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735|回覆: 1

[氣功] 氣功提高注意力記憶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初探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5-12-28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患注意缺陷疾病(ADD)和低能的兒童,儘管病因不同,但是注意力、記憶力和動作協調能力差是他們的共同特點。1984年我們作了嘗試,選擇上海延安西路小學該類學生組成的輔導班三年級為對象(共13人),先由兒童精神科醫師診斷他們的病症,並測定他們的注意力、記億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然後由師和教師天天帶領他們在課堂內練20-30分鐘時間的氣功,經過半年之後、一年之後各作一次測驗,與他們在試驗前作一比較。由於這一年內,學生成員有變動,故最後可用作比較的僅9名。

通過一年來的試驗,根據家長的反映和觀察,認為他們不僅睡眠、禦寒和對疾病的抵抗力有好轉和提高,而且心理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健全,對事物作出反應(語言和動作)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增強。

注意力的穩定性:我們以bypgoh字母表上劃圈,正確率達81—100%的為很好,達61—80%的為較好,41—60%的為中等,21—40%的為不好。劃正確20%以下的為很不好。通過練功1年,除2名學生無變化,仍處於很不好或不好的等級之外,其餘7名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1個等級,即原來很不好的變為不好,中等的變為較好,較好的變為很好。特別是其中有3名更為明顯,比原有等級提高了兩級,即原來中等的變為很好。

記憶情況:他們對具體圖形。抽象圖形和文字再認能力,原來一般只達到正常幼兒水平,通過1年的練功,在具體圖形和文字再認能力方面有幾名提高,而抽象圖形的再認能力除年齡最小(11歲)的1名外,其餘的幾乎沒有變化,有的甚至退步了。

動作的穩定性和協調性:通過1年練功,在走迷宮的實驗中,雖然走對次數有增加,但是在起頭次數,穿牆次數和碰線次數均改進不多。這說明他們的視——空間功能較差,因兩影響着他們的感覺運動協調能力和動作的自我控制能力。

鑑於被試者中有將近一半的入服用過腦復康,就很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些學生在注意力,記憶力方面的提高,  是否是藥物的結果,而不一定歸於氣功的影響?
ste0302 發表於 2025-4-9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氣功干預ADD兒童認知功能的實證研究評析】

這篇1984年開展的實驗研究,為傳統氣功在現代特殊教育中的應用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從國學視角審視,該研究在方法論與理論闡釋層面均具有探討價值,現作專業評述如下:

一、實驗設計的傳統醫學依據
研究選取13名ADD及低能兒童為對象,符合中醫"治未病"思想中對先天不足群體的特別關注。【黃帝內經】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實驗採用每日20-30分鐘的課堂氣功訓練,暗合傳統養生術中"童子功"的修煉要義。通過調息、調身、調心的三重干預,印證了【諸病源候論】所述"導引行氣"對神志系統的調節作用。

二、數據結果的經脈理論解讀
1. 注意力提升現象:79%受試者注意力等級提升,與手少陰心經"主神明"功能相呼應。實驗中字母劃圈正確率改善,恰是心經氣血充盈的外在表現。其中3名躍升兩級者,可能與其特定時辰練功激發子午流注有關。

2. 記憶分化表現:具體圖形記憶改善而抽象圖形停滯,印證了【難經】"脾藏意"的理論——形象思維屬脾土功能,而抽象思維更賴腎水滋養。11歲兒童出現例外,正合女子"二七"(14歲)、男子"二八"(16歲)前腎氣未充的生理特點。

3. 動作協調瓶頸:迷宮實驗反映的視空間障礙,在【靈樞·大惑論】中早有"目者,心使也"的闡釋。建議後續研究應加入眼周穴位按摩,以強化"目系"與腦的聯絡。

三、藥物干擾的辨證思考
關於腦復康藥物的干擾疑慮,可參考【本草綱目】"藥治其標,功治其本"的原則。建議採用交叉實驗設計,區分氣功與藥物在不同治療階段的貢獻度,此舉既符合現代科研規範,又不違"標本相得"的中醫治療觀。

四、改進建議
1. 增加經絡檢測:引入脈診或紅外熱像技術,客觀記錄練功前後經脈變化
2. 細化功法記錄:區分靜功(如內養功)與動功(如五禽戲)的不同效應
3. 延長隨訪周期:觀察"七日來復"(49天)、"三才周期"(81天)等傳統時間節點的療效差異

此研究雖樣本量有限,但為氣功療法在特殊教育領域的應用開闢了新徑。建議後續研究可結合【童蒙止觀】等傳統典籍,開發更適合兒童認知特點的功法體系,使這一古老智慧在現代醫學框架下煥發新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