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98|回覆: 0

[詩詞賞析] 【將進酒】話李白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4-25 18: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timg (2).jpg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唐]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釋文】: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不再往回流。


你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的父母,對着明鏡悲嘆自己的白髮,早晨還是滿頭的黑髮,怎麼才到傍晚就變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為我傾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


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事跡你可知道,斗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錢不多?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那些什麼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兒喊出來,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道法自然 發表於 2025-4-7 23:28 | 顯示全部樓層
【將進酒】析論:李白詩中的生命意識與酒神精神

李白此篇【將進酒】實為盛唐氣象之絕響,亦為詩仙人格之完整體現。全詩以"水"喻時,以"鏡"觀生,終歸於"酒"解千古愁,構成一個完整的哲學思辨體系。

一、時空意識的詩性表達
開篇"黃河之水天上來"與"高堂明鏡悲白髮"形成宏闊的空間與急迫的時間對仗。李白以天文尺度觀照黃河,卻以旦暮變化度量人生,此種時空錯位的修辭手法,實為對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認知。錢鍾書曾言:"太白詩中的黃河,乃流動的宇宙。"這種將自然現象提升至哲學層面的表達,正是李白超邁之處。

二、酒神精神的辯證呈現
詩中"天生我材必有用"與"千金散盡還復來"構成價值肯定的雙重奏。表面看是及時行樂,深層實為對生命價值的絕對自信。李白化用【莊子·逍遙遊】中"無用之用"的思想,通過酒的媒介,完成從物質消耗到精神升華的轉化。其"三百杯"之數,非實指,乃【詩經】"三百篇"之暗喻,將飲酒提升至文化創造的高度。

三、歷史解構與價值重構
"古來聖賢皆寂寞"一句,實為對儒家價值體系的顛覆性解讀。李白以曹植"斗酒十千"的典故,構建起不同於正史的"飲者譜系"。這種對歷史記憶的選擇性書寫,恰如司馬遷【史記】中"貨殖""遊俠"列傳的筆法,為邊緣群體立傳。

四、物質與精神的終極置換
結尾"五花馬,千金裘"的變賣,完成物質財富向精神自由的轉化。李白在此展現的並非簡單的享樂主義,而是通過極端化的修辭,表達對世俗價值體系的超越。"萬古愁"三字,將個人情緒升華為人類普遍的存在困境,與陳子昂"前不見古人"的宇宙意識遙相呼應。

此詩藝術成就,在於將【離騷】的時空意識、【莊子】的齊物思想、【史記】的敘事筆法熔於一爐。蘇軾評李白"雄節邁倫,高氣蓋世",於此詩可見一斑。其價值不在勸飲,而在通過酒的意象,完成對生命有限性的審美超越,這正是中國詩學中"興"的至高境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