剛才又說了,經典那麼深,我怎麼去讀?我先解答第一個問題。經典深嗎?難嗎?請問哪一本書最難?很多人都說,他看到哪一本書都難啊,凡是古代的書都難,何況是經典,那更難,每一本書都很難。最後大家,往往得出一致結論說,【易經】很難。好啦,我們用【易經】做例子。易經真的很難哦【易經】很難,是因為它的高度很高,不只是『牆數仞』,那你的程度這麼低,所以『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所以你就會難倒了。在這裏我們要獨立思考了,【易經】這麼深,你的程度這麼淺,所以它很難,現在我們要問,是【易經】真的很深呢?是客觀的【易經】很難?還是你的主觀沒有能力?所以你要記住,不要因為自己的無能而去說什麼書很難。所以,誰來對我說哪一部經很難,【易經】很難,我就馬上笑他,你是無能之輩。為什麼呢?因為你的能力提升到這裏了(兩手持平手勢),【易經】就不難了,你的能力到這裏了(個人能力高出【易經】水平,手勢),【易經】就很容易了。不是麼?主觀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客觀的難度是已定的,所以客觀的難度不會增大,主觀的能力可以長進,所以你終有一天,會讓【易經】不會再那麼難。你為什麼不去做這個事?無非是你認為做這個事沒有意義。現在就告訴你,做這件事有意義,而且有重大的意義。你為什麼不做?所以,最終還是,態度沒有建立起來。
還有第二點就是,糊塗,思考糊塗,被騙,被五四時代的人所騙。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打倒中國傳統文化,要打倒中國文化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中國人不再讀中國書。而讓中國人不再讀中國書的一個策略就是,不是讓你不再讀而已,他是讓你連讀的能力都沒有,你只好放棄。各位,他會怎麼讓你連讀的能力都沒有,你知道麼?就是從蔡元培開始,在學校裏面不教你讀經,到了五四更咒罵讀經,然後讓父母親不可以教孩子讀經,讓老師不可以教孩子讀經。經過90年,整個中國,14億人口,沒有人能夠讀經。中國文化就滅亡了。所以,各位,這是一個策略。他們成功了,中華民族就失敗了。他們成功啦,中國人再也不能讀經了,不僅是不能讀經了,連中國書都不能讀,剛才說了,什麼叫中國書——經史子集,五千年來的書,我們都不能讀。你還是一個中國人麼?你不要再說那是中文系的事啊,你是中國人啊!
所以,各位,如果這是強求,這太難了,我們的工作太多了,你還叫我們學這個!我們現在只要過我們的生活就好,你只要過的還叫生活就還好。如果它不難呢?追也要追它一步,要追一步是很容易的啊。所以我依照語文教育的理論,來介紹,怎麼開始讀經。那怎麼開始讀經呢?第一,我們要選擇,因為我們的時間不多,不是這裏講座的時間不多,是我們一輩子讀書的時間不多。所以我們讀書要求到最高效果,求到最高效果的第一個辦法就是選擇有最高效果的書,最高內涵的書。就是無窮的,從最高法界等流而出的書,就是聖人之書。那麼中國的聖人你都知道,所以第一本書就是【論語】,請你選【論語】。
那怎麼去讀呢?依照語文教育的道理,語文教育的道理就是要通過反覆,熟能生巧的道理,自我醞釀,然後他就漸漸自我成熟。我們從小受語文教育,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我們的語文成績是很差的,不及格的,不能夠讀經史子集,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按照語文教育的方法。語文教育的方法是什麼呢?你教就有,你沒有教就沒有,你要他將來能寫作什麼語文,你就要提早用這個語文教他。假如是能夠從小教,最好,現在你已經長大了,你就從現在開始,『三年之病求七年之艾』嘛,你已經失學了嘛,這叫經典失學,你就從現在開始,那怎麼做?你就按照語文教育的方法,反覆,所以,如果一個兒童反覆讀,讀到很熟,兒童容易記憶,就讓他背書,我們大人對背書沒有興趣啊,所以就反覆讀,所以我現在介紹一個讀經的方法。大家去學一本【論語】,【論語】有很多種印刷的版本,不一樣,但是沒有關係,最好是全本,不要選選本,為什麼?你不要吃那些別人嚼剩下的東西,你不要吃人家的吐哺,要原汁原味,所以你不要讀【論語】的選本,你要讀【論語】的整本。拿來了,你就開始讀,怎麼讀,從第一個字開始讀,讀完第一個字怎麼辦,就讀第二個字,讀完第二個字,讀第三個字,那讀完第一句話怎麼辦,讀第二句,第二句讀完怎麼辦,就讀下一行,把一行一行讀完了,讀完一頁了,怎麼辦?你要記住,一定要翻到第二頁,(眾笑),再開始從第一個字開始讀。讀完第二頁怎麼辦,一定要讀第三頁。你不要笑哦,這是救國救民之道啊!
你不這樣讀,你就永遠沒有了,中國文化就永遠沒有了,所以這樣讀,這麼讀,就這樣一句一句讀,只到把這本書讀完。那一本【論語】,號稱是大學生的人,居然中國聖賢的書都沒有讀過,而他的書這麼少,多少呢?一萬五千七百個字。多久可以讀完呢?你讀得結結巴巴,『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這樣,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就可以把聖人的書讀完,你居然沒有讀!我告訴你啊,你對不起祖先!對不起你自己!對不起天地!你良心不安!好,可以讀,但是,這樣讀有效麼?有,這樣有效,不過效果還沒有這麼大,有一點基礎了,再從這基礎上進。你的收穫會越來越大,所以你就會讀第二遍。所以當你讀完第一遍後寫個一,又讀第二遍的時候畫一豎,第三遍後畫一橫,第四遍的時候畫一豎,讀完第五遍後畫一橫,讀完五遍,寫下了一個『正字』。每讀一遍就記錄,最好是記錄一下哪一天讀完的,還有呢,最好呢,如果你想鼓勵你自己,我請你去找兩個見證人,你跟他們說,『我要開始讀【論語】了』。朋友若說:『你發瘋了是不是?』『我就要做!』然後朋友說:『我不相信。』這樣用激將法,你就開始讀了。(眾笑)
沒讀完十遍,就跟他們說,你看我讀完十遍了,你叫他們給你簽個名,一生留下美好的回憶。那讀多少呢?讀一百遍。當你讀到二三十遍的時候,就比較熟了,就能『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一個小時就可以讀完。讀到五十遍,就更快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用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40分鐘可以讀完。你讀過七八十遍,一百遍以上,『………..』三十分鐘讀完,所以讀一百遍一共要多久呢,平均下來,一百個小時。你每天花半個小時,五十天讀完,你每天花十五分鐘時間,一百天讀完。所以各位,這個,要看看,你怎麼讀。要看看,你怎麼發這個願。宗教說發願,我們儒家叫立志。
那讀了有什麼效果呢?告訴你: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那依照我們所推廣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任何人讀過了,不管是誰,只要他十三歲以上,稍微有點自覺,十三歲以下不用說,十三歲以下就是讀,呆呆地讀,就是要先做個書呆子,十三歲以上,自己稍微有個領悟。什麼領悟呢?不知道,每個人領悟的點是不一樣的,但是你畢竟有領悟,而你所領悟的那一當下,那幾句話是重要的!你領悟的那幾句話是很重要的。那一個當下是你生命的覺醒。你會發現你精神煥發,你會發現你好像開了天眼,各位,這個只有自己去體會。你沒有讀,你就永遠沒有體會。你讀了,就有機會。而且,保證每個人都有機會,所以所有讀過【論語】一百遍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結論,就是『脫胎換骨』 !

我推廣讀經,最早是推廣兒童讀經,後來發現,幼兒也可以讀,所以推廣到幼稚園,本來要小學和幼稚園。後來發現6歲之前這一階段很重要,所以推廣0歲到3歲讀經。後來發現胎兒階段非常重要,所以現在推廣讀經胎教。所以讀經從胎兒就開始了。然後近來又發現,要讓這個懷孕的父母能夠給孩子做胎教,一定要在他們結婚之前,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而結婚之前最重要的是,大學生。所以我們就要推廣大學生的『【論語】一百』。現在已經有很多大學生參加了,今年暑假,我們還再辦一個叫『【論語】一百』的夏令營,就在北京,有其他的學校都響應,去年我們是七百人,今年我們是六千多人要讀『【論語】一百』,就是把【論語】讀一百遍。那這個夏令營是比較集中的,它只要一個月就可以把【論語】讀一百遍以上。這一個月是住在一個營裏面,早上五點就起床,晚上九點就睡覺,一天讀經8個小時,我保證你三十天內,把【論語】讀過一百遍以上。那你就『脫胎換骨』 !一輩子過不一樣的人生。這個所謂的,有理想,你有理想了,這個所謂的肯讀書,能讀書,你讀書了,那麼所謂的講道德,你講道德了,那個所謂的能自立,能獨立思考,你能自立了。那所謂的肯奮鬥,你就肯奮鬥啦。而且將來子子孫孫,受益無窮。所以現在,假如你還沒有開始做,你趕快開始做!
現在你是大學生,我還有一個這個更重要的效果,我這一套方法可以順便教你如何去談戀愛,找對象。現在不管你有沒有戀愛對象了,所以不管你有沒有,有了,可以用,沒有,還可以用。什麼意思,你要問對方,男孩子要交女朋友,女孩子要交男朋友,一定要問對方,你讀過『【論語】一百麼』?如果讀過,准沒錯,如果沒有讀過,你考慮考慮。因為他胎還沒脫,骨還沒有換嘛!他還沒有自覺嘛,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嘛,他不能理性地跟你討論問題嘛!所以你要考慮考慮。所以假如有讀『【論語】一百』的,那就比較情意相投,理想的共勉,那麼結婚以後呢?懷孕了,兩個人才會有共同的做法,要開始讓孩子讀經啦!從胎兒就開始讀經啦。讀經十個月,教孩子十個月,這個孩子終身就沒有教育的煩惱了,他十個月就應脫了胎換了骨了。(眾笑)
所以任何一個孩子從這裏出來都是天才兒童。這個天才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習的天才,叫聰明。一方面是品德的天才,他的性情比較平正,智慧比較高超。所以教育就在十個月完成。你如果想要了解其中比較豐富,比較細的道理,請你多多注意讀經教育這一塊的消息。你可以上網,上『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我再講一遍,『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為什麼叫『全球』呢?因為我要把讀經教育推廣到全球。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要讀經,不是都只要讀【論語】,是都要讀自己祖先最高明的作品。行有餘力,再讀其他民族祖先的最高明的作品。所以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就在文化的深度吸引和引導之下,大家相互欣賞,相互讚嘆,相互學習。國與國之間就會『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那既然不能夠讓我講到十一點鐘,我不好不做。(眾笑)那我今天帶來一本書,每個人贈送一本,就是去年,參加暑期夏令營的七百多人讀完【論語】一百之後的心得體會的選集,選的是比較好的,做成的選集。其中也有一些理論的介紹,也記錄了我在開營儀式和閉營儀式的演講。大體上也都是鼓舞我們讀書的態度以及文化的情懷。也希望大家能夠自己讀,最好是自己讀。你自己不能讀,你就來參加這個夏令營。今年也有暑假夏令營,在科技大學,參加辦法可以上網查詢,書上也有介紹,那麼我們就送大家這樣一本書。等一下每個人都有,我們帶足了,書的數量是超過今天來的人數的。不必太急忙,慢慢的來。謹此作為我遲到對大家的一些彌補。希望大家不要再怪罪,那今天這演講,你一定要跟他說:『他的演講很好』,千萬不要說,『他又遲到或是晚退』,千萬不要這樣講啊。這樣講會影響學習的。
好,今天的演講就到這裏,謝謝各位!(眾鼓掌)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7-18 22:15 | 顯示全部樓層
很受啟發的演講。
如土家人 發表於 2011-8-15 16:5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延章2011/08/15日22:50分修改
南#堡#三#友#鹼#廠黑心包工頭!
……

點評

同情,但是不要發佈與主題無關訊息,特別是沒有任何證據且涉及誣衊他人的訊息。  發表於 2011-8-15 22:48
少兒教育 發表於 2012-2-7 10:46 | 顯示全部樓層
拜讀了,學習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